诊所代输液出事,被罚20万!药诊店们注意了!

你有遇到过患者“代输液”的请求吗?

你会怎么做?

近日,

一则诊所代输液而发生事故的新闻

又在基层医生群刷了屏

据作者描述:

在本地有一位年届六十,且患有多种慢病的村民,自带一盒注射液往镇上诊所代输,该诊所资照齐全。但输后回家后突然死亡,其家属认为猝死与输液不当有关,报警要求该诊所赔偿三十万,后来在当地政府的介入协调下,该诊所医生赔了二十万元才息讼了结!

这不仅让笔者想起前不久的两起类似事件:

事件一:病人自带药求卫生所代注,医生却反被要价20万

据报道,一福建村医爆料,当地发生了一起医疗纠纷,病人自带药去卫生所挂水,结果却反口要价20万,实在令人唏嘘,各位同仁们引以为戒。

以下是事情的始末:王医生在福建省某镇卫生所工作,上个月村里一老大娘带着自己的药,让她女儿陪她去了卫生所代注,本来王医生不帮忙代注。

后来,老大娘说:“我们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不会去坑你的啦!这药我经常挂,效果很好的。今天又去买了一点,你就帮挂下,手续费给你赚。说的严重一点,就算挂死了,也不会去找你麻烦,这是我自己的药,跟你也没关系,再说了,我女儿也在这里。”

王医生听她这么一说,也难为情,就帮忙挂吊水了。结果一会功夫,就出现事故了,病人抢救无效死亡。

家属去了一大群人,张口要求赔20万,且否认她母亲曾说的话。邻居们都担心王医生出事,会害的他们村里没医生,事发后,当地卫计委和派出所有介入协调。

事件二:退休村医帮居民代注,被判10年

有媒体曾报道,年近70岁的乡医陈寿存退休后仅仅是帮忙村民挂吊水(药是患者自带的),但因为患者本身有心脏病史,输液导致患者心源性猝死,最终,陈寿存不仅面临民事赔偿10万,这个年纪还要面临着最少10年以上有期徒刑。

判刑原因是医生退休后无乡村医生执业证,而被判非法行医。的确,在基层代输液的现象真的屡见不鲜,主要是邻里街坊喜欢找就近的诊所或者卫生室代输液。

基层医生面对这种请求,一般就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很多也就抱着侥幸的心理帮患者输了液,殊不知,这样真的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基层医生的为难

1、人情关系不好拒绝,医生和患者都是邻里关系、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碍于情面不好拒绝。

2、基层诊所平时的患者都是周边居民,诊所生意也是靠人缘攒起来的,拒绝代输液,会落下“话柄”,短期内可能降低了患者信任。

3、害怕患者投诉,或者下次不再配合家庭医生服务,不敢得罪村民。

4、在基层大面积禁输液的趋势下,还要逆势而行,不具备输液资格的诊所或者卫生室被举报或者检查发现后,或许还面临着严厉的行政处罚。

5、输液的风险本身就大,基层诊所的急救条件有限。

6、医生应该明白,在诊所出事,大多就会背上责任,甚至被要求大量的金额赔偿。

但是,假如为了不得罪村民,听任不合理的要求,吃大亏的还是自已。有了意外,医生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是要负一切医疗事故的责任。因为你是医生,居民不懂是可以原谅的,医生是不能跨雷池半步!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