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去学习,感性的去面对生活


你有什么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并将其视作梦想么?

若是被这样问道,很多人大概难以立刻做出反应,想要吃美食,去什么地方旅行,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想要陪伴在某人的身边,一些简单事情比较容易说出口,而一旦上升到梦想或者赌上人生轨迹的话,确实是很难给出回答。

有的人或许会说出想成为小说家,想成为游戏开发者,想要成为老师之类的话,而去知道如何实现理想,之后会经历怎样道路的人很少,至于尝试实现梦想的人则更少了,最终真正完成自己梦想的人有多少呢,在这条道路上不要说是怀抱梦想的少年少女,就算是大人也无法确定别人甚至自己走过的路是否是正确的。

不过只要能说服自己就好了,目标这种东西有的时候也是会跟着时间改变的,而至于自己想要学习什么,选择之后走上什么样的道路,这和自己的天赋无关,只取决于是否有下定决定去克服困难的勇气而已。


在漫画《我们真的学不来!》中,两位女主角古桥文乃和绪方理珠都拥有超越常人的天赋,然而却都想做自己完全不擅长的东西,虽然听起来很任性,但是她们有属于自己的理由,文乃想要成为天文学家,因为这关系着文乃小时候和母亲的约定。虽然生在数学家庭,然而文乃对于数学十分不铭感,她很擅长解读人们在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却对于较为冰冷的数学公式一窍不通,也没有合适的数学思维。

如果文乃去学习人文,以后当小说家或者编辑,又或者从事翻译文献等等工作,那么应该能凭借自己对文字的适应性大展身手吧,然而她还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没有人能断言文乃的选择就是错误的,毕竟每个人的人生有着自己的选择,生活中需要一些感性。


不过选择自己不擅长的道路,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会面对各种“做不到”的情况,如果不是文乃不是真的想要学习理科,或者理珠不是真正想要文科,那么在努力的过程中就该放弃了,理解各种数学公式,去揭开隐藏在文字中的感情,这都并非是简单的事情。

而付出的成本和取得的回报确实是不成比例的,即便在成幸的各种教导下,两人的成绩还是仅仅能从个位数提升到及格而已,这对于一般学生来说难以想象,偏科到这种程度真的有坚持的必要么?


这个答案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作答,而老师作为教育者则有着自己的想法,有天赋不去发展是一件很容易让人遗憾的事情,因为自己曾经多少也会因为天赋而取得一定的成绩,也并非就对自己所擅长的事情没有感情,不过只是选择了自己更加热爱的道路而已,读者并不知道真冬老师究竟为什么选择成为老师,不过可以从真冬老师的反应中可以看出她后悔了。

所以真冬老师想要劝说文乃和理珠不要放弃自己的才能,因为老师曾经也在某方面有着过人的才能,然而却失去了回头的机会,这两个小丫头之后或许也会和自己一样后悔,所以老师作为“引导着”想要让她们走上更为正确的道路。

老师经历过的事情就绝对是正确的么,自己真正努力去做的事情是否应该为才能和天赋让步,这个疑问的真正答案在于人究竟为了什么而活,我觉得老师的后悔,大概是因为自己辜负了别人的期待吧。


但是主角成幸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只有做到了的人,才明白做不到是什么感觉”,比起之后的后悔,在那之前和别人一起努力就好了,只有尽力去尝试一切可能性,再失败的话那种后悔,也比后悔不曾去做要轻松一些。

虽然成幸的话也不一定正确,浪费时间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可能真的没有意义,但是真正想去做的事情,和才能无关,即便幸苦对自己来说也是奖励,要后悔的话就后悔自己的努力无法让自己在想做的事情上取得成功吧。



所以,《我们真的学不来》之中隐藏在故事之间的矛盾在于才能天赋和想要事情的矛盾,有的时候放弃才能去做不擅长的事情沉没成本太高了,但是没有人能断言真正的人生究竟应该怎么活,就连老师经历过一次,也无法去定义别人的人生。

虽然这是一个死结,但我觉得成幸的态度是最正确的,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而是和对方一起努力,一起去了解需要付出的时间以及能够达到的结果,这样就算失败也比违背自己的想法要好,只有经过权衡之后自己做出取舍,才是自己真正想要过的生活吧。

不过最让人羡慕的是故事中的文乃和理珠都没有生活上的压力,就算差一些结果应该也能接受,所以才能任性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理性的去学习,感性的去面对生活,上一次没有说清楚,这次就再碎碎念一下好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