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桥通“泗上文选楼树人堂” 尊师乐学双龙齐飞荣耀扬州

泗”字就是指“泗上”。“泗上”指春秋鲁国泗水北岸的地域,当时孔子在泗上讲学授徒,后常以“泗上”指学术之乡,泗字又代表双龙出洞。

“文选楼”位于扬州文脉最深的古巷仁丰里,仁丰里源自孔子《论语·里仁篇》“里仁为美”。就是说与巷子里面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代表性建筑是旌忠寺和阮家家庙两处的文选楼。也就是古代扬州的“泗上”,

“树人堂”是扬州中学的代表性建筑。扬州中学是江苏省苏北地区远近闻名的学府,就是现代扬州的“泗上”,

通泗桥位于扬州的官河汶河河上。东边连接“里仁为美”的仁丰里文选楼,西边直通教书育人的扬州中学树人堂。

千年古桥通泗桥意为通往文风学术之桥,连接扬州古代和现代的两大文化风水之地。

文选楼和树人堂文脉传承,尊师乐学、双龙齐飞、交相辉映、荣耀点亮扬州。

2500年的扬州历史古城设计,灵巧中透视出浓浓的人文气息!

“里仁为美”的仁丰里

里仁之美,美在人文,即西人所谓人文环境。孔子似乎不太看重自然环境,而将人文环境列为首要条件,这正是儒家人伦至上的体现。人依赖物质而生存,而人的成长与需求则远远超越了物质层面,孔子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仁”,其深邃之处在于洞悉了人的非生物属性本质。

1、仁丰里——古扬州唐“里坊制”鱼骨状格局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

扬州自古就是一个有文化涵养的城市,“烟花三月下扬州”,然而许多人去扬州,只是看了几个著名景点,却不知扬州城2500年的历史,都藏在了这些古巷老街中。一步一景,宛若走在江南的水墨画,古巷文化成了嵌入这座城市灵魂的鲜明标签,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仁丰里南起甘泉街,北至三元巷(今文昌中路),全长700多米,这条享有盛誉的鱼骨状街巷,是古扬州唐“里坊制”格局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也是扬州传统文化的发祥地。2011年扬州被纳入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街区”的保护项目有三处,其中就有仁丰里。

里坊制的城市设计源于汉代,棋盘式的街道将城市分为大小不同的方格,这是里坊制的最初形态。开始是坊市分离,规格不一。坊四周设墙,中间设十字街,每坊四面各开一门,晚上关闭坊门。市的四面也设墙,井字形街道将其分为九部分,各市临街设店。

里坊制,虽然保障了居民的安全,但也抑制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到唐代后期,如扬州等商业城市中传统的里坊制遭到破坏。坊市结合,不再设坊墙,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演变,此外夜市也逐渐兴盛,里坊制逐渐被街巷制取代。

仁丰里是南北走向,似鱼脊椎骨,而其两侧则东西向整齐排列着头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六巷、七巷、八巷、九巷、十巷等数条小巷,宛如根根鱼刺。

相传清代,在仁丰里西侧与之平行的汶河,是当时扬州城内较宽大的官河,与长江相通。一日,汶河里来了条长江里的神鱼,游到此处被沿岸的繁华景象吸引住,便跳上了岸,不走了。这条神鱼化作了犹似鱼骨的街巷。

鱼骨状实际上是唐代扬州老城这种里坊制格局的一个遗存,东西向巷子的对接采用的不是直线对接,而是错位对接。因为里坊制格局是以“井”字和“田”字形来规划城市的商业区和街区,还有居民住宅,四面围墙,四面开门,所谓仁丰里的“里” 指的就是巷子的门。

2、仁丰里最有文脉气息的旌忠寺

仁丰里旌忠巷的旌忠寺原名为寂照院,早在隋唐时期,这里相传是梁昭明太子萧统组织编写《文选》的所在地。后至陈太建中(569-582年),天台僧智顗大师来扬弘法,在此处建寂照院。隋大业间(605-618年),其弟子智藻宏扬天台教义于寺中,杨广封广陵晋王时,常流连与此,听经居住三月有余。隋炀帝的亲临听讲,使寂照院成为当时名刹。

南宋绍兴年间,金兵南渡,岳飞曾在古寂照院疗伤一年,南宋隆兴中(1163-1164年)祀忠武王岳飞,改名为功德院。咸淳年间(1265-1274年)赐名旌忠寺。又因寺内原有纪念隋唐间注《文选》的扬州人曹宪、李善的文选楼,名寺额为“文楼旌忠”四字。

元重建大殿,明、清屡经修建。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疏理沟道时,得宋人隶书“旌忠寺”石额,易之。又于寺外立圈门,额“古文选里”。大殿为楠木梁架,十分珍贵。1984年起旌忠寺全面修建。重建后的旌忠寺寺门朝南,纵向依次为山门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寺内有500年银杏树一株。

3、太傅文达阮元家庙见证三朝阁老九省疆臣显赫

走到仁丰里的中段,就可拜谒位于汶河南路毓贤街8号的阮元家庙。毓贤街东起仁丰里,西至南门街北段,原是一条2米多宽、200多米长的砖铺巷道。清嘉庆十年(1805),三朝阁老、九省疆臣和太傅阮元家族在东段建“隋文选楼”,其时叫选楼巷。清道光十八年(1838),阮元回归故里,编著《文选楼丛书》。阮元故后,选楼巷改叫太傅街。西段设有安定书院,则名为毓贤街。旧时毓贤街以史巷为界,分东、西两段。1967年,东西段合称毓贤街。

如今这座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的古建筑显得格外宁静。

无论是“太傅文达阮元家庙”碑刻还是和乾隆御赐“福”字砖刻,或是清道光御赐墨迹“出门见禧”石额,这些都犹见阮元当年荣任三朝阁老、九省疆臣和太子师的显赫。

《昭明文选》、文选学、文选楼

1、《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昭明文选》收录自周代至六朝梁以前七八百年间130多位作者的诗文700余篇 ,是一部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在这部总集里 ,萧统把我国先秦两汉以来文史哲不分的现象作了梳理和区分 ,《昭明文选》正是以此来划分文学与非文学界限的第一部选集。

2、《文选》的注释又称“文选学”

由于 《昭明文选》选材严谨 、注重词藻 ,所选的大多是典雅之作。在过去文人的眼中,一向被视为文学的教科书 ,是士子们必读的一部书,千余年来流传不衰。

唐朝的科举考试最重进士科,是要考诗赋的,《文选》乃是应试举子的必读书。大诗人杜甫教育他的儿子宗武要 “熟精文选理”(《宗武生日》)就是把《文选》读熟,读精,务必要深刻理解。到了宋代 ,更有“文选烂 、秀才半”的俗谚(陆游《老学庵笔记》)。

要“精熟”其理,需“烂”知其义,非读注本不可。也正因为如此,为《文选》做注释成为一门专门的大学问,被称为“文选学”。

3、文选学的代表《文选李善注》

事实上,查有关史籍,均没有萧统到过扬州的记载。而且梁至陈朝间,扬州先后为南齐、北周所有,称吴州、东广州,当然不可能在这里选《文选》,更不会留下文选楼的名称,这个传说只是误传。但不能因此否定《文选》与扬州的关系,而且关系还很深。

《文选》是由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撰的、汇集前代优秀文章的经典著作,在历代文人中产生过极大影响。研究《文选》者称为“文选学”。

而使文选学真正成为一门显学,开创这门学问的两位大师学者都是扬州人,一是隋唐间的曹宪,曾作过《文选注》;一是唐代的李善,这就是流传至今一直为世所重的《文选李善注》。

李善在文选学开山祖师、扬州同乡曹宪的指导下,为《文选》作详细注解。在作注过程中,李善博采众家之长,后来将修改完善后的《文选注》六十卷上呈唐高宗李治。高宗读后,大加赞赏,赐给李善绢绸一百二十匹,并下诏将李善的《文选注》藏于秘阁。《文选注》因此大行于时,而且历代流传。

文化昆仑之称的钱钟书说:“词人衣被,学士钻研,不舍相循,曹宪、李善以降,‘文选学’专门名家。词章中一书而得为学,堪比经之有‘《易》学’、‘《诗》学’等或《说文解字》蔚为‘许学’者,惟‘《选》学’与‘《红》学’耳。”(《管锥编》1400——1401页)钱氏所论,说明了《文选》的深远影响,高度评价了曹宪、李善在文选学史上的地位。文选学的创立自应归功于曹宪,文选学的发扬光大,起关键作用的则是李善。

仁丰里旌忠寺南有条“曹李巷”,后讹音称“糙米巷”。“曹李”两字就是纪念曹宪和李善二人,千百年来,扬州人一直怀念着曾经给这座城带来无尚荣光的大师学者,今已恢复“曹李巷”名。

文选楼就是文人雅士赏析《文选》之场所,扬州有旌忠寺梁昭明文选楼和阮元家庙隋文选楼。

4、旌忠寺梁昭明文选楼和阮元家庙隋文选楼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中记载有古迹“梁昭明文选楼”,在“太平桥北旌忠寺”内,阮元在《揅经室集》二集卷二《扬州隋文选楼记》一文中曾做过解释:隋代的曹宪以梁《昭明文选》在家教授诸生,曹宪旧居得名文选巷,旌忠寺内“文选楼”祀梁昭明太子,所以叫“梁昭明文选楼”,简称文选楼;我家家庙位于文选巷与文选楼之间,建楼祀奉曹宪等七人,所以取名“隋文选楼”。

梁昭明文选楼亦名藏经楼,今楼上贮有清代重要的佛教经典——乾隆版《龙藏》一部,共七千余卷,按千字文顺序排列,分装于21只樟木经柜内,保存完好,为扬州珍藏的古文物之一。

旌忠寺明黄色的围墙内、晨钟暮鼓声中,“梁昭明太子文选楼”的金色牌匾让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寺显出独特的厚重文化气息。

隋文选楼是阮元为纪念创建文选学的曹宪、李善等人而建立的,也是《文选》与扬州渊源关系的见证。该楼是阮元用于藏书、治学的场所,收藏图书、字画、古玩并供奉曹宪、李善木主作祭祀之所。铁保书写的“隋文选楼”石额,今仍存扬州高旻寺中。

通泗桥与通泗街

汶河通泗桥位于现在的毓贤街与汶河路交界处,通泗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二十四桥之一,是一座横跨市河的木结构桥梁。明洪武七年(1374),扬州卫指挥马于开重建为砖拱桥,东西跨市河。1952年,通泗桥拆除。

虽然通泗桥已不存,但通泗的地名至今保留。现在的通泗街,旧名府东街,是与汶河平行的一条街,南北长约400米,南起甘泉路,北至通泗桥,与南小街相接。

1、汶河——扬州古城官河

扬州地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市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唐人罗隐诗句“入郭登桥出郭船”,反映了扬州水盛桥多的地理特征。

唐代扬州,汶河是一条旧官河次航道,当时还没有名字,民间把这条河叫做市河或者官河。

根据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记载,当时的汶河上,从北向南依次有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万岁桥、青园桥。

宋代扬州有三城,市河的航运功能逐渐消退,而成为宋大城城区的中心河道。在宋大城城区图上,可以看到,当时的汶河上从北向南依次有小市桥、迎恩桥、开明桥、通泗桥、太平桥。

明代扬州,因为战火,这条官河一度干枯,桥梁损坏,洪武元年(1368),常遇春重新疏浚河道。洪武七年(1374),扬州卫指挥马于开重建汶河上的通泗桥、星桥和太平桥。弘治九年(1496)年,扬州同知叶元修建了文津桥,后又在桥上修建了文昌楼。这条官河也因此而得名“文河”,后来演变成了“汶河”。

清代扬州,汶河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上桥梁众多。根据清《扬州府治城图》上记载,汶河上从北向南依次是奎桥、开明桥、三板桥、文津桥、通泗桥、太平桥、新桥、义济桥。

1952年以前,汶河上的桥梁基本延续了清代的格局。民国出版的《江都县城厢市图》上,汶河上的桥梁格局与清代一致。

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汶河久塞,垃圾瓦砾遍河。1952年至1959年,汶河分段填埋修路,河上的所有桥梁被拆除。

如今,在开明桥、太平桥、文津桥等遗址处,都有关于桥的介绍文字,可惜通泗桥没有遗址纪念。

2、通泗桥西晚清冶春后社盟主臧谷的桥西花墅就在府东街(现通泗街北段)

如今市井味道浓厚的通泗街,在清代住过一位诗人——冶春后社盟主臧谷。当年他的桥西花墅就在通泗街北段(府东街),靠近通泗桥,通泗桥是冶春后社雅集必经桥。

冶春后社是清末民初扬州著名诗社,著名的诗人有马伯良、萧畏之、吉亮工、孔小山等人,其中主持者,便是骚坛盟主臧谷,人称臧太史。

据《扬州城老街巷》一书记载:臧谷,江都人,因爱菊自称种菊生、菊隐翁、直翁,晚号菊叟。住扬州府东街(今通泗街北段)桥西花墅。同治四年(1865)进士。30岁时即告归扬州。归里后,他欣羡康乾时王渔洋“虹桥修禊”结冶春诗社的盛举,曾赋诗感言:“人影衣香又一时,渔洋以后久无诗”,还在《扬州竹枝词》中写道:“竹西歌吹由来久,结社联吟岂待言。”他秉承先贤遗风,首倡结“冶春后社”。冶春后社常雅集其家中,留下许多诗词佳作。著有《雪溪残稿》《消寒分咏诗》《咏菊诗》等。

臧谷是冶春后社中首屈一指的艺菊专家,他爱菊成癖,筑有问秋馆以为艺菊之地,菊分绝、逸、上、中、次、又次六品,并著有《问秋馆菊录》。瘦西湖书画碑廊里有他的一幅行书《二十四桥》:“烟花寥落水云隈,何处箫声更一回。唐代自然隋代近,诗人曾记玉人来。试看月色还相映,遍数桥名枉费才。我独系怀姜石帚,殿春红药几枝开。”

在臧公倡导下,后社活动不仅仅限于文事,这便带动了后社成员纷纷把创作和研究方向,扩展到盆景、书法、骈文、国画、教育、制谜、楹联、园林、医学、箫琴、奕棋、收藏、烹饪等方方面面,且皆有成就。

民国十年(1921),康有为来游瘦西湖,小住冶春后社,极为称赏,并赋七言律诗《康南海先生辛酉六月再游扬州感赋》:崇墉仡仡是扬州,千载繁华梦不收。芳草远侵隋苑道,芜城空认蜀冈头。名园销尽负明月,文物凋零思选楼。四十年来旧游处,邗沟漫漫水南流。

冶春后社是扬州晚清与民国初年的文学团体,是晚清时期扬州地方名流文人学者追怀康乾盛世而成立的文学团体,是康乾盛世与当代之间的一座文化桥梁。丰富和充实了扬州文化宝库,留下了大量的遗产。

你看,流动的汶河水中不时会有鱼儿跃起,桥西别墅文人雅士吟诗作画。如今在通泗街,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臧谷以及他的桥西花墅。

4、通泗街61号是扬州中学原校长周厚枢的住宅

通泗街中段有一处铁皮裹着大门的很有气派的小洋楼,门牌为61号,是解放前扬州中学著名的校长周厚枢的住宅,惜现已不存。当年周厚枢励精图治,使得扬州中学成为全国有名的中学。

周厚枢校长住宅的院子里有枇杷、蜡梅、桂花、广玉兰等。主楼西边还有三进平房作为住宅,每进都是七架梁的三间两厢结构。建楼的木材全用的是进口花旗松,宅内的窗子很大,安的是刻花玻璃,室内地板下还有出气洞。主人的书房在小楼下的东边,面积足有二十八平方米,墙上有两个书橱。西边是一个面积为二十平方米的方形会客厅,会客厅前水磨石的地面平整而光滑。

周厚枢宅第在1999年已被拆除,原来的居民大都住进了朝阳苑的新居。如今在通泗街61号已无踪可寻了。

扬州中学周厚枢校长

扬州中学校长周厚枢与树人堂

扬州中学始于1902年创立的仪董学堂,后历经两淮中学堂、两淮师范学堂、淮扬合一中学校、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江苏省立第八中学等时期。1927年,成立江苏省立扬州中学,由著名教育人士周厚枢担任校长,标志性的建筑就是扬州中学的树人堂。

1、校长周厚枢

周厚枢(1899~1967),字星北,江苏扬州人。他1920年赴美留学,获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广东大学、中州大学、东南大学教授,1927年任江苏省立扬州中学校长。周厚枢任校长十年,以笃实践履、治校谨严而闻名,扬州中学名师辈出,学风优良,声誉卓著。

作为校长,周厚枢深知“青年是国家之命脉、教育为国家之根茎”的道理,他置“树人”于首位,并以此为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之采取多种措施,如求贤若渴广揽人才,优化教师队伍;大胆开拓创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健全组织,建章立制,实行科学管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等,终于使扬州中学成为远近闻名的学府。

周厚枢校长手书

2、树人堂

1929年,为完善学校设施,校方决定筹建树人堂。1932年在社会和各界人士的支持,树人堂于1932年落成,为苏北地区最高楼。

这张1932年的明信片,略有些泛黄,但保存得相当完好。正面是树人堂的主体建筑,底下有两行字: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师生合作物质建设之——树人堂,前部科学馆、后部大礼堂,民国二十一年十月十七日落成。

树人堂建成之初为五层楼,建筑风格中西结合,主体包括三个部分:大礼堂、科学馆和标准高度台。这三个部分都正对学校大门,同在一条中轴线上。其中,大礼堂可容纳上百人参加活动,科学馆里摆放着丰富而先进的实验器材。

立在树人堂门口的海拔标准高度台,是工科师生经过实地测量而建立的,寓意教育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客观、全面、准确。

这个标准高度台与树人堂合起来,让人联想到“天、地、人”,人与天和地并列。人除了要对家庭负责,还要对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做出贡献,这也是扬州中学对学生精神的高度要求: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树人堂前有一幅篆书楹联:慎思明辨,格物致知,这八个字是从《四书》的《大学》和《中庸》里面摘出来的。据了解,古人就是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培养人才,扬州中学用这八个字,就是想要告诉大家,学校想要培养出扩充发展自我、造就理想人格的人才。

从落成到现在,树人堂已经经历了87年的风风雨雨,从它的怀抱里,走出了胡乔木、朱自清、吴大观等杰出校友。现如今,科学馆已经搬迁进了科学楼,树人堂内增设了校史陈列馆。虽然用途发生了变化,但它依然是扬州中学的地标,更在前些年成为了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1933年全校教职员合影前排中间为周厚枢

1978年扬州中学初中(1)班毕业照

1981年扬州中学高中(4)班毕业照

2011年扬州中学1981届高中(4)班毕业30周年

2018年扬州中学1978届初中(1)班毕业40周年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东晋史学家袁宏记载,汉灵帝时期,太原名士郭泰博学多才,为人正直,曾被推举为“有道”(汉代察举制度中的特举科目)。郭泰在太学任教时,深受太学学生爱戴,推为领袖,名震京师。当时洛阳有一位神童魏昭,11岁就入太学学习。他拜访郭泰,表示愿意向他求学,说:“尝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后汉纪·灵帝纪》)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汉纪·桓帝延熹七年》中,记载了魏昭求学的故事。

南宋史学家胡三省注释“经师易遇,人师难遭”,道:“经师,谓专门名家,教授有师法者;人师,谓谨身修行,足以范俗者。”这就是说,“经师”是“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人师”则是“以身作则”的道德持守者。

扬州中学的老师遵循“慎思明辨,格物致知”的校训,认真治学,为人师表。

对此,我深有体会。因为我就是扬州中学的学生。1976年入学初中(1)班就读,1978年入学高中(4)班就读,1981年高中毕业,整整五年。

扬州淮海路的扬州中学,西边是头道河,东边就是甘泉路汶河路,1976年初中采取就近入学。我家住在通泗街11号,我的同学大部分都住在仁丰里周边。

五年来。我们课堂上认真学习、互相帮助。每天上学放学,结伴而行。学习生活在充满仁爱的集体,真正体现了“里仁为美”。

今天是我们扬州中学初中班主任英语老师王华银先生70岁生日,我们扬州中学1978届初中1班的同学们为王老师举办生日庆祝宴会,以表达我们的感谢感恩之情。

您是传递知识的使者,您是播种智慧的楷模。

您把青春献给了讲坛,您把汗水挥洒在校园。

当年谆谆教导在耳边,浸润学生一生的心田。

祝您生日快乐!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亲爱的老师们,您们让扬州中学成为“泗上”,荣耀扬州!

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感恩感谢!

蒋南强

2019年3月9日于北京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