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淡化的农村宗族关系,对乡村振兴战略是有利?还是有弊?

亲!聊农村事,说农民话,请点下右上“关注”,我们一起说说农村这些事。

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农村居民获得主要经济收入的来源,也不再赖以那一亩三分地了。移居到城市居住的农民就不用说了。现在农村村民修房盖屋,这种一个农户一辈子也发生不了几次的大事,也像城市盖楼一样,直接承包给施工队,事主都插着手当监工不再搬砖提灰干活。

在农村,现在只有婚丧嫁娶这种事情,宗族邻居亲戚来帮忙热闹一两天,而这样的帮忙已经不属于以前的村民互助行为。以前北方农村谁家孩子娶媳妇,蒸馒头,做饭,挨门挨户借桌椅板凳,甚至锅碗瓢盆,需要很多人跑腿,现在这个都有专门租赁,就连吃饭时候的馒头都是送来热乎乎的。

在北方(邯郸以远的晋冀鲁豫)农村,现在唯有丧事还需要宗族邻居来帮忙,但半丧事也没从前隆重也不需要很多帮工了。以前,农村村民有句话说,某某为人德行太差,他死了没人埋,让他臭了。这句话我多次听说,但却从没见过那些德行太差的人在大街上臭了,因为在村里大街上臭的是活人嘛!

在死者为大的村民思想意识里,高搭灵棚,沉重的棺木,厚葬是对一个人一生的尊重。这需要宗族邻居来帮忙。记得是1990年代,我们邻县蔬菜之乡有个支书,为人德行太坏,从不安好心。村民告状告不倒这个无赖村支书。在寒冬腊月里,有村民夜里把村支书蔬菜大棚草帘掀开,塑料棚割开,一晚上一大棚菜被冻死。谁想村支书的大棚入了保险,保险公司包赔了村支书损失。



又有村民放出话来,准备炸倒村支书房屋。村支书闻讯后说,他正想掀旧房盖新房,房也参加着保险呢!有村民经过内部渠道查到支书的房子的确入了保险。

第二年这个村支书爹病逝,村民们相互串联,谁也不能去帮村支书埋爹,谁要去跟村支书帮忙了,他家以后有事村里人都不会去帮忙。村民们在村里放凉话说,看你爹入保险么?让保险公司来帮忙埋你爹吧!在村民的孤立下,村支书的族人也没几个人去帮忙。村支书只能去邻村借人来帮忙还有外村的亲戚帮他把爹埋了。当天晚上,就有村民把村支书埋爹的新坟头扒开。



有此遭遇,这个村支书自动辞职,老老实实当起了菜农。

这就是以前北方农村的宗族邻里的互助关系,在起作用。而现在就是村支书遭到孤立,那么他会丧事简办,就自家几个人和外村亲戚就把爹埋了。还有,破坏了村支书菜棚,会有法律来管;刨了村支书爹的坟头也会有法律来管。法律也正在替代这宗族邻里的关系……



在眼下,人们越来越重视法律规则,在人与人的关系悄然发生着重大变化的今天,农村村民数千年来靠亲情血脉维护的宗族邻里关系是越来越淡化。

对此,有不少人感叹怀旧,以至于生发出一种乡愁,但这乡愁随着经济发达,物欲横飞,信息爆炸,人与人联络交流方式的便捷与进化。农村的宗族邻里关系淡化势不可挡。


随着城镇化发展,城乡一体化融合,维系农村村民之间和谐互助的宗族邻里关系,将不复存在。像台湾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著名诗篇《乡愁》,农村年轻一代们再不会理解。

关于农村宗族邻居关系淡化消亡这个现状,你怎么看呢?请留言说说,你们哪儿的农村怎么样?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