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追初恋十年,失败后各自成家,70岁时重逢,他已将感情保存30年

文字若是被适当的加以运用时,就好像被赋予了生命力,活跃在每一个感受过的人的心里。在那个追求浪漫的年代,总是有那么一批人,用诗词的概述,带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就是主角,去感受文字的魅力,感受故事情节里的喜怒哀乐。他就是这批人的其中一份子。

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大多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就是这么一个大才子,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打动了现在很多妙龄少女。可是谁又知道,他的一片深情,却得不到自己心爱的人的认可。外界都替他的追求捏了一把汗,可最后美人还是找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男子,他只能独自黯然神伤。

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一次,也许他还会如此深情吧。他就是现代派的代表诗人,著名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卞之琳。

图 | 卞之琳

匆匆一念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断章》耳熟能详,许多人会忽略了作者是谁,而且不知道这首诗的背景,其实这是作者写给自己女神的一首诗,诗中在看风景的人就是他本人。这么戳心的一首诗,其实是卞之琳写的。这个女神就是他牵挂了十五年的人并且一直都惦记着。

生命中出现的人都是你该遇见的人,绝非偶然。女神和卞之琳的认识看起来以为只是一个简单的巧合,谁知道火花也是那个时候擦出来的。

1933年,在沈从文家那棵槐树下,巴金、靳以、卞之琳在此小聚。刚好,张家小妹张充和从苏州赶来,想要参加第二年的大学入学考试,便在姐姐、姐夫(沈从文)家落住。

刚好卞之琳那一天也在,见到了这个机灵可爱,活泼开朗的女孩子。

图 | 张充和

就是这次见面,卞之琳对张充和产生了喜欢。对于张充和是初来乍到,卞之琳尽地主之谊,带张充和去了很多地方,这样一来二往,两人的交流也随之增加,卞之琳更是对张充和产生了更深厚的情感。

吸引卞之琳的这个女子有什么特别呢?她去考北京大学数学是零分,北大录取规则明文规定:凡有一科为零分者不予录取。

而张充和居然被破格录取。原来,她的国文分数是满分,特别是作文,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试务委员会爱才心切,才选择把她留下来。

张充和也是一个有个性的女子,这次考试,为了不靠关系还选择了改名字,最后能考上,着实也是为自己,为张家争了光。

这等有一身傲骨的爽朗姑娘,难怪能吸引到腼腆,敏感的卞之琳,他彷佛看到了隔在他们两人之间的磁石,深深相吸,无法自拔。

就这样,故事有了开端。

图 | 青年卞之琳

放在心里

卞之琳自己没有谈过恋爱,遇见心动的女孩子只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打动她。他给张充和写信,写诗,内容拘谨含糊,卞之琳不敢将自己内心的爱意直白的写出来。毕竟这是卞之琳眼里高高在上的女神,喜欢是放肆,而爱呢是克制。一首首含蓄暗喻自己爱情的诗,就是那个时候产生的。

可惜的是,张充和自己本身是一个才女,对于没有完全明确的爱意而且不是自己所真正青睐的对象,她的态度很是坚决。信是一封封地堆叠起来,而张充和一封都没回。

张充和漠视的态度让卞之琳一度焦急不已,这种爱意石沉大海,毫无回声的日子,卞之琳觉得自己呆不下去了,于是选择用距离来逃离,平和这段关系存在的意义。

卞之琳跑到河北去做老师,相隔千里,他以为会有新人闯入自己的生活,他以为那只是新鲜感作祟,只可惜卞之琳忘不了那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只是著名的《断章》出现的故事。一个如此深情的男子,却总是差一步把爱勇敢说出口。

后来他决定勇敢地站出来,刚好张充和因病辍学,回苏州老家,卞之琳便直接过去看她。这次算是两人一次靠得最近的机会了吧,卞之琳很是期待。

姑苏风景美如画,两人也有幸一起去天台山游玩。张充和喜欢穿旗袍,即使是爬山她依旧如此,张充和终究是个女孩子,体力会有吃不消的时候,那时她仰头对卞之琳说:“你拉我一把。”

这应该是卞之琳梦里才会出现的场景吧。真实情况下,卞之琳看着眼前人身处的芊芊玉手,太过于完美,自己并不敢出手相碰,生怕打破这份完美。卞之琳对张充和带着敬畏,带着慌张,他不敢,真的不敢。

那些天卞之琳很快乐,有着美丽的回忆,只是回头看就会知道,他们注定中间会隔着一些什么。

图 | 卞之琳与张充和

念念终生

1947年,还是在姐夫沈从文的家中,张充和认识了当时北大西语系教授傅汉思,他是德裔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他们相谈甚欢,一见钟情,仅在相识了七个月之后,便成了婚。

1949年,傅汉思与张充和赴美定居,卞之琳算是彻底失去了他心爱之人。张充和走了,前往她自己认为的幸福天堂,卞之琳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静静地感受撕心裂肺的感觉。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一心一意付出了十年,却抵不过傅汉思到来的九个月。

图 | 张充和与傅汉思

这是人们口中的命吗?不是你的,再怎么争取也不是你的。可能会有人为卞之琳打抱不平,因此也有人问过张充和:“既然不爱卞之琳那为何不跟他摊牌说清楚呢?”

张充和表示无奈,便说道:“呵呵,从来大家都这么问,他没有说请客,我怎么能说来呢?他从来没有认真跟我表白过,写信说道的也只是日常普通的事,只是写得有点啰嗦。”

没有说出口的喜欢,没有明确的表达爱意,谁又能知道这是真正的喜欢呢?卞之琳一直在喜欢的边缘疯狂试探,一直忘记了,坚定的态度才是爱情最好的开始前提。

但卞之琳似乎做过一件疯狂的事情,周孝华目睹了这一切。她说:“看见卞之琳双膝跪在地板上,充和又可气又可笑地告诉我,说卞之琳跟她求婚,声称如果不答应他就不起来。”只是卞之琳最后并没有得到张充和的答应,自己乖乖站了起来。

这时候的卞之琳,空有一番文采,一番深情,只可惜张充和一直在“看风景”。

后来,在张充和结婚七年后,他娶了。

图 | 卞之琳和夫人青林

卞之琳选择了拥有瓜子脸,杏仁眼,带有几分张充和神情的青林。卞之琳很照顾青林,用自己的方式好好地爱着她。在妻子生病时,卞之琳贴心地在青林的手稿里放了一张纸条:独爱你曾经沧海桑田。

1978年后妻子身体不好,有段时间经常头痛,吃药也没有效果,卞之琳就每天晚上给妻子做头部按摩,知道她入睡。这一按,竟坚持了将近一年。

卞之琳在爱情这条路上,从来就没有一点含糊,既然娶了妻子,有了孩子,就给满满的爱,而张充和在他生命里出现的日子,他自然也没忘记。

终于,1980年,卞之琳作为大陆的著名学者访问美国,与时任耶鲁大学艺术系讲师的张充和久别重逢。

那时,卞之琳已经七十岁高龄,而心里的她,一袭旗袍,还是当年那个样子。

那天,卞之琳把他在苏州带走的词稿奉归原主,张充和很惊讶,那几页纸卞之琳保存了近三十年,躲过了战乱,如今完璧归赵。三十年了,卞之琳还记得,这份不一样的感情。

这是卞之琳和张充和最后一次见面,虽然张充和已垂垂老矣,可是她站在台上的时候,依旧是水袖一舞,赢来满堂彩。卞之琳在台下,仰着头看着张充和,眼神里仿佛在说:“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当初,那个下午,在北平沈从文家中,张充和坐在雕花长窗下,向他轻轻笑着。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匆匆一眼,从此念念终生。”

卞之琳和张充和都在彼此的生命里留下过一定的印记,张充和会记得曾经有个人,用他笨拙的方式来表达着含蓄的爱意,卞之琳会记得曾经有个女神,深深地吸引着自己,她渴望有自己的自由,最后追寻她心中所爱。

图 | 张充和

卞之琳除了这份真情,他骨子里还有自己的信仰。诗人高波说:“卞之琳先生是中国诗坛的琢玉者。”

他的学生评价道:“他(卞之琳)九十岁了,一开口还是那一口浓浓的海门腔。”坚定做自己的事业,坚定家乡的文化,这也是我们少见卞之琳的一面吧。

文学史上难得的一位深情诗人,能把握住的爱记得要努力争取,一番用心地爱着,大概就是爱的最高境界。

图 | 八十年代中期卞之琳先生

文 | 皮皮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