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专家: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减少乳腺疾病患者有创性检查和治疗

(通讯员 童萱)延迟原有治疗方案是否影响病情、替代治疗方案有效吗、药物剂量怎么调整等等。疫情发生以来,在同济医院甲乳外科云门诊平台,有75.3%的乳腺癌患者咨询这些问题。

近日,同济医院甲乳外科团队在国内权威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在线首发论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地区乳腺疾病患者的管理策略》,依据乳腺疾病诊疗相关指南,结合疫情时期诊疗实践经验,团队提出乳腺专科门诊应当遵循分类诊治原则,关注急诊、重症和肿瘤急病阶段患者。在遵循医疗规范,保证医疗安全前提下,尽量减少有创性检查和治疗,减少患者滞留医院时间,以免增加感染风险。

同济医院甲乳外科主任李兴睿教授介绍,乳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一项对全国575家医院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中国癌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报告显示,经实验室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住院治疗具有癌症病史患者中17%为乳腺癌患者,如何兼顾疫情防控要求和疾病规范化有效诊疗,无疑是种特殊的考验。

专家建议,在疫情严重地区,乳腺癌患者确诊后在病情允许条件下,可暂缓手术治疗,优先新辅助治疗。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建议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慢病复查阶段患者和病情稳定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可利用网络线上平台咨询开药,医生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单次处方用药量,减少患者外出取药次数。药物使用策略上,本着"细水长流"的原则,优先选用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案。病情稳定患者,可考虑每6个月复查替代每3个月复查。复查过程中尽量简化复查程序及手段,症状稳定者,可暂时免除骨扫描、MRI等检查项目,减少患者在院时间。

化疗后或术后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较低属于易感染人群,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极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这类患者出院后做好自我防护十分关键。化疗后导致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通常要持续5天左右,出院回家后尽量连续服用5天的止吐药物。适当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每天食欲最好的时间尽量多吃,食欲不好的时间可用流食代替。术后切口定期换药,亦采取就近处理原则。尽量避免外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常用物品使用75%乙醇或含有效氯1 000mg/L的消毒液表面消毒。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诊。

同济医院甲乳外科团队开展微信咨询、"云门诊"以来, 14.8%为乳腺良性疾病及母乳喂养相关问题咨询,75.3%为肿瘤患者综合治疗问题咨询,另外,9.9%为特殊时期乳腺患者心理相关问题咨询。团队通过网络平台有效解决了特殊情况下,乳腺肿瘤患者的疫情防护、就医、疾病管理和心理关爱等多方面需求。

注明:稿件中部分内容摘自在《中华外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地区乳腺疾病患者的管理策略》一文。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