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车祸失去6位亲人,她背井离乡打工还债,11年后她开上养殖场,盖起小楼:自强不息开出幸福花

言而有信、自强不息,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

重庆万盛经开区关坝镇田坝村大岗社的

蔡长友的故事。


她今年48岁,个子不高,

却有着女子能顶半边天的坚韧和毅力。



琉璃瓦、瓷砖墙、小花园、一楼一底的小独栋......


远远的看到蔡长友的家,让人感到特别舒适。


进入屋里,白色的墙、蓝色的漆、一楼虽是水泥地,却亮得可照出人影,桌上一尘不染,一幅显眼的十字绣挂在墙上,体现了女主人的心灵手巧,干净整洁的厨房,装修舒适,格局合理,和城里人一样做饭也使用天然气,怎么看,这户人家也是村里少有的小康人家!



但时间拨回到11年前,那是个大年初二,丈夫开着面包车去贵州接娘家亲戚来万盛团聚,可在回来的路上却发生了惨重的车祸——车子冲下了200米高的悬崖,车上9个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她的丈夫、娘家的二哥和4个侄儿侄女,6位亲人从此阴阳两隔。


更可悲的是面包车早已脱保,而沉浸在悲痛之中的蔡长友全部家当也只有100多块,这个家还背负着5万多元的外债,她可怎么活啊?好在镇党委政府及时的拿出了3000块安葬费,她才勉强算是缓了过来。


顶梁柱没了,蔡长友便成了这个家的主心骨,她得担起这个家,为一双儿女撑起一片天。因为没有公婆,蔡长友只能把孩子托付给婆家残疾的二嫂,独自一人背井离乡打工挣钱。


没有文凭,没有经验,她把吃苦耐劳当作自己最大的本钱。什么脏活苦活她都干,每个月的工资,除了补贴孩子和家用,剩下的全部存起来,自己却往往靠啃馒头、吃咸菜维持生活。整整4年,信守承诺的她终于把债还清了。



2013年,她有了新家,但丈夫没文化、没技术、更没存款,还带来了一个9岁的女儿(小玉)和2000多元的负债。


再添两张嘴吃饭,这个家庭的负担就更重了。村干部、帮扶干部了解她家情况后,把她评为建卡贫困户,还为她丈夫介绍了工作。


这些举动让她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她觉得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这极大地增加了她战胜困难的信心。就这样,丈夫、孩子、热米饭,让这个家庭渐渐步入正轨,生活变得正常而安稳。


但好景不长,2015年煤矿关闭,丈夫失业,家庭再次失去了固定收入。蔡长友暗暗发誓:绝不能一辈子靠政府扶贫!咱们有手有脚,一定要靠自己努力,找到脱贫的路子。因为丈夫曾经帮人做过肉牛生意,这启发了蔡长友。她同丈夫商量:“要不,我们就养牛来卖吧!”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她成功申请到了1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向亲戚朋友借了10万元钱,成功注册了重庆市万盛经开区长友肉牛养殖场,建起了牛圈,一次性购进了20头西门塔尔肉牛的牛犊。


可买牛容易,养牛难。没有专业知识,她就自己学。给牛防疫、治病,打针、输液、灌药她样样能行,牛的食料、饲养、习性她一个不落,一旦搞不懂就四处请教。



凌晨四点半,她就起床给20多头牛配置草料,每天都花费10多个小时,打扫圈舍、给牛洗澡……


遇到牛生病,要打针、输液了,她就和丈夫轮流守候,要知道,牛也怕打针,会抬起粗壮的牛蹄子踢人,她和丈夫经常是左脚没好,右脚又肿了。


曾经村里有几户人家也想养殖肉牛,在向他们打听过养牛的过程后,就没了下文。可就是这样一条别人都不看好的艰辛创业之路,蔡长友和丈夫却一路坚持了下来。



艰苦的付出有了回报。


2017年初,她还清了上一年的全部贷款,赢得了微企补助2.7万元。2019年初,她还清了向亲戚们借来的10万元。



现在步入2020年,家里的3个孩子,大女儿大学毕业,已经在重庆务工,二女儿和儿子仍然在上学,成绩还不错;养殖场步入正轨,每天,丈夫在外割牛草,她在家饲养牛,牛场的牛从来都不愁销路。



蔡长友说:“我能有今天,真心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妇联、感谢扶贫干部,还要感谢我的二嫂和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不想当贫困户,现在我已经脱贫了,下一步我还要更加努力,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供稿:万盛经开区妇联。文章转自微信账号重庆女性(ID:cqnv2015)。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