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灵渠 顺应天然 巧夺天工

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灵渠的智慧光芒在哪里?之二

精准选址,顺应天然

弯道雍水,巧夺天工

(智慧水务8期)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的灵渠,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其中灵渠被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灵渠?

灵渠为什么会成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

这颗明珠散发出怎样的光芒?

接上一期的内容: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灵渠的智慧光芒在哪里?一场征服战成就了一颗水利明珠 (智慧水务7期)

灵渠的伟大之处,可以做这样的概括——

★不仅连通了湘、漓两江,更连接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改变了中国自然水系格局,发挥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面综合作用。

★首次完成了中原黄色文明与太平洋蓝色文明的融合,改变了华夏文明和中国历史的走向。

★成为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枢纽。正如《徐霞客游记》中所言:“(灵)渠至此细流成涓,石底嶙峋。时巨舫鳞次,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则去箔放舟焉。”

是明珠,就肯定有其光彩。灵渠特定的光彩是如何释放出来的?

开凿渠道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凝聚了古人的大智慧。

精准选址,顺应天然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修建的灵渠,全长36.4千米,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从而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它在最合理的地方,以最便捷的方式,用最经济的成本,连接了北两大水系,实现了通航条件的完备。

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在路线上自然有很多方案可选,但史禄选择了湘江与漓江。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从地图上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这是沟通两大水系最短的距离。即使今天看,这也是最佳的选择。

灵渠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整体工程可概括为两个部分,一是枢纽工程,包括大小天平和南北两陡;二是渠系工程,包括渠首、南渠、北渠。这里的南渠、北渠,就是一个沟通体系。

史禄用拦河大坝挡住湘江水,挖出南渠和北渠,南渠使湘江水流入漓江支流,通过南渠与北渠连接湘江与漓江。

(北渠回湘江,南渠通漓江 图片源自网络)

(北渠回湘江,南渠通漓江 图片源自网络)

如此精准的选址和路线设计,顺应了地理形势,堪称智慧的选择。

但是,从示意图上可以看出,南渠并没有采用最短距离。这是不是又不顺应地理形势了?


弯道雍水,巧夺天工

从下图可以看出,湘、漓两江的落差有7米。这就意味着至少要建7米高的大坝,才能使湘水入漓水,实现两江沟通。这显然耗时费力更多,在那时也未必能做到。

史禄的做法是将大坝向上游移,这里地势更高些,这样大坝高度只需两三米就足矣。

(图片源自网络)

从结构上看,南渠分为人工河段、半人工河段及自然河段类型的不同的三部分。为什么这样短的南渠还要分成三部分?因为湘桂走廊的自然地势复杂,需综合考虑河流分布、水量、地势等诸多因素。能用自然河段就用自然河段,尽力减少人工开凿。这是因势利导的智慧。

可是北渠呢?

从示意图上看,它更不是一条直线,而且被史禄做成很多的弯曲,这无疑是大大增加了工程量。这又是为什么?

堪舆学讲究“曲曲有情”,无论是舟楫运输还是农田灌溉,都如此。两江之间落差达32米,如果北渠走直线,距离短了,施工量是小了,但顺流而下的船速度难以控制,逆流而上的船上陡坡更是难上加难。

(灵渠解决了复杂地形中的航行坡度问题 图片源自网络)

(黄龙堤弯道代闸技术《绘图:段牛斗》图片源自网络)

为了解决落差大、水流急这个难题,史禄采用了弯道代闸技术,就是将航道啊混赢地势设计出几个弯道,以延长流径,延缓坡降。这样虽然工程量加大了一些,但落差减小了,江水的流速减缓、“曲曲有情”,如此行船就很容易控制。显然,史禄是在易使用和易施工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于是弯道代闸的设计就应运而生。

而这种情况,在现代水利设施中,基本都是直接在河流中建雍水建筑物,如闸、坝或桥墩。

明朝状元鲁铎船经此地时,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一道源泉却两支,右为湘水左为漓。谁知万里分流去,到海还应有会时。”

这就是灵渠的雍水的智慧。

那么分水呢?在两江水流方向相反、且高差很大的情况下是如何实现通航的?

我们看明天的《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灵渠的智慧光芒在哪里?》之三 :铧嘴分水,匠心独运



人体工程学生态博览院与鼎蓝水务共同打造当年的水利、今世的水务内涵,以中国水利智慧都江堰为开始,讲讲大中国大运河为何能由南向北逆流向,且同时横跨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以及钱塘江五条东西走向的大江大河。它是如何穿越这五大水系的呢?到底是如何横穿长江和黄河的?


以人体工程学平衡论、系统论、控制论的角度,分析大运河的时代背景、开凿环境特点、规划设计和建设特点,探讨不同时代需求下,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连接、城市给排水设计、当代的智慧水环境与海棉城市生态建设的思路。


水的性质并非一成不变,它也会随着季节、地域、环境、人为加工等因素而有所改变。古人之对水做如此细致的分别,本身就说明不同的水对人体又不同的影响,保健、治病要结合不同类型水的性能、功用。


水作为环境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水具有对大地物质和能量进行搬运、调候、净化、反应的功能,被依据阴阳理论划分为吉凶两大类;而堪舆实践中,更被以气味、味道、清浊、声音等进行分辨、分类。尤其是古人用水的实践,更堪称智慧,很多工程是当今也无法与其比肩的,如都江堰、灵渠、坎儿井等。所以研究堪舆学关于水的实践,具有非常的现实价值。


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境要素、人体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健康必有要素。社会生态系统环境平衡是国強民富的根本。环境生态系统平衡是金山银山的保障!

往期内容:

  • 岷江治水的前两步是怎么走的?道法自然的水利工程都江堰(1)
  • 一幅图将李冰带入出神入化之境!道法自然的水利工程都江堰(2)
  • 道法自然的水利工程都江堰(3)—— 李冰治水的四个剖面 智慧水务3期
  • 道法自然的水利工程都江堰(4)——— 面对“王者之器”,除了赞美更要思考 《智慧水务4期》
  • 从“水利”到“水务”,中间最重要就是用好“水力”——(智慧水务5期)
  • “青狮白象锁大江”的背后:李冰岷江治水启示之二——(智慧水务6期)
  • 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灵渠的智慧光芒在哪里?一场征服战成就了一颗水利明珠 ——(智慧水务7期)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