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4名失联地质员全部遇难,或因失温导致,事件时间线梳理

  救援人员进山搜救。镇沅发布供图

  昨天,经过千余人连续多日紧张搜救,在云南哀牢山失联的4名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工作人员被找到,但均已无生命体征。目前,相关原因正在深入调查中。

  截至今天上午7时,参与搜救的云南森林消防队伍按前方联合指挥部既定部署展开转运失联人员遗体行动,昆明支队和普洱支队共109人正在安全稳步向4号管护站转运,直线距离大约1.5公里,预计还需4小时到达4号管护站。

  在2号营地附近发现遇难人员

  据在现场的国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队队员描述,根据目测,4名遇难者衣冠较为完整,也没有被野兽侵害的迹象。随后,救援人员按命令开展了遗体转运工作。

  据报道,记者从救援指挥部获悉,前方有搜救队伍找到了3名失联人员线索,在向指挥部报告了坐标之后,指挥部通过空中无人机热成像,发现了报告坐标处疑似3名失联人员的影像。他们所在的位置距离2号营地大约2公里,影像显示3人平躺在地上。2号营地是发现失联人员有活动轨迹的地方,救援指挥部在该处建立营地,展开搜索。随后,剩下1名失联人员通过热成像定位到了具体位置,影像显示最后一人的位置在被找到3人周边的一个陡坎下方。

  遇难最大原因可能是失温

  ▲失联因素或为方位判断失误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表示,14日至16日,当地持续降雨,气温下降且大雾弥漫,能见度很低,可能导致4名地质人员判断方位失误。另外,该片区本就是哀牢山地形地貌最为复杂的区域,即使是巡护人员,在平时走得少的地方也可能出现短时间迷路现象,失联人员一旦迷失方向,就很难走出去。复杂的地形还可能导致受伤情况的出现。

  云南省地质专家王宇分析认为,哀牢山中气温明显低于山下,加上下雨,4名地质队员迷路后,产生了失温状况。而且他们没有向导,加上雨具、帐篷、干粮、饮水携带不足,雨披也不足以抵挡寒冷,在寻路、失温的情况下遭遇了不测。

  ▲遇难最大原因或为失温

  多名医院医生及资深山地救援队队员告诉记者,4人遇难的原因最大可能是失温。失温是指在比较极端的天气情况下,如潮湿寒冷大风天气下,身体产热的速度赶不上热量丢失的速度,导致核心的体温下降。失联人员所在哀牢山正值入冬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山区树木高大茂密,加之近期连日降雨,林中有雾,能见度极低。这样的情况下,失联人员如果遭受失温带来的负面影响,情况十分危急。

  ▲失联4人未打开过RTK设备

  22日,记者从现场救援人员处获悉,找到遗体后,他们发现4名失联人员携带的食物不够他们吃一天。失联人员随身携带了RTK设备、罗盘、汽油等作业工具,RTK能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测量。按计划,他们应该在11月14日打开RTK设备。只要按下设备按钮,救援人员就能根据卫星系统传回的数据找到4人所在的位置。但4人从未打开过RTK设备,因此救援人员无法定位。

  至于他们的RTK设备为何一直没有打开,王宇推断,如果此消息属实,设备没电或者没有信号的可能性比较大。有从事地质工作的人士表示,原始森林中如果失去通信信号,即便打开,后方人员也收不到信息。

  哀牢山在玉溪境内的一名护林员也提到,哀牢山地形过于复杂,遇上大雾天气,行路会变得更难,即便是有野外生存能力的退伍老兵,也难免遇到难题。如果对这片区域的方向感不太好,容易偏离方向。

  ■事件时间线

  ■11月13日,这4名工作人员在云南哀牢山开展野外作业时失联。4人中,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名字是张金榜、杨敏、张瑜、刘宇。他们供职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是一支精锐的地质调查队伍。此前,他们均曾服役于武警黄金部队。按计划,2名接送车司机在山外等候,4名地调队员将在山上居住一晚,于14日下山。当日12时59分,与司机电话联系之后,4人的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15日19时28分,镇沅县政府办总值班室接到报告,迅速成立失联人员救援指挥部,集结多方救援力量,开展地毯式搜救。

  ■16日,搜救队发现失联人员的露营痕迹和部分随身用品。

  ■20日,搜救人员对失联人员的简易宿营窝棚下游方向进行地毯式搜索,发现失联人员的雨衣碎片和疑似失联人员排泄物。

  ■21日18时33分,搜救指挥部接到搜救人员报告,在哀牢山新平县水塘镇发现3名失联人员,均无生命体征。

  ■22日上午8时32分,第4名失联人员遗体被找到。

  ■22日下午,中国地质调查局官网变为灰色,沉痛哀悼遇难的4名野外地质调查人员。


来源 北京晚报 据新华社 央视 中国新闻周刊 极目新闻 开屏新闻

流程编辑 吴越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