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亭不只有“六角亭”

泰合广场

“六角亭”这个词,在武汉家喻户晓,是个文化概念。不过,真正的六角亭街道,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今,都有颇多精彩可说。

日前,本地媒体报道了六角亭街道近年的发展:这条老街聚集了丰富的商业资源,也为老城社区改造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历史上,六角亭街道下辖的顺道街,同样是武汉市改革开放之后重要的商业成功典范。


体育场上的灯具城


“六角亭”在历史上确实有个亭子,位于汉口江汉区与硚口区分界的民意四路及顺道街的交汇处。此处的一个楼顶上,曾在清末民初建有一六角凉亭,街道由此得名。

据当地老人回忆,六角凉亭一直存续到了上世纪60年代。之后,先是在一场暴雨中被摧毁了一半顶盖;又在之后的一场暴雨中彻底倒塌。当时的社会环境,没有把这座亭子拆毁已是宽大,受损、倒塌之后,自然也无人去维修、重建,只有“六角亭”这个地名一直保留了下来。

改革开放后,顺道街装饰材料市场兴起,成为这里的一大亮点。

1982年,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量扩大,原在街面经营水暖材料的个体工商户逐步转向经营铝型材、五金、油漆。

1992年,该市场出现方便居民的装饰材料商店,并逐步向游艺路、利济东街扩散,市场经营户不断增加,初步形成装饰材料批发市场。同时,国营企业也利用闲置厂房开设门面。

1997年,武汉长印集团整体搬迁至沌口开发区后,由武汉吉成贸易公司、长印集团联合利用长印集团空置的厂房开发建成“武汉装饰城”。

1998年,武汉食品工业学院利用京汉大道改造、游艺路的打通的契机,联合圣象集团开发建成爱家装饰材料中心商城;也正是在这一年,天翔灯饰商城建成。

到2000年底,顺道街装饰材料市场面积已扩至0.9平方公里,市场总经营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经营户达2000余户,包括武汉装饰城为主体的装饰材料经营板块;天翔灯饰商城为主体的灯饰灯具经营板块;爱家装饰材料中心商城为主体的装饰五金经营板块;还有民意四路木制品、工艺品专项经营一条街、利济东街地板展销一条街,京汉大道(六角段)防撬门系列、玻璃工艺品、装饰工程配套服务等等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

天翔灯饰商城

这里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天翔灯饰商城”。此地位于顺道街,毗邻武汉装饰材料市场和京汉大道,原来是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六角亭体育场。上世纪末,硚口区招商引资4000余万元,把体育场彻底改建为现代化商业城,2000年4月开业,经营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一二层为商铺,设有260个铺位,顶层为空中足球场,楼底为大型停车场,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室内灯饰专业市场。

由于这家商城开业早,品牌多、产品丰富、商家实力强,这里一直倍受武汉消费者所青睐。在武汉卖灯最辉煌的时候,就是该市场最红火的时候。武汉卖灯挣钱最多、最具实力的商家大部分云集在该市场。


建成最快的“第一高楼”


如今在六角亭街,最吸引眼球的是恒隆广场。不过,这里的泰合广场,历史上要更加风光,曾经是武汉第一座5A级写字楼,还曾短暂成为过武汉市的第一高楼。

1995年,在晴川饭店已经占据“武汉第一高楼”名头10年之久后,泰合广场开建,建设的承包方是武建集团,于10月23日签订了总承包合同。

泰合广场位武胜路与利济北路交汇处,由武汉第一家香港独资房地产企业“泰合公司”全资兴建。1996年12月,这座47层、176米高的圆顶形建筑完工,当之无愧地成为当年武汉的第一高楼。

泰合广场自开建后异常顺利,几乎没有任何摩天大楼“诅咒般”坎坷经历。泰合公司请来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何弢博士,进行这座超高层写字楼建筑的设计,用国际一流的设计理念开启了武汉的“写字楼文化”。

泰合广场的外观设计带着浓厚的上世纪90年代风格,绿色的玻璃幕墙,钨幕墙和磨光花岗石组合成奇特的棋盘般的景象,很有当年的港派风。广场建成后,毫无意外地荣获了国家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

泰合广场的兴盛,也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武汉市的客观环境有关。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波折后,外资企业在1994、1995年左右开始重新进入武汉市场。泰合广场完工之际,正赶上英美烟草(中国)公司、荷兰贸促会、雀巢(中国)公司等一批著名跨国公司登陆武汉。这座刚刚落成的高标准写字楼,一时间成为这些国际大企业入驻武汉的不二之选。

说来好笑,在上世纪末,笔者一直以为泰合广场是个商住混合的楼盘,多年之后查阅资料,才发现其地似乎是个纯粹的写字楼,并无住户设计。

产生这种错觉,是因为笔者当时有个关系要好的同学,周末回家的时候就住在泰合广场内。现在想来,其家庭应该是颇有眼光的炒房高手,把原来的自有住房卖掉了,在泰合广场盘下了一套。有水有电,应该也能凑合生活、过渡一下,等到价格涨起来再出手,想必应该发了一笔小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