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画好科研插画,需掌握这些技巧

画图不是一个简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历练和积累,很多人常以为收藏了Nature的插画和好看的配色方案便能够踏入画家的门槛,其实真正动手的时候便捉急的很。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画图也是如此,以我三十多年的画画经验,我总结了以下画图的要点,分别从颜色的使用元素饱和度黄金分割比例排版布局高级的表达方式几方面讲解。

颜色的使用

颜色的视觉冲击是最直接的,好的配色风格决定了整幅图片的美观。

很多博主给我们提供了配色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套用方案就能配出协调的色彩

配色一定要考虑图片中不同元素的重要性层次性是怎样的。

重要性指的是,比如,我们习惯于用红色来突出显示重要的信息,但当我们红色的字很多的时候,红色的重要性反而被削弱了。

层次性指的是,比如,同一类型的元素要分出等级,既要表达出同一元素,又要表达出不同的等级,这就需要用渐变色去表达了。

如果不考虑图片元素的重要性和层次性,一味地用配色方案配色,这样的图片是没有灵魂的

今天来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用几套基础色彩方案配出好看的图片的。

Visio空白模板的基础色彩方案如下:

主要分了灰色系、暗红色、绿色、紫色、蓝色、橙色和黄色几种颜色,每种颜色分了5种暗色亮色

下面先粘两张我画的图。

从扑面而来的第一感觉来看,图片的色彩是非常柔和的。因为我的基础色只用到了5种亮暗程度中的第三种。

在这里,我讲一下什么是基础色,什么是突出色,什么是对照色

基础色:占据图片像素比例最大的颜色

突出色:占据图片像素比例最小的颜色

对照色:灰色浅色

基础色是一种扑面而来的颜色,是塑造图片整体风格的颜色,颜色过轻,图片显得苍白无力,颜色过深,显得黑暗浓重,而处于中间的颜色,则显得轻松活泼

突出色是为了表达某些很重要的信息,或者是充当点睛之色。

对照色经常用来给对照组使用灰色浅色代表的信息层级是较低的,意在指引读者关注鲜艳的颜色。

元素饱和度

我经常在想,在技术层面,为什么3D电影要比2D电影要更好看。

我的解释是,3D电影承载了更多的元素,即元素饱和度高,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2D电影不能给予的。

那么,这个规律辐射到画图上是否可行呢?

我想,这是可行的。人眼在观察一堆同样形状的元素时,会分不清主次,感染力极低;在这一堆元素中加入一个不同的形式焦点效应便产生了。

下面我们再来试验,加入更多的表达形式。

元素饱和度增加以后,图片的表达力和感染力又增加了。

我们将杂乱的元素排布变得整齐起来。

这样变化后的图片看起来更加的舒服了。其实,这正是我们创作插画的过程。

一开始,我们通过文字记录零散的思维碎片

然后,我们在碎片中标注出了需要重点表达的内容

紧接着,我们希望不同的内容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于是有了颜色和字体的差别

最后,我们将这些碎片按照逻辑规律重新整理,生成的图自然就好看了。

增加元素饱和度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颜色和字体,还有阴影、倒影、渐变、发光等等,要充分利用各种表达手法。

黄金分割比例

黄金分割法:0.618比例,最美的比例。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被认为是陶立克式建筑艺术的极品,因为这座建筑的每个结构都是按照0.618比例设计的。

既然是最符合美学的比例,应用在画图里也是绝好的。那么该如何应用这个比例呢?

一个原则:只要能改变大小的地方均按照该比例变化。

例如, 整幅图像留白0.382

柱状图中,条形总宽度占据横坐标轴总宽度的0.618(高度一般是由数据决定的,无法调整)。

其实,只要能控制整幅图像留白0.382,就已经很不错了。往往我们在画原理插画的时候需要去控制这个比例一般来说我们是需要在图中增加一些标注说明才能把留白的比例降下去的。而一些数据图的尺寸已被限定,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改变。

之所以提出这个画图的原则,是因为创造美感需要这个原则,与其没有规律地乱画一通,不如按照黄金分割比例调整元素大小,这样的结果绝对出乎你的意料。这也是我多年画图以来摸索出来的经验

排版布局

排版布局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在画原理插画的时候。

在这里我讲几点原则:

第一,将大图分为若干子图,子图元素用虚线框框起来,创造子图空间在子图空间中应用0.618法则,确定框的大小。子图空间中的元素按照对齐原则对齐

第二,各个子图排版完成后,子图的外框大小基本确定,这样就可以按照框的大小进行布局,相对来说就容易很多了,尺寸差距不是很大的时候可以根据总体布局进行微调(这里的微调可以是子图元素大小的微调,也可以是外框尺寸的微调)。

第三,总体布局确定后,将所有子图的元素进行相应的对齐(之前只是进行了子图内的对齐),保证全局元素的整齐一致性。

这样的排版布局方式是有据可依的,从小布局到大布局,排版的困难度降低了,布局的整体美观性却提高了

善于使用高级的表达方式

我画了一张示意图方便理解高级的表达方式。

图a是最普通的表达方式,椎体结构用线条轮廓表达,并在图下加入“椎体”二字作为标识。

图b增加了色彩,给椎体填充了颜色,图下的标注也加了背景颜色。

图c将纯色填充改为了渐变填充,由黄色到白色渐变,并在椎体右端加了白色高光点下方椎体加了右下阴影,下方标识改为黑体字体,阴影加入了倒影。

图d是为了表示出中间层是椎间盘,仅仅用到了普通箭头指示

图e去掉了普通箭头,换成了渐变灯光投射的方式,并在椎体外围加了椭圆虚线突出表达

图abc之间做了一个明显的对比,同样的内容,图c的表达效果最好,因为图c用到了高级的表达方式。

从外观上看,图c给人一种清澈剔透的感觉,渐变色和阴影的加入使得椎体形象更为立体,在骨突处,我用线条和阴影效果表现出骨凸起的效果,我加重了图下标注的背景颜色,并用到了映像效果同样的图形,图c表达的信息量和方式更加饱满

图de之间做了另外一个对比,图d算是大多数人能够想得到的方式,表达力一般,不吸睛图e的渐变灯光投射给这幅图加入了科技感,让人的目光更容易地聚焦在展示的放大图里,增加的虚线外框也能够起到聚焦的作用

所以,一幅好看的科研插图,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草图绘制,形状调整,定稿,配色,考虑光影,考虑细节,优化表达,最终完成

关注小时光年,一位在读博士的科研经历,专注分享科研知识和插图制作。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