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铁器,被180西班牙人灭国的印加帝国,靠芦苇船横渡大西洋?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寄生蟹子

字数:2741,阅读时间:约7分钟

编者按:之前,冷兵器研究所研究过很多“被世界遗忘角落”的战船类型,包括阿拉伯、东南亚、等地区,今天咱们就将目光转向南美,了解一下印加帝国的造船技术。

▲的的喀喀湖上的船只

一提起印加帝国,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带了百十人就征服了这个帝国的故事,西班牙人用近乎同样的方式征服了阿兹特克帝国,再加上南美著名的玛雅文明的知名度,我们似乎感到印加帝国也不过是类似于玛雅文明程度的帝国,换句话说可能和古埃及差不多。

然而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印加帝国主要领土在今天的秘鲁,而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则主要在墨西哥,而且印加和阿兹特克文明程度要比玛雅更高。当然我们不是要介绍印加文明,而是要看一看这个帝国的造船技术。

笔者曾有一个疑问,强盛的印加帝国是否有海军?其战船会放任西班牙人进入?事实证明,我们不能以东亚古代文明的情况去推断南美,仅从船只性能上来说,最烂的日本船只也是吊打印加船只的。

▲埃及纸莎草船

印加帝国的造船技术与埃及早期差不多,都是采用芦苇造船。芦苇本身没有什么纵向强度,用于造船看起来不可思议,但这是早期文明的一个壮举。印加帝国辖区内并不缺乏树木,但是为什么不是用木头造船,到目前也没有明确说法。但是有一点比较有趣,芦苇船更靠的是手艺传承,即使是现代人复原印加芦苇船,也没有什么现代技术可以使用。

▲采集托托拉芦苇

▲简单的造船工具

▲芦苇船的困扎结构

芦苇船的核心造法实际上是芦苇卷的捆绑搭接。材料使用的是一种叫作托托拉(totora)的芦苇,这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莎草科水葱属植物,也叫作巨型蒲草,可以长到4米至6米高。

这种植物和其他芦苇一样,都是中空结构的,其实用芦苇和中国人使用竹子有点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单根芦苇纵向强度很低,所以印加人将大量芦苇成捆绑好,因为芦苇长度有限,因此要做更长的芦苇捆则必须保证芦苇茎之间有重叠,这样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纵向强度,如果还不好理解的话,就想想卷起来的草席。

一般情况下一个芦苇捆是不能当船用的,因为没有地方载人和物品,因此一般是两个芦苇捆绑在一起,为了保证足够的连接强度,在两个大芦苇捆中还会放一个直径小一点的芦苇捆,也有说法是为了保证纵向强度,在芦苇捆中间放置有木材的,也就类似于在将草席卷在一个木棒上,强度自然要更高一些。无论是芦苇捆还是船体连接,都是用来在当地的一种稻草编成的绳子。另外在主船体造完之后,还会在船体上捆上两个细的芦苇捆作为舷墙,也就出现了我们通常见到的这种外形。

▲使用绳子将芦苇扎紧

▲使用石块砸实困扎结构

▲扎紧的芦苇首尾会向上弯曲并用木制部件固定

▲多个芦苇捆做成船体

▲多个船体困扎在一起最终制成芦苇船

▲2007年建造的复原船“阿伯拉III”号,该船具备航海能力

▲2009年为出口韩国建造的芦苇船

在建造过程中,芦苇捆在首尾会变细、扎紧、上翘,制作船首和船尾,当然这种弯曲是通过内部的倒Y型支撑木材实现的,有趣的是在首尾专门留有排水口。这个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芦苇捆必须扎紧,同时整个建造过程中芦苇和绳索必须保持潮湿,这个一般造船要求正好相反。

除了捆的结实之外,表面还要均匀,尽量光顺,这些技法都得经过多次实践才能掌握。所以从这一角度看,印加的芦苇船实际上是一个双体船,由单独的芦苇捆提供浮力,多个芦苇捆绑在一起是为船只提供足够的装载空间,这个思路和我们之前介绍过的船只都不太一样。如果要造体积更大的船,则只需要堆砌更多的芦苇捆并扎紧,或者建造更为明显的多体船就可以了。

▲复原船“阿伯拉III”号结构:1、住舱2、储物架3、食品橱柜4、顶部储物间5、桌子6、前舱7、储物架

▲复原船“阿伯拉III”号结构

芦苇船有较大的甲板面积,如果能称为甲板的话,因此会在上面搭建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样式很多,简单的就是个棚,复杂一点的就是个箱型结构,单层或者多层,体积越来越大,装饰越来越豪华。如果作为战船使用,搭载士兵就可以了。芦苇船看起来比较原始,但是却很早就应用的风帆。

大型的芦苇船可以使用单棒桅杆,但是为了保证强度,最常见的还是使用A型或者X型桅杆,风帆也采用芦苇制成,单桅居多,大船也采用多桅。芦苇船采用托舵掌控方向,由于风帆运用较为普遍,因此除了未设桅杆或者小型船只之外,桨的使用并不多。有些豪华船只,或者是战船,会在船首扎一个外形比较凶残的兽首,倒是有点类似于中南半岛占城和高棉的战船。

▲“太阳一号”芦苇船

如此结构的船只具备航海能力吗?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也有不少学者亲自做过试验。挪威籍海洋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和探险家托儿·海尔达尔在1967年参照古法建造了一艘芦苇船“太阳一号”,从非洲的摩洛哥萨非港横渡大西洋顺利的到达了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2年后他的“太阳2号”芦苇船航海探险活动也跟之前一样成功了,因此他深信石器时代的古人完全可以自西向东横渡大西洋。

当然还有其他探险家,例如米尼克.格里茨则尝试从纽约航行前往欧洲,但是最终没能完成航程,但是证明了新造的大型芦苇船可以抵御48公里/小时的风暴和6-8米的海浪。

▲印加帝国的绳结——基普,目前极难破译

其实印加帝国本身就是从的的喀喀湖边上的小部落发展起来的。由于关于印加帝国的记录很少,主要是印加人尚未有成型文字,而多采用的是结绳纪事,需要说明的是,印加人的结绳纪事方式非常复杂,通过绳子的不同颜色、绳结的样式、间距、大小、多少表示不同的含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复杂的立体文字,但是由于西班牙殖民者的破坏,现存的绳结已经非常少了,并且极难破译。

许多关于印加帝国的历史只能通过当时西班牙殖民者记录的一些材料中才能知晓一二。我们目前可以知道印加帝国时期,在的的喀喀湖上发生过一些规模不大的冲突。其实印加帝国虽然幅员辽阔,兵力强盛,但总体上来说属于较为原始的文明,武器主要还是木器、石器,较为精锐的部队装备有青铜兵器,没有铁兵器。远程兵器则主要是投矛器、单体弓箭和弹弓。这样的技术再结合芦苇船,也不难想象这些水上冲突是个什么水平。

▲印加士兵的陶塑,可见其使用较为原始的兵器

其实芦苇船使用年限并不算太长,因为时间长了芦苇会吸水,这和竹子大不一样,同时如果冲突双方有一方使用火攻,船只会被迅速烧毁,但是这种芦苇船本身建造起来就很方便,所以说现在也根本找不到船只残存的痕迹。这也就表明了,如果没有其他有效的记录或者更为直观的考古发掘,我们几乎无法还原印加帝国时代的水上战争的情况。


参考资料:

J.M. Allen:History of Reed Ships

Captivating History:Incas: A Captivating Guide to the History of the Inca Empire and Civilization

杨槱:《帆船史》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寄生蟹子,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