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多重发力创造有利条件 全力以赴夺取粮食丰收

今年以来,清镇市把提升粮食产能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首要任务,抢农时、抓田管,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落实落细各项粮食稳产措施。以绿色防控从“虫口夺粮”、以良田改造和撂荒地治理拓展高效耕种面积、以优质农技服务下乡提升亩产,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清镇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在田间地头察看虫情。

加强绿色防控

“虫口夺粮”减损失

“警报!稻纵卷叶螟在我市将大面积发生。”7月24日,清镇市种植业服务中心发出虫情警报,同时给出虫情的发生趋势、预报依据和防治建议。清镇市各乡镇收到后,立即将情报通过网络和线下多种渠道传达进村到组。

此次虫情警报,源于清镇市种植业服务中心近期的持续监测。当前,是抓好秋粮生产、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时期,水稻处于即将拔节和孕穗的关键阶段,容易遭遇虫害。清镇市种植业服务中心提前组织农技人员,每天定时前往红枫湖镇大冲、民乐等村的虫情监测点,统计监测设备诱捕的成虫数、秧田里的幼虫数和虫卵数,对虫情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判。

该中心监测发现,各项数据同比均有大幅增长,7月以来稻纵卷叶螟的成虫数甚至是去年同期的将近10倍。由此,该中心预计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将达7万亩,如果防控不好可能会导致水稻减产60%以上。面对可能出现的大面积虫害,清镇市种植业服务中心指导村民抢抓本轮稻纵卷叶螟的繁衍孵化时期,也就是7月底至8月初,使用高效省药的新型器械喷洒指定类别农药,消灭稻纵卷叶螟。

“清镇市已经有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绿色防控手段——推广使用新型喷药器械,用药量不到过去的三分之一,除虫效果事半功倍;在各个乡镇安装灯控面积达4.7万亩的674台杀虫灯,以及少部分的昆虫信息素新型蛾类诱捕器;使用生物农药如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甘蓝夜蛾核型等,尝试生物防控;实施药物拌种,促进农作物生根发芽;大力推广稻田养鱼,鱼以害虫为食而生、稻以鱼粪为肥而长,实现生态化防控。”清镇市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龙育堂说。

诸多绿色防控措施,织密了清镇市粮食生产的虫害防护网,为减损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良田治撂荒

扩展面积保数量

盛夏时节,走进清镇市卫城镇上水村,一片片稻田郁郁葱葱,环绕稻田的沟渠流水潺潺。这是上水村实施“旱改水”项目的最新成果。

所谓“旱改水”,是指对产出效益低、低洼易涝地进行水、田、路综合治理,将其改造为“田成方、路相通、可灌溉”的高产水田,以此提高土地利用率,确保粮食稳产增收,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旱改水”后,上水村新增319亩大米、红米等粮食作物,粮食生产面积进一步扩大。

上水村负责“旱改水”项目施工建设的吕刚说,今年该村启动的“旱改水”项目分为四个片区,采取交叉施工、平行推进,实现了管道铺设与土地平整的一体推进。

上水村“旱改水”是清镇市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一个缩影。种植面积的稳定是粮油总产量稳定的前提,为让更多中低产田变高产田,清镇市还加大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科学制定高标准农田整区域建设规划举措,聚焦“田、土、水、路”等建设板块,合理布局田块整治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项目,确保建一块、成一块,为提高宜机化水平和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粮食稳产高产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清镇市各乡(镇、街道)根据撂荒地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政策,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应种全种。并对各村撂荒地进行精准排查,建立撂荒地排查台账,积极寻找代耕代种主体,有效保护利用耕地。

农技服务下乡

提高单产强质量

红枫湖镇民乐村村民猫良华最近不但流转土地建设家庭农场,种植土豆、西瓜等经济作物增收,还成立了贵州新院永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农事能手召集起来,购买各种农机器械,专门为周边地区的种植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猫良华开拓的新事业,得益于清镇市常态化开展的农业技术培训。

每到关键的农事节点前,清镇市农业农村局都会组织专家奔赴各乡镇开展农业技术集中培训,讲解选种要点、种植技巧、施肥方法、田间管理等知识,进行现场演示、答疑解惑,让村民掌握更科学的生产方式,高质量种出更多好粮。猫良华就是其中的“学霸”,学习中他还获得了一位专家的联系方式,每当遇到不懂的地方,随时请教专家。“现在社会化服务的市场需求很大,很有赚头,有了专家的指导,我对今后开展的业务很有信心。”猫良华说。

为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技”战略,今年以来,清镇市瞄准“稳粮保供”目标,以“三个三”为抓手推动粮食安全工作。

“三个强化”。强化目标、强化重点、强化保障。成立2023年百名农技人员助力乡村产业推进工作专班,组建156名农技人员的服务队伍,围绕“稳粮、保供、优种、活市、联工”五个关键,聚焦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重点开展农技服务。

“三个到位”。人员落实到位、任务分解到位、服务指导到位。结合清镇市12个乡(镇、街道)的产业布局,组建10个服务小组,每个小组由粮油专班成员+县级农技人员+乡(镇、街道)农技人员,做到1个行政村1个农技人员开展服务指导,遇上疑难问题,可开展专家团队“会诊”。

“三个持续”。持续强化宣传培训、持续壮大农技队伍、持续提升专技水平。通过召开群众动员大会、田坎会、院坝会等广泛开展农技培训,积极营造创新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及时通过遴选、人才引进及招聘等方式补充新鲜血液,不断壮大农技队伍;组织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培训并形成常态化,不断丰富农技人员的知识架构。

“今后,我们会继续稳面积、提单产、优服务,分品种压实粮食种植面积,分环节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全力以赴夺取一年又一年的丰收。”清镇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劲松说。

记者 许发顺 文/图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