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热线中断,中国吃硬不吃软?朝鲜狂造军火,中国防长出访俄白

南海争端再次升级,菲律宾中断中菲海警热线。美军抱怨中方不接电话,污蔑中国“吃硬不吃软”。美韩疯狂挑衅,朝鲜狂造军火。中国防长出访俄白两国,西方为何紧张?

菲律宾再度施压中国,中菲热线中断

中菲两国本月初在仁爱礁发生危险接触事件之后,中菲南海局势一路向着恶化的方向发展。虽然中方明确表示希望以交流的形式解决中菲之间的争议,并敦促菲律宾履行自己的承诺,拖离搁浅在中国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登陆舰,但菲律宾方面始终不领中国的好意,不断的炒作这一事件,导致南海的局势温度不断上升。

而如今,这一事件又出现了新的升级。据CNN 8月14日报道,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杰伊·塔里埃拉对外表示,菲律宾方面已经不再使用菲律宾海岸警卫队与中国海警之间的电话热线,因为这条热线“并没有给菲律宾带来太多的实际好处”。

这条中菲海警热线开通于2017年的杜特尔特时代,当时双方为了避免误判、防止发生海空意外,因而开通了海警热线。但是据塔里埃拉描述,过去6年菲律宾与中方发生海上摩擦事件时,都曾经尝试过使用海警热线,但这条热线没有给菲律宾方面带来“切实的利益”,所以菲律宾在月初的危险事件之后选择停用这条热线。

这显然是一次对中国方面的施压。菲律宾希望以停止海上热线的方式,让中方感受到菲律宾在南海对抗中国的决心,从而迫使中国从南海稳定的大局考虑,不得不向菲律宾让步,实现其非法侵占中方领土的目的。

在历史上,菲律宾曾经凭借这种“流氓手段”多次在南海取得非法利益。马德雷山号1999年搁浅至中国仁爱礁时,就是以故障严重、无法安全航行为理由,使中方被迫以人道主义原则允许菲律宾舰船冲滩,而后的20余年间,菲律宾一直以驻扎船上人员的安危为威胁,迫使中方出于人道主义允许菲律宾向船只运输食品淡水等补给物资。

自始至终,中方都一直不想与菲律宾发生直接的冲突,多次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菲律宾,希望能与菲律宾谈判解决问题。但菲律宾显然并不领情,此次菲律宾又以停止热线威逼中国,明显是又想故技重施,重演历史上菲律宾的“胜利”。

只不过此次菲律宾的算盘很可能要落空了。在一次又一次的挑衅中,菲律宾已经逼近中国的底线,在决定领土归属的问题上,中国绝对不可能直接让步。

历史上中国在南海确实有“搁置争议、共同发展”的阶段,但是中国宽容的目的是促谈,而不是让菲律宾这样的国家以此为倚仗,扩大自身在南海的非法利益。

此次中菲之间的局势之所以出现升级,根本原因是菲律宾企图在运输食品淡水的同时向仁爱礁上的马德雷山号夹带建筑物资,以加固这艘摇摇欲坠的老旧军舰,将其变成仁爱礁上的永久哨所,从而完全非法占据中国的这一领土。

在这种性质的侵犯活动之下,一切“热线”都无法解决中菲之间的问题,想要在侵犯中国的同时还通过中菲海警热线给菲律宾带来“切实利益”无疑是痴心妄想。菲律宾既然已经决定停下中菲热线,那么在中菲局势进一步恶化,菲律宾在南海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最好不要后悔今天的决定。

美印太副司令诋毁中国“吃硬不吃软”

除了中菲之外,因为“热线电话”而出问题的还有中美。

中美之间曾经也有同样设有避免误判与意外的军事热线,但是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紧张与美国挑衅的不断升级,从去年8月份之后,中美两军就处于断绝交流的状态;今年2月份的“气球事件”之后,两国的军事热线也彻底中断。

因此,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美国一方就一直在抱怨中国“不接电话”,包括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在内的多个高层部门都曾因此公开指责中国,并呼吁恢复中美之间的军事热线。这种声音贯穿了整个中美关系恶化与缓和的过程,直到今天为止,美国方面仍旧在喋喋不休地抱怨。

据澳大利亚媒体《悉尼先驱晨报》在8月13日公布的美军印太司令部副司令斯蒂芬·斯克伦卡专访文章中,这位美国将领就再度抱怨中方“拒接美军电话”,导致中美之间的战争风险升高。

他宣称美国“不希望”中美之间的战争发生,但是当前中美之间缺乏战区级别的沟通,增加了中美误判导致冲突的风险。他因而指责中方“将沟通作为符合自身利益行为的奖赏”,还认为中方近年来训练加强之后养成了一种“新的自信和强势感”,这种日益增加的“强势”会导致“自负”,而“自负”会导致“傲慢”,“傲慢”最终招来“风险”。

基于这些思维,这位将军提出了一种理论,即中方是“吃硬不吃软”的,美国有必要“继续展现自身的实力”,继续在中国周边部署军力,包括在澳大利亚及印太其他关键区域部署高超音速导弹。

斯克伦卡的这一席发言简直是颠倒黑白的“教科书”级案例。长久以来,究竟是哪支军队在全球各地仰仗着自身技术领先的装备与训练耀武扬威?究竟是哪支军队一直自负是“全球最强军力”?究竟是谁在以傲慢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

很显然,并不是中国军队,而是美军。

同时,中国一直“不接美国电话”的根本原因,不是“将沟通作为奖赏”,也不是想要诱发中美之间的冲突,而是美国方面在主动挑衅中国之后从未表现出缓和同中国军事关系的诚意。在今年五月份美国尝试促成中美防长会晤时,就坚持要求中国防长在遭受美国制裁的前提下,与美国防长进行不对等的会晤。这种将中国视作低人一等的态度,才是一直阻碍中美之间军事交流恢复,导致中美误判风险增加的根本原因。

而说中国“吃硬不吃软”来给美国加强军事部署找借口,也未免有些太过牵强了.中国一直都强调以外交方式交流解决问题。导致中美问题无法解决的始终都是美国一方——如果没有美国军方的频繁挑衅施压,中美之间的关系或许已经缓和。用这样的借口来掩饰美国对外扩张的霸权思维,是无法说服全球各国的。

最后,我们还要善意地提醒一句,作为美军印太司令部的副司令,斯科伦卡将军不应该用“幻想中”的武器来遏制中国。因为美军在役序列中并没有任何他口中可以用来部署在中国周边,形成对华威慑的“高超音速武器”。

根据此前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尔·吉尔戴上将对美国国会的讲话,美国海军的高超音速导弹将在2028年准备就绪;海军与陆军联合研制的“通用高超音速导弹”也至少要到2027年才会有所成果。在中国已经有数款成熟高超音速导弹列装在序的情况下,用这种“幻想中的武器”来对中国形成“硬威慑”,是完全不可能的。

朝鲜扩大军工生产能力,狂造军火应对美韩

除了一直挑衅威慑导致中美关系紧张以外,中国周边的半岛局势也因为美国的介入而持续紧张。

从去年年底开始,美国与韩国就不断通过军演的形式向朝鲜施压,迫使朝鲜试射导弹回应。在美韩挑衅的不断升级与朝鲜方面的回应不断升级之中,半岛局势来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局面,对峙双方距离直接冲突几乎只有“一步之遥”。

作为紧张关系中的弱势方,朝鲜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较早时的朝鲜“胜利节”前后,朝方就多次对外表示担忧美韩进攻朝鲜,并警告美韩入侵可能诱发核战争。为了在可能到来的冲突中保护自身,朝鲜的军工产能在近期已经开始进入全面扩大状态。

据朝中社8月14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8月11日到12日两天对多家军工厂的视察中,就明确给出了扩大产能的指示。在导弹工厂停留的期间,他制定了“大幅提高产能”的目标;在移动发射平台生产车间,他呼吁“建造更多现代化的导弹发射车”,同时还表示朝鲜迫切需要以“指数级”的速度提高大口径多管火箭炮炮弹的产量。

朝鲜在这个时间点上对外公布军工产能大幅提高,很明显与美国和韩国将在8月21日开始的“乙支自由护盾”联合军演有关,朝鲜方面一直认为此类军演是对朝鲜的“侵略预演”,所以才会以提高军事产能回应。而且除了“狂造军火”之外,朝鲜还有可能进行更多的武器测试与导弹试射。

这充分说明了美韩两国给朝鲜带来的危机感之重,使得朝鲜无暇顾及自身的经济状况,不得不加强对自身的武装。

但是美国方面至今都没有意识到半岛局势的严峻,反而还在天真地认为朝鲜扩张军事产能有利益目的,可能会在俄乌冲突中助俄罗斯“一臂之力”。8月初时美国白宫就曾对外表示,美国情报部门已经确定在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上个月访问平壤参与庆典期间,他曾与朝鲜官员就平壤增加向莫斯科出售弹药仪式进行了交谈。

但直到目前为止,朝鲜仍旧否认向俄罗斯输送过弹药。而且对于朝鲜来说,大敌当前的状态下,朝鲜自身的弹药储备都被认为严重不足,根本没有多余的弹药去“支援”俄罗斯。

对此,美国方面应该重视起朝鲜所释放的信号,认识当前问题的严重性,避免美韩之间的动作真的越界,诱发半岛的直接冲突。否则,全球都有可能被美国拖入一场核战争之中,为美国犯下的错误共同承担责任,这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中国防长出访俄白,全球多极化已经不可逆转

节目的最后,我们将目光转回到中国身上,关注一件同中国相关的重要新闻。

据中国国防部8月14日公布的消息,中国防长应俄罗斯及白俄罗斯邀请,将于8月14至19日赴俄罗斯出席第十一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并访问白俄罗斯。

在俄期间,李防长将在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做大会发言,并会见俄罗斯国防部领导人;访问白俄期间,他也将与白俄国家和军队领导人举行会谈并访问白俄的军事单位。

这一次访问普遍被视作中国强化与俄罗斯及白俄罗斯军事合作,削弱西方在国际社会主导权的行动。

因为据俄媒塔斯社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此次会议上的讲话主题就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在西方机制之外寻求发展之路”;会议的主题也包括了:“应对欧洲-大西洋掌权者对世界主导权的侵略性主张等安全问题”。西方非常担忧中国会将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引向这一方向。

不过这次我们可以“打包票”地说,西方完全没有必要担忧中国继续转向这一方向。

因为中国本身就已经是全球多极化的领导者之一。中国在多边主义中的成就令全球多数国家都望尘莫及。此次中参会完全是作为反霸权的“主角”之一出场。中国与俄白的军事合作也已经包括了促进全球多极化、反对霸权主义。西方不论担忧不担忧,中国与俄白之间都会自然而然地推进合作,共同反对霸权,促进全球化发展。

而且此次的莫斯科国家安全会议中,有来自约100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中国只是其中之一而已。西方必须承认,全球化与多极化已经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西方一昧围堵中俄白等国的多边主义合作,扼杀不了这个世界上渴望公平与繁荣的国家。中国的参与对此次会议来说只是锦上添花而已,真正展现出多极化力量的,是参与会议的每一个国家。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