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成花素基因Hd3a,在ABA调控种子的萌发中,是否有其他功能

文|易霄寒

编辑|易霄寒

前言

水稻Hd3a是受光周期调控的开花时间决定基因,其蛋白结构上存在一个独特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结构域,是PEBP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该家族基因编码的蛋白,在不同的物种中高度保守,并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发育过程。

在大多数情况下,PEBP家族单个基因的确切分子功能仍是未知的,总的来说,PEBP基因似乎是各种信号通路的调节器,控制生物的生长和分化。

而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在植物的各种发育过程和对环境刺激的适应性应激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我们的工作首先是对Hd3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ABA响应元件ABRE。

RT-qPCR和荧光素酶标记实验表明,ABA可抑制Hd3a的启动子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通过对在ABA处理条件下,野生型日本晴和hd3a缺失突变体种子,萌发期表型进行统计观察,发现hd3a缺失突变体种子萌发对外源ABA更加敏感,且突变体中下游靶基因ABL1、ABI5的表达相较于野生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我们的研究表明,Hd3a参与调控水稻种子的萌发与ABA相关通路有关,丰富了该基因在作物中的功能信息。

材料与方法

研究中所用的转化菌株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Top10、农杆菌转化菌株AgrobacteriumtumefaciensGV3101、植物瞬时表达载体pCAMBIA1306、pCAMBIA1381Z-LUC,这些都为本实验室保存。

研究中所用的水稻材料,均来自于粳稻品种日本晴亚种;Hd3a缺失突变体材料,来源于本实验室前期,在野生型日本晴水稻背景下,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Hd3a突变体。

水培法:取新鲜种子置于含清水的培养皿中,浸泡催芽,期间定期换水,黑暗条件下培养10~15天,随后用得到的黄化苗进行后续各类实验。

固体培养基法:配制MS培养基(称量2.4gMS0222,30g蔗糖,3.5gPhytogel),加至600mL纯水中搅拌混匀后,调pH值到5.6~5.8,补至1L后加热至固体物质溶解,分装至生根管封口后,高压118℃灭菌30min,室温凝固后备用。

若要进行ABA处理,可在凝固前加入不同浓度的ABA,注意分装时最好体积一致,便于计算ABA的浓度)。

接着我们取大小均一的种子,去除颖壳,用0.1%砷汞消毒20~30min,无菌水冲洗3次,随后均匀平铺于MS培养基上,短日照(光照10h,30℃;黑暗14h,28℃)条件下培养,2~3d种子开始发芽时,即可进行萌发实验表型的统计观察。

后续分子实验所用的材料,首先在MS培养基上培养7~10d,然后将该水稻幼苗,转移到水稻营养液中,继续生长7d后,移栽到上海江湾试验田,培养至抽穗期取材处理

本实验所用的烟草材料为野生型本塞姆氏,种植方法:将烟草种子播入土中,保鲜膜覆盖保湿,置于温室(28℃,相对湿度80%,16h光照/8h黑暗条件下)培养,发芽后再进行移植培养备用。

再使用50μmol/LABA,对野生型水稻叶片进行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0h,0.5h,1h,1.5h,2h,取材置于液氮中保存,充分研磨后,用TRIzol法抽提RNA,依据试剂盒说明书将目的RNA反转录为cDNA,并通过荧光定量PCR(RT-qPCR)对Hd3a的mRNA水平进行检测,ACTIN2用于作为基因表达内参。

利用同样的实验方法,分别在野生型Hd3a突变体中取材,进行RNA的获取,以检测下游作用元件NCED、ABL1、ABI5的表达情况。

Hd3a表达及调控元件生物信息学分析

利用PlantCARE数据库,分析了Hd3a的启动子序列(起始密码子ATG上游2189bp),预测出几个与逆境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MYB元件,其核心序列为TAACTG,此序列对干旱和ABA应答。

在拟南芥、水稻、大豆等物种中,ABRE是非常保守的,为反式作用因子提供结合位点,在ABA信号传导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推测,Hd3a可能会在ABA信号响应相关的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

同时,我们利用RiceeFPBrowser,分析了Hd3a在水稻体内的表达谱,发现Hd3a在种子、花穗等部位表达量相对较高,在幼苗的叶片,根中的表达量相对其他组织较低

RNA-seq数据柱状化后也与组织图相符,这些结果表明,Hd3a的转录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特点,并且很可能受到ABA信号调控

外源ABA处理能够抑制Hd3a的转录表达

基于前期对Hd3a启动子序列及其基因在组织中表达情况的分析,我们猜测,Hd3a可能会受到ABA的诱导,因此,我们使用外源ABA对野生型水稻叶片,进行了不同时间段的瞬时处理,并通过RT-qPCR,对各材料中Hd3a表达量进行检测鉴定。

结果显示,在50μmol/LABA处理后,Hd3a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同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Hd3a的表达逐渐较少,表明外源ABA处理可以抑制Hd3a的表达

继而,我们采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深入分析ABA对Hd3a表达的影响

首先将Hd3a的启动子克隆到含有荧光素报告基因的pCAMBIA1381Z-LUC载体上,获得PHd3a-LUC植物表达载体。

再利用农杆菌转化侵染,将质粒导入烟草叶表皮细胞,在室温暗培养2d后,剪取烟草叶片,然后用50μmol/LABA对植物材料进行处理,使用发光仪对检测荧光信号进行检测

同时,设置不受ABA诱导的PFT-LUC载体,作为对照,PFT-LUC和PHd3a-LUC的荧光信号在当用ABA处理10min后,我们可以看到,PHd3a-LUC荧光信号相较于正常条件下有显著的减弱,对照PFT-LUC荧光信号无明显变化

同时,我们使用ImageJ软件,对荧光信号进行定量检测发现,经ABA处理后,PHd3a-LUC的荧光信号明显减弱,表明ABA对Hd3a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Hd3a的启动子实现的。

hd3a突变体种子萌发对外源ABA更敏感

为研究Hd3a在种子萌发中的生物学功能,我们利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Hd3a突变体,进行种子萌发相关的实验。

将新鲜去壳的饱满种子,铺在添加不同浓度(0、5、10μmol/L)ABA的培养基上培养,并统计观察正常条件下,和ABA处理后野生型、hd3a突变体种子的萌发表型。

正常生长条件下,hd3a敲除突变体没有明显的缺陷,其种子的萌发表型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然而,当用5μmol/L外源ABA处理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种子的萌发被抑制

当进一步提高ABA的浓度,在10μmol/LABA处理条件下,野生型种子的萌发,相较于正常条件下受到抑制,但仍有萌发,而hd3a突变体种子萌发被完全抑制

同时,通过使用ImageJ软件对胚芽进行统计,我们发现,ABA处理后hd3a突变体萌发受限,生长尚在胚芽时期,明显晚于野生型。

这些结果表明,Hd3a功能缺失,使得ABA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抑制作用加剧,也就是说,Hd3a在ABA相关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很可能起到负调控因子的作用

Hd3a负调节ABA合成和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

为了在分子水平探究Hd3a对ABA响应的调控,我们使用RT-qPCR技术,检测了水稻野生型和Hd3a突变体中的ABA合成和信号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中NCED是ABA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可催化9-顺-环氧类胡萝卜素的裂解反应,该反应形成的产物是合成ABA的前体物质。

而ABL1、ABI5作为bZIP转录因子的成员,已被证明是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ABA信号通路的核心转录因子。

RT-qPCR结果显示,Hd3a功能失活对NCED的转录水平影响不明显,而在hd3a突变体内ABA信号转录因子ABI5、ABL1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野生型。

这些结果说明,Hd3a的缺失能够增强ABA信号通路相关正调控因子的表达,这与hd3a突变体展现出更敏感的ABA依赖的种子萌发抑制的表型相一致,暗示了Hd3a抑制AB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从而负调节ABA依赖的种子萌发抑制过程。

讨论

PEBP基因家族在植物中成员众多,结构非常保守,在植物的种子萌发、开花调控和组织发育等多个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在多种植物,如拟南芥、水稻、玉米中已发现了各类的PEBP基因,植物PEBP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家族可分为FT-like、TFL1-like、MFT-like3个分支

本研究中的Hd3a,是FT-like家族中成员之一,在水稻开花时间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Hd3a不仅参与了光信号和干旱信号诱导的水稻开花调控,而且在侧生分支形成,以及茉莉酸信号通路参与的抗病虫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研究表明,Hd3a在水稻生长发育和抗性响应上发挥着多效功能

且我们在研究中首次发现,Hd3a参与ABA调控的种子萌发过程,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探究Hd3a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功能

同时,Hd3a功能缺失,能够促进AB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发现,也暗示了Hd3a在ABA信号通路调节中发挥作用,ABA途径与植物逆境响应密切相关,暗示Hd3a很可能在逆境响应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在拟南芥和小麦中,也证实了PEBP基因家族成员,MFT-like和TaMFT与种子萌发过程有关,甚至拟南芥MFT-like,在ABA信号通路调控中的作用也被报道。

这说明,Hd3a参与ABA调控的种子萌发过程的生物学功能在进化上是保守的,但是由于PEBP基因家族成员功能的复杂性,水稻Hd3a如何作为一个基因表达调控的枢纽,介导多种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复杂的生长发育过程,值得深入研究。

高等植物的基因表达调控,通常发生在转录水平上,而启动子作为调控序列,决定着基因的转录方向,是研究基因表达和转录调控原理的关键。

我们通过对Hd3a的启动子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存在MYB、GARE、ABREs等顺式作用元件,暗示Hd3a可能作为一个非生物胁迫诱导型启动子,接受各通路的诱导信号,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行调控。

实验研究中发现当用ABA处理后,Hd3a的表达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从转录水平上说明,Hd3a会受到ABA的诱导

同时荧光素酶标记实验也证实了,ABA可通过抑制Hd3a的启动子对其进行调控

在水稻中已报道多个bZIP转录因子,能够与顺式作用元件ABRE相结合,调控ABA信号转导和逆境胁迫响应,我们推测,这些与ABRE相结合的转录因子,很可能与Hd3a启动子相结合,来调控Hd3a的转录。

同时,已有研究表明,PEBP家族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其家族成员不具有结合DNA的能力。

近年有研究表明,类FT蛋白和类TFL1蛋白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并作为转录共同调控因子发挥作用。

在开花时间调节过程中,FT/TFL1与bZIP转录因子FD相互作用,形成具有或不具有14-3-3蛋白GF14c的花原激活复合物,进而对开花进行调控。

在水稻中,14-3-3蛋白家族成员广泛参与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调控,更有研究表明,14-3-3蛋白家族成员之一GF14e,能够促进ABA和盐胁迫响应

水稻GF14c和GF14e蛋白质序列高度同源,这使得Hd3a与GF14e一起调控ABA信号通路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在水稻中,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能够调控Hd3a的表达,Hd3a的转录呈现时空特异表达的特点,进而调控多种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活动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