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说的“五子登科”是哪五子?

71回答·55万阅读
月淡风青

2020年01月09日

登科是进士及第,就是考中进士。五子登科,五个儿子都考上进士。古人讲究多子多福。多子就是福气,五子登科是多子的升级版本。窦禹钧生了五个儿子,五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

古人常说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就是登科,中进士。洞房花烛夜,又称小登科。人生四喜,登科占了最重要的两个。可见登科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

隋朝杨广开了科举制的先河,然后历朝历代就这么实行下来。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果能通过读书博取个功名,声闻天下,那无疑是件让人感到十分高兴的事儿。还记得那个范进吗?因为中了个举人,就能高兴地发疯。中了进士,那得高兴成什么样子?!老窦家五个兄弟全中了进士,老窦得有多高兴!

窦禹钧,从后唐开始做幽州掾(属吏),一直做到后周的右谏议大夫(正四品)。

历经四朝,官职一直在上升,靠的是自己的学识和为人。生了五个儿子,窦仪,窦俨,窦偁,窦侃,窦僖。五个儿子都中了进士。这五个儿子并不只是会考试,为人做官都很负责。这当然和窦禹钧的家教是分不开的。这说明老窦在教育儿子上很有一套,不但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品。

老大窦仪,最后做到侍郎,赠右仆射。老二窦俨也做到了礼部侍郎。老三窦偁做到了参知政事,赠工部尚书。老四窦侃任起居郎,老五窦僖最后任左补阕。五个儿子身居高位而且为政清廉。这显然是和老窦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更厉害的是登科还 “遗传”,窦僖的三个儿子窦絺、窦、窦诰,也都中了进士。这是八登科呀。

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谙熟科举套路是一方面,孩子勤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可是以前人们抹杀了这种勤奋,他们认为主要是窦禹钧因为行善,得到神明的庇护。这样一来,五子登科就走了味儿。勤奋励志的故事,就变成了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因为不需要努力,只需做善事,就可能改变家庭的走向。所以,很多人相信了这个故事,并且把“五子登科”发展成一种祝福。

擦亮双眼,要明白,要想成功,需要的是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单单心善就行。燕山窦禹钧的成功可以复制,那就是老窦的努力,加上孩子们的勤奋。不努力是摘不到好果子的。

狂热历史

2019年12月30日·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多用做结婚的祝福词吉祥语,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拥有大富大贵锦绣前程的理想 。


五子登科的典故,主人翁叫做窦燕山,他原本是五代后周时期的一个土财主,为人尖酸刻薄,小肚鸡肠,不愁女人不愁钱,虽然妻妾成群,但是没有儿女,相传某天夜里,窦燕山突然梦见了死去多年的父亲,老爷子对他说:你心术不正,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窦燕山醒来,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

有一天,窦燕山去拜佛,在寺庙的拜殿旁边,捡到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二百两银子,三十两金子。这一笔横财,要在以前窦燕山早就占为己有了,但是现在他要从善,所以他便在寺庙旁苦等失主。好在不久,失主终于赶来,一边嚎哭,一边四处张望,窦燕山就问那人为何哭泣,那人说道:“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父亲。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窦燕山这才确认是失主无疑,于是把钱还给了失主,还另外附赠了一笔路费,失主感激涕下,道谢而去。  

窦燕山还在他家乡做了不少善事,替穷人娶媳妇,替没有嫁妆的穷苦人嫁女儿,对穷苦百姓更是慷慨解囊。亲戚当中有不能办丧事的,他就出钱帮忙包办。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开支,全部用来救济别人。

同时,窦燕山还设立学堂,收集上千卷书,请有学问的老师来教课,把附近因贫穷而不能上学的孩子招来免费上学。自己家里则节俭朴素,没有金玉饰品,也没有华丽衣服。窦燕山如此周济贫寒,克己礼人,因此积了大阴德。

又有一次,窦燕山又做梦了,自己的父亲对他说:“你的善行感动了天帝,不久你将有五个儿子,而且都能金榜题名。” 醒来发现是梦,于是更加修身养性,从善积德,从不怠慢。 后来,窦燕山果然生了一个又一个孩子,不仅有五个儿子,还有六个女儿。

窦燕山注重礼仪,重道义德行,并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不断的发达,后来他的长子窦仪,在后晋时期考中进士,入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老二窦俨,也是进士,历任汉、周、宋初期礼部侍郎;老三窦侃,为后汉进士,官至起居郎;老四窦偁,入宋左谏议大夫;老五窦僖,后周进士,官任宋左补阙。当时人们以“窦氏五龙”称呼他们,而窦燕山本人,则享寿八十二岁,无疾而终。

四季文史

2019年09月12日

五子登科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也比喻世俗追求物质满足。出自《宋史·窦仪传》。 

一、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五子登科后来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二、史称“黄平科名辈出”、“在黔为文物声名之地”,至清末黄平有进士29名,举人251名。康熙三十五年(1696),黄平人王耘中进士,其子侄五人,中举三人,中进士两人,后人赞誉为“五子登科”。

这里一开始有个典故,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以至于激怒了上天,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在一个夜晚,他做梦。梦到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窦燕山醒来,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自此,他修身养性,广做善事,毫不怠慢。后来,他果然有五个儿子。由于自己重礼仪、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终于发达了。

他的长子名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他去世后太祖赵匡胤曾悲伤地感叹:“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次子名俨,也是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三子名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四子名,窦偁为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窦僖是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当时人们美称他们为“窦氏五龙”。当五个儿子均金榜题名时,侍郎冯道赠他一首诗:“窦燕山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禹钧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最后,窦禹钧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谈笑风生,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无病而卒。

《三字经》中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并形成了“五子登科”的成语,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拥有大富大贵锦绣前程的理想。

五子登科,还有其他历史溯源,如:黄氏“五子登科”,李氏“五子登科”、王氏“五子登科“、刘氏“五子登科”、龙氏“五子登科“等。

 


明清(德刚)

2019年09月12日

五子登科的故事流传至今,十分令人羡慕。话话五代大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钓的人,有五个儿子,个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先后及第,荣耀四方。人称“五子登科”。

五子分别是:窦仪:后晋进士,宋时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窦俨: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时任礼部侍郎:窦侃:后汉进士,宋时任起居郎;窦偁:后汉进士,宋时任左谏议大夫;窦僖:后周进士,宋时任左补阙;

当朝太师赋诗力赞窦禹钧,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由于此故事意义重大,以至于被童蒙教材《三字经》录入,经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用以教导孩童读书上进,显亲扬名。

此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堪称学习楷模,求知典范。农村结婚、做屋、做寿、进学等重大活动都用它来喝彩,“一场盛典”、“双喜临门”“三元及第”、“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合大顺”、“七星高照”、“八方行运”、“九福齐来”、“十全十美”。几句吉祥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幸福的憧憬。可见此故事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青松5698

2019年09月12日

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古代“五子登科 ”中“五子”是指窦禹钧的五个儿子。分别是:

1、窦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

2、窦俨: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

3、窦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

4、窦偁: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

5、窦僖: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

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为他赋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来歌颂他,教导儿童要好好念书,父亲也要教子有方。

五子登科后来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