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63式自动步枪,为何仅仅装备了9年就退出了现役?

23回答·42万阅读
王司徒吃瓜

2022年07月07日

63式是个比较可惜的武器,但它也并不像有些人炒作的那么“生不逢时”。

这杆枪最大的问题,在于当时的人对步枪战术的未来判断错误,在所谓“人民战争”的思想指导下,点歪了科技树。

人民战争并没有错,错就错在,设计武器时过度地去满足那些落后的战术思想。

比如要求枪有长度,利于刺刀见红;要求有精度,每一颗子弹都消灭一个敌人。

未来突击步枪盛行的火力、可靠性、便携性、配合机械化载具的适用性全都被忽视了。

当时自动步枪的发展脉络已经比较明晰,我国也完全掌握了苏联的AK47技术,但新枪的设计还是发生了倒退。这就是落后的战术思想在作祟,总想打游击战,打白刃战,全民一起在国内与敌人周旋。

说白了,那时的人没有准确预计到未来高机动化作战的趋势,过于驻足当前,搞出了一支思想非常传统的“步枪式武器”而非现代意义的“突击步枪”。

换个角度的话,我们也不能对那个年代的武器要求过高,让63式承受过度之痛。

新中国百废待兴,万事都存在缺口,人们也没有上帝视角,不可能事事高瞻远瞩。

以当时的水平,63式已经是一支设计得无话可说的武器了,它连空仓挂机和可调式导气功能都有,桥夹弹匣弹鼓兼用,还能过多地要求什么?

不能凡事要跟AK比,除开苏联,当时的西方普遍在使用7.62NATO弹的步枪,不是M14就是FAL,那会儿确实有股潮流就是63式这样的长尺寸自动步枪。

实际上,63的表现远远优于上述的西方枪,尤其在连续射击上,63式比美帝那几乎不能用的M14强了太多。

美国人自己都受不了M14子弹乱飞的连发,给拆掉了快慢机拨块,只允许一般士兵打半自动。

这种问题直到越南战争中期,美军换装M16步枪后才解决,但又引发了更多狗血倒灶的事情,就不赘述了。

而且M14是什么?M14本质上也就是M1加兰德的自动化修改版本,美国人一直用到现在。

所以,63式很差吗?这可是1959年设计的武器,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款自动步枪。

跟同期西方设计的武器比起来,你会发现63其实很优秀。它糅合了SKS与AK的功能特性,也确实满足当时的国情和部队状况。

很多当年部队的老兵和地方民兵都打过63,它其实没有网文中传的那样不堪,大体性能就在56半和56冲之间。

一些批次比较优良的63被支援给了外军,普遍都有很不错的评价,人们认为这种步枪兼具AK和SKS的优点,射速节奏较好,可调的导气阀抑制了AK式的枪口跳动,弹匣通用性很好,火力持续性比AK更高。

最影响63的其实是那个动乱时代的工业素质。

受特殊时期和浮躁的加工影响,63式的制造简直是反工业流程的。

领导部门强行要求武器大规模生产,超出了工厂的制造能力,然后63式步枪又被下放到零零散散的其它工厂,以实现年产60万支的计划。

这直接导致了63式质量的良莠不齐,精良生产的63一点问题都没有,但许多工厂为了在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强行上马,恣意乱改图纸,简化工艺,篡改流程,连关键的铸锻工艺都能换成冲压铆接。

人们只管大干快干,完全不顾生产秩序和生产规律,军代表受制于“政治任务”,不敢过多干涉成批的生产,导致不少63式生产出来就是废品、次品。

有的枪质量差到什么程度呢,打不准不说,连木头都是不合规的,居然能在训练中把枪托折断。

还有的枪频繁卡壳,掉零件,喷火,机匣盖都崩飞出去老远。

这些武器装备到部队后,很快就爆发了极为恶劣的内部影响,许多战士不堪忍受63百出的故障,纷纷对上级反映问题,导致不退出现成批的“不要63式,换回56半”的呼声。

最终,中央军委在1978年下发了停产和撤装63式自动步枪文件,彻底终结了这款步枪的命运。

与其说是63式本身设计不良,倒不如说是落后的工业水平和浮躁无序的历史环境坑害了63。

不过,没有63式的教训,就不会有后来经典的81式自动步枪。尽管因为63步枪事件,导致部队步枪自动化进程晚了很多年,但这些教训同样弥足珍贵,是中国现代轻武器发展的重要养料。

萨沙

2019年06月28日·知名历史领域创作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63式自动步枪可以说是我国轻武器失败的典型作品。

搞笑的是,今天还有人说它是一款好枪。

63式自动步枪的失败在于设计观念的落后以及制造工艺的低劣。

首先,我们说说设计观念的落后。

在五六十年代,当时全国都在讲人民战争。

基于人民战争的理念,希望生产出一款增强版的56式半自动步枪。

所谓人民战争,也就是军事素质很低的武装民众,进行广泛的游击战。

这种作战中,强调枪械必须节省子弹(因为民兵子弹有限),必须容易使用,必须能够近战拼刺(中远距离射击,民兵绝对不是正规军对手)。

而当时的56式冲锋枪不符合要求,它很费子弹,单发射击精度较差,连发更是难于控制,不适合游击战使用。

相反,56式半自动比较合适,但它不能连发射击,也不符合民兵作战多是近战甚至城镇战的需要。

所以,必须在56式半自动上进行改造,吸收56式冲锋枪的优势。

然而,这种类似于美式M14的设计理念,本身就是落后的,甚至荒谬的。

这决定了63式自动步枪先天不足。

63式自动步枪的一母兄弟56半曾经参加了中越战争,它也难以胜任。

在越南的环境,双方中远距离全部依靠各种重型武器对射,包括轻重机枪甚至高射机枪,各种迫击炮,榴弹发射器,火箭筒,无坐力炮等等。

步兵的枪械缴获肯定在400米内,绝大部分都在一二百米内,甚至几十米。

这种作战场景,63式自动步枪的远距离精度高的优势,毫无意义;而近距离扫射,63式自动步枪的枪身跳动太大,精度更差。其实63式自动步枪只是一种单发或者短连发射击的步枪,全自动射击只是形式上存在的性能;至于枪长便于拼刺,更是毫无作用。在整个中越战争中,双方用刀刺刀的战例(包括班一级交火)累加不超过10个。

事实上,在大量的自动步枪面前,不会有人傻到去拼刺刀。

所以,63式自动步枪设计理念已经过时,被淘汰是必然。

第二,加工技术的落后。

这就不多说,总之文革时期不但加工审核形同虚设,甚至为了扩大产量做出很多简化流程,根本不考虑是否影响枪的性能。

据统计未经考核而上马的修改竟然就有一百多处。

结果就是,63式自动步枪性能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护木易劈裂,精度下降严重,频繁出现卡壳现象,而且性能非常不稳定。

有战士反映:“昨天刚射校好的枪,今天就打不上靶了”。

更夸张的是,还频繁出现炸膛甚至射击时,从导气箍向后喷火星等重大质量事故。

同时,战士反应该枪人机功效很差,全枪宽度太大,远不如56半。

所以,在1976年63式自动步枪被撤装,到1978年全部撤装。

国平视野1964

2018年08月31日

1959年,国内开始研发第一把自动步枪,1963年设计定型,被命名为1963年式7.62毫米自动步枪,1969年投入大量生产并装备陆军野战部队。

63式自动步枪,从1959年开始研发,至1978年停产,从部队彻底撤装,前后将近20年时间,服役不足10年时间,共生产了数百万支,走过了一条由盛到衰的道路。

本身研发目的,就是为了取代56式冲锋枪(实际上连发精度很差的自动步枪),以及火力明显偏弱仅10发弹仓供弹的56式半自动步枪,但最终结果却是停产、撤装,部队又重新装备了原来撤装的56式半自动步枪,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但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撤装的主要原因,还是63式自动步枪的质量问题,部队反映刚校正好的枪,却打不上靶,射击精度还没有撤装的56式半自动步枪那么高,据称当时有9个军区打报告要求换枪。

由于设计上的先天不足,发生射击时向后冒火星现象,有的火星可以喷射到射手的脸上伤害眼睛,严重威胁射手的安全,战士们意见比较大。

63式全枪过长,已并不符合战术要求,特别是车载步兵越来越多的前提下,步兵需要枪身短且火力猛、精度高的自动步枪,适合近战、山地战、丛林战或城市街道的突击作战。

但全枪却保留了老式步枪的特性,突出其远距离射程,拼刺刀作用,忽视了短小轻便的要求,20发弹匣供弹,火力也明显不足,全枪长且笨重,降低了自动步枪的突击作战效能。

国平军史总结,当年63式自动步枪研发时,受军界元老们刺刀见红、步冲合一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全枪刺刀打开时,竟然有1.342米长,即使刺刀折叠时,也有 1.032米长,所以其整体设计水平,尚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水平。

此外,关于撤装除了质量问题以外,明显受到受军界元老的影响,因为军方高层说装备了63式自动步枪,士兵们都爱打全自动了,太浪费子弹了,咱们国家还是以厉行节约、艰苦朴素为主。

这究注定了63式自动步枪,是一款昙花一现的军品,不过此枪在国外,却大受欢迎,原因此枪是国内研制,不象56半和56冲,都是仿国外产品的版本。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特此声明。

高原雪松21238

2018年08月31日

据我了解,63式自动步枪,设计初衷是想在武器性能和威力等方面,超过56式半自动步枪的性能,但是,63式自动步枪是在“文革”中大量生产的,在生产流程等方面为了简化生产流程,采用冲压等工艺,从而使机匣等处应力集中(从材料力学而言)。当63式自动步枪装备部队使用一段时间后,枪械在射击时,枪的机匣等处产生裂纹,射击精度也不如56式半自动步枪,部队对该枪的质量反映十分强烈,只好又将退役的56式半自动步枪,紧急替换63式自动步枪。

冰雹蓝天

2018年10月05日

63式自动步枪可以用“先天不足、后期失调”来形容,从1959年研制到1963年定型生产,这款自动步枪生产了数百万支,可以说是我国生产数量最大的枪械,但同时也是到1978年停产后军队又开始换装回原来的56式半自动步枪,转了一个大圈,这其中更多的是无奈!!!!!!


63式自动步枪之所以在装备了较短的时间后就被撤装,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设计理念落后;二是63式出现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产品质量极差,下面冰雹就从这两个大的方面来做以说明。

第一、设计理念落后、先天不足。

1、63式设计之初就停留在二战的战争模式下,认为大规模战争还会发生,保留了全部的步枪特征,即远距离射击和拼刺刀的功能,刺刀成为了不可拆卸的折叠式武器。

2、新的战场形态将以遭遇战为主,近战、山地、丛林、城市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向,这就需要更加突出单兵枪械的轻便、单连发精度高、火力猛、必要时候可以上刺刀的特性,但是63式却笨重、过长、精度低、火力弱,步兵乘车、战壕、丛林等情况下使用极不方便。

这两点是装备较短时间后撤装的先天原因。

第二、后期失调、质量极差。

1、从69年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63式由万人军工企业日夜不停加班加点的开始生产,要求年产数十万支的数量成为了只追求任务的生产,而质量第一的要求则远远抛开。

2、为了提高效率、节约工时,打着“以产品设计为中心,大搞技术革命“不顾后果的修改原设计定型方案,比如由整体锻件机匣改为冲铆组合的机匣后,造成刚度削弱、尺寸、位置精度大打折扣、削弱了节套上闭锁支撑面的强度,射击时向后冒火星,直接危害射手……等等问题。

先天不足和后天问题的出现造成了63式步枪的整体性能极差,到了部队后反映强烈,主要是射击精度极差,无法与原56式相比,刚刚校好的枪,再打就上不了靶子,而且木托断裂、氧化层脱落情况严重,部队要求重新换回56式半自动的呼声高涨,这是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结束63式的原因。

最终转了一大圈后,56式重新开始生产并装备部队,直到81式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