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还能怎么玩?他们告诉你


无人机还能怎么玩?

在到处都是四旋翼的今天,无人机还可以怎么玩,搞搞外形折叠(京东某众筹项目)?玩手机控制(亿航)?是坚持DJI、零度的遥控模式,还是像Lily和某淘宝众筹项目那样的搞GPS跟踪和抛飞的噱头。一个玩过翼龙无人机和彩虹无人机的专业团队告诉你:无人机可以怎么玩。行家注意,以下全是干货:

玩技一:在线能源管理

别再说自己能搞自动起降了,要能自主决策实现精确起降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有用。你问干啥?没电可以自主降落充电,悬挂任务,满电后自动续点任务。

玩技二:精确图像跟踪

保证高精度的跟踪效果以及成像质量,附带的后台人脸识别可以助你快速定位可疑目标。什么,你问室内还是外?什么年代了,自然是室外室内均可飞行。

玩技三: 自主感知障碍

有时候,耳听为虚眼见未必为实,在这个人眼都无法分辨清楚的复杂环境中,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就是要做成机器人)也许能有更可靠的办法。

玩技四:全程健康管理

脱胎于NASA的健康管理技术给予无人机更可靠的呵护,轻松应对复杂环境下的电磁干扰,可为特种飞行提供可靠保障。有没有搞过军用无人机,看看这招就知道了。

玩技五:持久才是硬道理

有时候小尺寸和长航时不可兼得,那就来试试实时自动倾转多旋翼平台,短时间加速至120km/h,普普通通上50分钟的续航时间。

这群家伙到底是谁?

这些干货来自哪里?谁又能把这些技术落地成真?(小诺写烦了推荐文,为了保真,直接贴上录音笔中的原话)

我们团队参与过多款军用无人机开发的专业团队,我们来自西安,我们的核心成员脱胎于西工大、西交大、中航集团。我们有各个专业的顶尖人才,我们希望可以引领民用无人机的技术方向。这个不好意思,口气有点大哈,但这个真是我们的目标。

编者的话

在资本与市场的催生下,无人机在2015年发展迅猛,大家有目共睹。目前重复设计居多,行业标准不明,缺乏高新技术,市场秩序混乱,无人机受制于电源模块、交互系统。亟需一批科学家团队为之钻研与付出,才能让中国的无人机技术获得长远发展。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