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伐木工

数九寒天,白山天寒地冻,白雪皑皑。1月23日,四九第五天,记者来到了吉林森工集团江源区三岔子林业局。

雪后的山路陡峭难行,短短30多公里的路程,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才到白江河林场。林场里,记者见到了采伐队长杨书光。

在东北,冬季是森林主伐的最佳季节。而眼下,林业工人正在忙些什么?他们又将如何面对角色转型?

“山里冷,山下零下二十七八摄氏度时候,山里就得零下30多摄氏度。”从事30多年伐木工作的杨队长,对山里的气候了如指掌。他告诉记者,冬季树木干燥不易返浆,因此每年11月初到来年3月末都是主伐季节。据了解,今年的伐木指标已由14万立方米下降为9.16万立方米。在现场,记者看到,每砍一棵树都要多名工人密切配合,一人砍树,一人控制树木倒下的方向,还要有人观察风向和周边环境。寒冷加上重体力工作,练就了工人们强壮的体魄。

“小河冻干的时候,就要刨冰,回来化水吃。缺水时,就要从远处用车往回拉冰块了,条件相当艰苦。”杨书光对记者说。一个伐木工要背15公斤重的油锯,一干就得一上午。由于整个采伐期都要住在山里,他们准备了土豆、白菜等便于存储的食物,而饮水也只能就地取材了。

为了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和休养生息,林业部门不断探索现代林业发展模式,伐木工人的角色也正逐年转变。在采伐队伍里,和杨书光一样干了大半辈子的伐木工人不在少数。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虽然大家舍不得这份事业,但他们也在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新的角色。杨书光告诉记者,今年4月,他将成为一名园艺工人。

记者了解到,冬季采伐结束后,其他伐木工也将调转新角色,从事基地清理,春季造林,养殖业等工作。

据杨书光介绍,三岔子林业局将依托所辖的七个林场和一个苗圃基地,发展药材、野菜、野果种植及林蛙养殖等特色产业。2014年,仅林地综合开发一项,经济效益就达到2000多万元。在吉林森工集团,要转变角色的伐木工人有两万多名。今年的主伐季过后,他们都将完成工作和角色的转变,投入到新的产业和生活当中。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