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学校大门 力促教育公平

容桂在特色教育、服务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等方面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振华小学以摄影作为特色教育,并从三年级开始为学生开展摄影课程教育。

容桂的教育事业正如容桂的简政放权改革,令外界印象深刻。这里成为率先打开学校大门,令社会NGO组织介入学前教育的非牟利模式运作;这里也是顺德率先实施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入学”政策的镇街,从教育公平解决外来工子女入读的难题;这里还是100%学校都成立了校务咨询和监督委员会的地方,让社会各界的声音为办学贡献力量;这里同样是唯一一个镇街出了两个全国模范教师的地方。这个地方,因为爱,令教育充满了生命。

撰文:陈芷伊

一个镇走出两名全国模范教师

2014年9月9日,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了797名“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其中来自容桂振华小学的李彬老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容山中学陈维坚老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

为响应广东省“三区”支教计划,2013年顺德区教育局派出5名骨干教师前往河源市龙川县支教,李彬是他们其中的一名,十多年来,他坚持创建容桂学校摄影特色教育,而在支教的一年当中,他也为山里的孩子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点燃了龙川的摄影火种,在第二届“家·爱——全国青少年摄影比赛”中,原来只在电视上见过相机的学生袁红梅、袁伟富的摄影作品首次在全国比赛中包揽金银铜奖,两名获奖的同学还在热心人士的帮助下,跟随李彬老师远赴北京,登上领奖台,含泪发表获奖感言,场面令人动容。

支教老师担当起沟通桥梁的作用,连通起两地的心灵。顺德区教育局给李彬老师的评语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谱写了灿烂的人生,筑就了闪光的师魂。”

李彬跟陈维坚只是容桂优秀教师其中的一员。事实上,容桂始终将强铸师德固根本的行动贯穿在教师培养的始终,完善容桂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建立完善教职工激励长效机制,举办师德建设论坛和专题报告会,开展优秀教师评选、师德论坛、廉洁从教等活动,评选出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学习生活中具有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的优秀师生,通过评选、表彰、学习和宣传,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感染和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努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弘扬“爱岗敬业”的精神,强化责任意识,继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杜绝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发生,努力树立学校教师的良好形象。

促公平 优质均衡开创新局面

从2013年开始,容桂积分入学方案中率先实施“环卫工子女加分项”,如果入学儿童父母在容桂最近三年都为环卫工人,最高可获得72分的加分,这项政策有意向对容桂作出贡献的群体倾斜。去年9月,享受“环卫工子女加分”的适龄儿童也在这个政策下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这只是容桂教育公平均衡的一个缩影,为了让每位在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越的办学条件,2014年容桂加快教育设施工程建设,兴华中学等8所学校的改(扩)建工程已顺利完工,投入53万多元,完成容桂实验学校宿舍消防安全实施及饭堂油库整改工作。容桂职业技术学校、马冈小学运动场升级改造工程和小黄圃小学扩建工程按计划推进,已完成设计和报建手续,容桂中学运动场建设计划投入1378万元已经完成招标,该项工程作为街道办事处的重点工程,现正开展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该工程地块共42413.66平方米己经从土发中心划拨入学校。积极跟进了新上佳市幼儿园改(扩)建工程以及细滘幼儿园易地重建工程建设。目前,新上佳市幼儿园已进入改(扩)建施工阶段;细滘幼儿园现已办妥土地置换手续,其他相关报批手续正在进行中,新园建设工程力争于明年上半年动工。

为了构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容桂成立了由常务副局长为负责人的课题组,在区教育科研办公室申请立项课题《构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就容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当前乃至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形成保障机制。

均衡不意味着全面抹平。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容桂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鼓励学校特色发展。容桂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开展学校自主发展评价。制定并实施《容桂街道学校自主发展评价办法》,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为根本宗旨,以巩固素质教育成果,推动学校个性发展特色品牌,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性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落实以评促建思想,共同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推动学校更好地自主发展。

打开学校的大门,容桂街道全面推进校务咨询和监督委员会工作的开展,推进各校落实区教育局家长委员会制度,引入社会监督机制,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为社会各界与学校的沟通提供平台,办开放的教育。目前,容桂街道100%学校成立了校务咨询和监督委员会,97%学校(幼儿园)建立了家长委员会,95%学校(幼儿园)建立了家长学校。

■新动向

学前教育

迎来NGO“管家”

近年来,容桂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容桂街道现有41所幼儿园,1万多在园幼童。为进一步推动容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提高社区(村)或集体所有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容桂街道积极探索公办幼儿园发展的新模式。

与社会组织携手合作成为容桂人的选择。2011年,容桂开展社会管理创新,以容桂蓓蕾幼儿园作为社会组织参与幼儿园非牟利运作模式的试点,由容桂街道教育局委托容桂青少年成长促进会对其进行办学监督。

在新模式启动的基础上,容桂街道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引导学前教育公益性的回归。容桂街道出台《关于扶持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容桂街道幼儿园非牟利模式运作试行办法》等文件,设立非牟利运作模式幼儿园建设专项补贴和非牟利幼儿园教职工绩效奖励专项资金。去年发放幼儿园学位补贴200万元,发放非牟利幼儿园教职工各类奖金、慰问金257万元。

没有了“后顾之忧”,园长带着老师们一门心思扑在教育上,社会组织接手后,园长们逐渐发现找教育局的次数明显少了,找社会组织的次数却越来越多。

在容桂街道党工委书记赖雪晖看来,上门的人少了,不是“坏事”:“一些政府大包大揽做不好的事情,有专业特长的社会组织会做得更好。”他认为,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监督公办幼儿园日常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一种探索。

今后,在这些幼儿园内,社会组织将掌控一揽子包括财务监督及教师绩效考评等“生杀大权”。这个被专家称为取自香港校董会制度的办学新模式,将为不同领域的民间组织涉足公共事务,共同承担社会事务提供了示范。

民间的智慧和力量参与社会事务,社会与政府部门“协同共治”,这项改革在容桂爆发了令人惊讶的活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