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组iPad乐队,这事挺新潮

随着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日益临近,小学里的信息化如何发展也备受关注。现在,青岛市的新建小学不断增多,硬件提升,信息化水平也提升,那么在硬件基础上软件咋达标和发展?青岛铜川路小学打造教育信息化建设,创造了开放式的信息化教育,每个班门口都有电子班牌,在校园里小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教育信息化的便利。

小学生乐队不玩乐器玩iPad

5月15日上午,青岛铜川路小学四年级的苏慧在学校的“八度空间”音乐教室里排练乐曲,她正在和同年级的李东旭训练,曲目是流行的音乐《小苹果》。小学生演奏乐曲不稀奇,但两个人却与众不同,拿手的电子琴、钢琴变成了小小的iPad平板电脑。两个人跟着伴奏节奏,手指飞快地点按iPad屏幕上虚拟的电子琴黑白键,功放出来的音乐很是动听。

原来,这是该校组建的iPad乐队,由四到六年级的小学生组成,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专长,有的弹电子琴有的弹吉他……“我们创新性地发挥孩子们的特长,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孩子们新潮地玩起了电子乐队,这在咱们青岛尚属新鲜。”该校音乐教师姜川告诉记者,教育信息化可以是很多方面,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让学生们玩和学结合,也让信息化教育活灵活现。

铜川路小学是一所新建不久的小学,而这所小学也是李沧区重点打造的省级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记者看到,学校里有“3D创客体验馆”“体感游戏区”“绘本区”“娱术吧”等区域,这些颇有特色的地方不是固定的教室,而是分散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学生们可以体验3D打印的神奇,还可以在教学楼里体验滑雪、乒乓球等体感游戏,孩子们在学校里就能享受“高大上”的信息化设备和教育。

教室外是电子班牌,教室内是平板电脑

学校里还有什么信息化装备?记者在教学楼里注意到,每间教室门口都有一个十几寸的“电视机”,时不时地变换着班级的照片,有班级活动照片,运动会照片。原来这是该校的数字化教学一大“法宝”—“电子班牌”。四年级四班的李昌同正和他的同学利用课间点击电子班牌,“这里面还存着我们班级的活动视频,还有很多学习资料,在课间我们就可以来到这里点击学习。很有成就感。”李昌同说。

记者了解到,这是该校为了拓展信息化教学,每个教室门口都有一个可以触摸点击的“电视机”,教学视频、班级展示、学习小知识都包含在里面,让课堂的知识充分延伸到课外。而电子班牌的高度也根据年级的不同有高低之分。

“教室外面有电子班牌,教室里面有平板电脑。”该校的李睿青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学校所有班级都可以进行电子书包教学,只要有课程需要,老师和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电子书包的教学。“学校里还配备有电子书包充电车,方便平板电脑充电使用。”李睿青说,班级里面的电子白板教学也已经成为常态化。

学校里每个角落都能体验数字化教学

记者从学校里看到,每个楼层都有至少一台两米多高的独立的电子触摸屏幕,二楼音乐角的屏幕不时变换着音符,原来这是该校的新技术新媒体情境式体验。“在学校公共空间设立‘铜川数字步道’,巧妙利用校园角落、走廊、建筑、楼道等小块公共区域。”该校校长郭振虎说,学校在每一处精心设计相关的主题课程,与无线网络、展示屏共同组成“学习无处不在,体验触手可及”的学习环境。

据悉,学生也可观看步道主题的微视频进行学习,也可自行录制学习体验的微视频,互相感悟,形成基于各个步道的主题微课程,身处其间,学生积极投身于游戏创造体验之中,调动了各种感官系统,体验到新技术新媒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构建系统化的主题课程学习体系,让数字化接上了生活的地气。“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与体验,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技素养,以及面向未来的创新意识。”郭振虎说。

郭振虎告诉记者,学校还准备创新,每位学生有望有自己独立的电子卡,可以做成可佩戴式装备,利用物联网技术,学生进入各个主题课程区,通过可穿戴设备就可记录每个孩子的活动轨迹,形成数据,分析孩子的兴趣取向,为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服务。

教育信息化让老师思想时时更新

一个新建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如何打造?郭振虎说,首先是硬环境的建设,学校的云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等各种教学资源要达标。同时校园宽带和网速要跟上,各种学习终端、电子书包设备也配备好。“另一方面,数字化校园最有价值的是基于应用的、软环境的建设。”郭振虎说,有了“高大上”的设备以及新媒体、新技术,怎么去更好地使用,怎么和教育教学融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传统课堂中怎么使用新媒体、新技术,怎么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来改变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郭振虎说,学校破解这个难题,还把信息化教学由课内向课外扩展、延伸。“数字化环境下学生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可移动的,只要有网络环境、有了资源和学习终端,那么学生在任意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学习。”他说,结合这样的特点,学校开辟了22个数字步道,充分地利用公共空间和学生闲暇空间,给学生提供网络环境下一个融合生活和学习为一体的活动品牌。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发展。”郭振虎认为,教育信息化带给老师的变革很大,让教师的思想和教学教育方法理念时时更新,也充分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从学校内部让老师的教学不断更新。而对于学生的作用,郭振虎认为,信息化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工具,更是让学生适应未来、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手段,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