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e in a Blue Moon

一个中国人英语水平的功底,不是在生僻词汇上显示出来的。汉语的构词特点,是由单音节的汉字组合成双音节的词,词才是表达意思的基本语言单位。汉语的这个特点,使得我们只要掌握几千个汉字就够用了,剩下的只是在组合以双音节为主的词了,这大概是对于汉字难写难认不利因素的一个平衡。而英语呢,看似26个字母的入门很容易,可是后面的词汇可以从26个字母里变化出无数的组合,所以英语母语人的词汇量,都在2-3万以上,这对于语系姻亲关系很远的汉语人来说,真是一个很难越过的坎儿。

(7月31日成都上空的"蓝月亮"。网图)

可是生僻的长词,本身在英语里也不常用,很多词母语人也不知道、或是要猜测。而且多数长词往往有专业背景,同样专业出身的人交流起来并不难,跨了专业别人也未必感兴趣。特别是专业词汇长了和生了以后,出自拉丁语的概率就大大增加,来自母语跟拉丁语关系近的人,比如操西班牙语或法语的人,反而容易处理了。所以近20年来,连托福都不再考那些长词了。

真正最显英语功力的,其实是那些平平淡淡的小词,特别是小词串成的词组。非常常用,而有时意思不在字面,或是就算在字面,表达分寸也不容易把握准确。用好了这些小词,才是在平淡之处显功夫。比如这两天,网上老在闹“蓝月亮”,这其实就来自英语的成语“once in a blue moon”,多简单的几个字呀,都是最基本的英文单词。不过这个表达放在一起,能用得好,才是本事。

如果去查字典,这个表达的意思是很难得发生的事情。对我来说,最早的理解就等同于汉语的“太阳从西边出来”,潜意识里是这样理解的,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月亮也不可能变成蓝色,所以这个成语在描述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早期的我,把这个表达,等同于了“绝不”。可是慢慢日子久了,就品出不对味了。这个表达,是说非常难得,但绝对不是“绝不”的意思。老美会说,那个饭店,我偶尔去一下,或是那个人,我很久见一次,用的就是“once in a blue moon”。

(7月31号是星期五,美国夏天的传统消夏项目,露天电影。“蓝月亮”从淡淡地云层里爬出来了。)

终于有一次上课,讨论到现在(美国)人的阅读量。老师说了,除了专业以外的书,她家里看得最多的,就是TV Guide(公布电视节目的周刊)。终于让我逮住了机会,我说,我的有线电视有一个介绍电视节目的频道,我连TV Guide都不看。我看专业以外书的机会呀,那是“once in a blue moon”!表达效果奇好,我们功课重,本来就没有什么机会看其他书,但是又不是绝对不看。所以这个表达用得非常准确,还颇有幽默感。所谓在使用中学外语,关键就是要看对方的反应,借助这些反应做出相应调整,慢慢做到准确而又得体地把握一个表达。

(晒露天电影的照片,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全国人民都惊讶,洛杉矶这么凉快呀!太平洋的西岸嘛,太阳一落,海风带着凉意就爬上来了。)

7月31号出现的满月为什么会叫“蓝月亮”呢。这里有个小小的技术问题。从满月到满月,中间的时间是29.5天,这是为什么阴历需要闰月的原因,不然12个月加起来,跟阳历就要发生偏差了。这个闰月,中国的古代历法解决得很到位了,我们采用19年7闰制,也就是现在西方科学说的,每2.7年左右,会一年出现13个满月。在许多文化里,比如北美印第安文化,每个月的满月都有一个专门的名字,而这多出来的一个月,就比较麻烦了,被称作了“蓝月亮”(blue moon)。所以要是这样算,once in a blue moon,也就是每隔2.7年的事情,所以前面提到的,读书、见面、去某家饭店的频率,是“once in a blue moon”,大概的概念,就是那么好几年一次。

过去的计算,每个季节里的第三个满月被称为“蓝月亮”,这样,只有2、5、8、11这4个月份会有“蓝月亮”。1943年,一份天文学杂志定义在某一个月(阳历)里出现的第二个满月为“蓝月亮”。这样,刚刚过去的7月,在2号出现过一个满月了,31号的,就成为了“蓝月亮”。西方使用太阳历,所以没有月历里的初一十五。满月的准确时间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而且多半在十六,也就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道理了。

改用这个计算方法以后,就不用去数季节或是第几个月亮了,容易很多,大家都开始沿用。因为老的算法也存在,所以弄得“蓝月亮”不稀奇了,每20年会有15个。新算法还带来了另外一个特别效果,就是出现了“twice in a blue moon”,而且2018年就要上演。

道理很简单,就是如果一个“蓝月亮”出现在1月底,这样29.5天以后,下一个满月就会出现在3月1号或者2号,2月份的28天是看不到满月的。而3月底呢,又会出现第二个满月,这就是1年里的第二个“蓝月亮”了。这个现象,每19年出现一次。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