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岁月记忆:锅铲和铁勺

经过4年在铁锅里的高温历练,我们家的不锈钢锅铲终于有了岁月的印记:在铲子右下角卷起一个小小的窝儿。那个地方,是我们在炒菜时整个锅铲最经常与锅碰撞的部分,也是每次把菜从锅里盛出来时,最后会敲一敲的部分,好把铲上最后一点点菜弄下来。

(普普通通的烹饪工具,陪伴了我们多年,做出了多少的美食)

这似乎并不是坏事。每把驰骋在铁锅当中的锅铲,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弧度。要经历多少油、肉、菜、锅的碰撞,才能出来这样一个小小的窝。我记得父母家用了几乎一辈子的锅铲,不但起了很大的窝,而且还从梯形变成了不规则四边形。实际上,这把锅铲因为这个独特的弧度,而变得更灵活更好用了。比如说最简单的,煎一个鸡蛋,平平的铲子在翻面时候不如这个有弧度的好用,因为那个小窝儿好像一个倒钩一样,稳稳地就把蛋固定住了,更容易翻过来,而平铲子的摩擦力就要差一些。在那把铲子还是全新的整整平的时候,如果要做豆腐,尖锐的铲头可能会在锅里把豆腐搅散得一塌糊涂,而用弧度的那一侧,就要柔和得多。那是一种堪称百炼成钢的绕指温柔呢,而且全部是自家锻造,没有一个店里买得到。

专业的厨师好像都不屑于用这样的锅铲,光是铲的形状就很容易让人想起热血沸腾的军训——某些像我一样体力不支的人在这种沸腾的时候就被打发去厨房帮厨了,巨型铁锅里赫然放的就是一把如假包换的铲子。专业的厨师们好像都用马勺,的确他们也用不着像我们一样用锅铲在锅里搅来搅去,急火快炒只要颠锅技能过硬就行,马勺最大的作用似乎只是轻轻挑起各种调料。这样更能显示他们的专业了:那么大的铁勺!那么少的糖!那么一点点盐!居然都能一下子把分量弄得恰到好处!

(现在的烹饪工具也是越来越精致,造价越来越高)

在过去,不论是锅铲还是铁勺,对于平常百姓家来说,大约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砸锅卖铁固然是一种决绝的姿态,但隐藏的可能是铁勺的悲惨命运:锅兮不存,勺将焉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可能都看过一本叫做《小布头奇遇记》的童话故事,里面就有一只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用来煮粥的大铁勺。

而铁勺大概和刀一样,对于一个厨师来说,有着独特的难以取代的意义。想想那些曾经走家串户的上门厨师,一般都会在背后背上几把菜刀,还有一把自己的勺。正如用惯了的刀,能够提升速度,用惯了的勺,也更能把握味道。而起着可爱小卷窝的铲子,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可以骄傲地加入它们的行列。

但是家用铁勺并非就无用武之地,除了舀汤粥之外,还有一个功能,每次想到都仍然有口水从舌根涌出。那就是用铁勺来做蛋饺,直接将勺放在小小的火上,一汤匙的鸡蛋液倒进去,荡一荡,正好铺满整勺。趁蛋液未干,速速将调好的肉馅放入,翻起已经凝结的蛋液封口,完美的一个蛋饺!

本文作者:阿子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