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跟孩子说“等一下”了,因为......


♪ ~ 双妈语 ~ ♪

私人微信:conniepan12

我绝对赞同这篇文章的观点, 而且我对大双也是这么执行的。

他想吃冰激凌,我会说:刚刚吃过饭,现在不行, 等到20分钟后吧!

他想看电视,我会说:只能看15分钟。

然后我们会一起看表,

告诉他等长指针指到几他就可以吃冰激凌或需要关电视了。

通常只要我指定一个时间,他都能耐心等待。你不妨也试试哦。

“等一下,我快到啦。”

那要多久,再等两分钟还是半个小时?后来我发现一位大学同学通常说这句话时是刚出门。(被涮了多少次才总结出来的惨痛经验......)

当爸爸妈妈给孩子说等一下时,Ta对时间的感受更是拿捏不准呢。说出具体时间,消解Ta内心的不安~

“妈妈,念故事书给我听。”

“等一下!”

“妈妈,教我做功课。”

“我正在忙,等一下再教你。”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随口对孩子说“等一下”。

虽然这是很方便的一句话,

但孩子听起来又是什么感受呢?

“等一下”究竟是多久之后呢?

是一分钟?还是五年?

当妈妈说“等一下”时,孩子心里会想。

孩子相信爸妈随口说的“等一下”,内心开始期待“是现在吗?”、“还没好吗?”从而感到坐立不安。

然而父母所说的“等一下”,往往和孩子认知的“等一下”有很大的落差。孩子想的可能是“五分钟左右”,而你心里盘算的可能是三十分钟后,因此和孩子之间就演变成“还没好吗?”“再等一下”、“还没好吗?”“不是跟你说等一下吗?”,最后与孩子发生冲突。

其实只要换个立场就会明白。天气晴朗的周日早上,你拜托老公一件事:

“可以帮我浇水吗?”

“好,等一下。”

帮植物浇水必须趁日正当中以前,否则温度太高浇水,根部会灼伤。你光是打扫、洗衣服、准备早饭就忙得分身乏术,老公却在旁边悠闲地看电视。十分钟、二十分钟,时钟上的指针一分一秒往前移动,随着时间经过,太阳升高,你的怒气也逐渐上升。

“搞什么?你说等一下、等一下,究竟是什么时候?”

“等一下”究竟是多久呢?

因为时间模糊暧昧,所以提出要求的人,莫名产生等待的压力。老公把你交代的事完全抛到九霄云外,真希望他能说清楚,究竟什么时候才要动手帮忙浇水。

等待的人总希望“能够把时间说清楚、讲明白”。只要能清楚知道要等多久,就算必须等待,也会觉得安心。

一碗泡面清楚地标示“要等三分钟”,就是很明确地写“三分钟”,所以我们能够泰然自若地等待。如果只告诉你“加入热水后,差不多时间就可以吃了”,反而会令人坐立不安。我们都希望有一个等待的标准,“容易了解的标准”就是重点。

说出具体时间,消除小孩内心的焦躁不安。

“等我把碗洗好。”

“等洗衣机开始转动。”

“等时钟的长针走到二。”

“清楚告知标准”,孩子就能安心地等待。对比较年幼的孩子,以这样的方式来传达,他也很容易明白。如果孩子已经会看时钟,就可以明白告诉孩子“等到三点哦”。只要清楚告诉孩子等待的标准,他就能不焦虑地耐心等待。

美妈靓宝

ID:meimaliangbao33

FOCUS ON

亲子阅读/家庭婚姻/育儿经验/辣妈

希望做个更好的妈妈

欢迎给我留言

私人微信:conniepan12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