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魔镜3 plus 体验简报

(体验报告来自@魅玩帮 ,点击 wan.meizu.com 参与申请更多免费试玩!)

说暴风魔镜之前,先要说下Google的 Cardboard。去年的Google I/O大会除了提出了对我从事的移动互联网UI行业影响很大的Material Design以外,就是Google Cardboard了,它是一个便携廉价的平民级VR设备(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简称VR,或者俗称3D也行吧)解决方案。谷歌官方还免费提供设计图,方便打印拼接制作Cardboard。

目前的3D效果实现有很多,而Cardboard采用的是左右式3D。基本实现原理是在Cardboard前面横置的手机上左右分屏显示2个对应左右眼的画面,通过2个凸透镜分别投射到人眼中,从而使人所看到的东西呈现出立体感。为了更加有互动,通过手机自带的陀螺仪来感应我们头部的转动,就实现类似市面上的那些头戴式VR设备的沉浸式体验。以往这些虚拟现实头盔眼镜之类,比如最近很火的PlayStation VR。比较贵,但是谷歌巧妙的结合手机,硬纸板加2块镜片实现了最为实惠的VR设备解决方案。让我们也能轻松体验到类似“刀剑神域”剧情的模式。

去年7月份,我在万能的某宝买了店家切好的纸板版本的Cardboard(上为谷歌官方展示图),主要是自己懒得单独买透镜剪纸盒~。搭配MX2手机,当时的体验是很新鲜,但是缺点依然是缺乏足够的互动,只能看看左右式的3D视频和全景演示视频和APP,除非你手机接一个无线鼠标才有更多的操作。但那体验又不够好,而且都还要手一直握着眼镜才行,没玩几天就积灰了。

过了1年,国内外很多厂家都基于谷歌Cardboard的VR解决方案,出了很多自家版本”Cardboard”,其中国内的暴风魔镜应该属于最接地气的。正好看到有试用,于是就顺手申请,且有了这次体验。

这次是魔镜3 plus版本,那么它和某宝上9.9包邮的祖国版Cardboard区别在哪,又有何优势呢?下面就开箱慢慢看~

包装很大,第一印象比Cardboard大很多,不过回头一想,Cardboard是折叠纸盒,自然小。暴风魔镜的外包装整体很简洁,上面的局部图案结合体积,很多人第一眼感觉像是个录音机。

拉开外箱映入眼帘的就是主角,除了说明书外,下面还有一个盒子里是更多配件。

包装盒内的全部产品,分别是魔镜(内嵌了一套头戴绑带),备选海绵垫,备选一套镜头,换镜头的旋盖、说明书/擦镜布和蓝牙遥控手柄。

首先看看这套镜头,看了说明书,提示这是额外备选的A组镜头,A镜片的Fov为96°,镜头覆盖范围更广沉浸感更强,适合玩游戏,而魔镜内预装的为Fov=60°的B镜片更加清晰,适合看3D视频。

附带备选的A镜片的特写

A镜片,Fov=96°可比淘宝上各种祖国版的Cardboard用的透镜视场角大多了

这个镜片更换盖可以方便的盖入魔镜上的镜片旋转更换镜片。

很小巧的蓝牙遥控手柄,附送2节7号电池供电。

·最上头的摇杆方向键,可以在暴风APP上下左右选择项目,在官方APP的视频内可左右调节进度,上下控制音量。

·左边的是电源键,开关手柄。右侧是菜单键。

·手柄前段切面上下还封闭提供返回键和确定键。

上面这些操作涵盖手机里的基本操作,简单的布局,方便头戴魔镜时候盲操作手柄辅助控制。

说了那么久,主角来了,魔镜版的半透明外壳,中间网格空除了钻石以外,应该还辅有替里面手机长时间运行播放时候的散热功能。

为了尽可能兼容市面上的大屏手机,整体外形和厚度都较原先的Cardboard要大。

从顶部可以打开盖子,可以清晰看到中间散热孔和对手机起到缓冲的保护海绵。

继续看顶部,这个黑色的滚轮,到时候用于用于调整对焦物距,最大可以让600度的近视用户保证使用体验。

魔镜内面,预装的镜片上显示B类,Fov=60°,是适合常规的看3D视频图像类的视场角。

前面覆盖的一圈海绵垫很好的接触头部和隔绝外部干扰。底部的鼻梁内凹槽要较Cardboard的纸板过度好上不少。左下角还有一根从里面手机预留延伸出来的耳机插孔,方便个人全方位的试听体验。镜片容易积灰,魔镜还附送了一张手感不错的擦镜布,这点细节不错。

魔镜的底部2边黑色的滑动按钮是用于调整瞳距的,如果你第一次装入手机,看到画面是左右眼不同的2个,那么需要通过这个拨动调节至画面清晰重合为止。

在魔镜后面拿出的绑带,可以让魔镜轻松解放双手。这点也是我那时候的Cardboard所不具备的。

万事俱备,那么首先拿手柄装上电池打开电源,首次默认是配对状态,指示灯会一闪一闪哦。

手机访问软件中心下载暴风魔镜APP

下载打开魔镜APP后,首先会提示选择魔镜类型,说明APP对不同类型魔镜细节有不同调整。不过缺省是勾选的最早1代,这里要选择最下面那款,3 plus的B镜片款。

手工选择第最后一种3代plus后,会出现校准陀螺仪,这时候要把手机平放,过一会等校准圆圈转完就可以了。

最后就是提示打开手机蓝牙配对,当时我没看说明书,MX5搜索到mojing3的蓝牙设备,提示要连接密码,不过按照手机的提示可能是0000或者1234,我顺手一打0000,就成功连上了。

完成后就进入了魔镜的真正主界面,这时候把手机放入前盖内,底下左右托盘可以调整适配各种宽度的手机,另外侧边还有耳机孔插孔,所以如果需要用耳机的同学,记得手机的耳机孔摆放在这侧面,如果不用耳机的,手机可以无所谓正反的摆放,手机会通过重力感应,自动调整方向。

放入MX5的特写~

如图就是左右式3D的魔镜主界面,眼睛透过镜片看到的就是立体的效果,根据重力感应,还能查看菜单的上下左右环境,躺在床上,还能看到菜单后的星空~,相当的不错

叫来了妹纸带上给我拍照~(图里妹纸正在聚精会神的看3D动画,都惊讶的合不拢嘴了)

让我看看她在玩啥,原来是一个3D游戏的实景画面。

透过2个镜片,就能体现出让妹纸惊奇的全方位的立体影像。

最近这几天下班后偶都在戴着它体验,有惊喜也有遗憾。

说下优点:

1.做工自然完爆谷歌的Cardboard,原先的仿牛皮纸版用一天,就会在头部接触的部位,由于人体皮脂和出汗,会留下一片油迹。还有鼻梁的部分设计和与头部接触的海绵处理,魔镜也比Cardboard要好上不少。

2.有附带可以方便盲操作的蓝牙遥控手柄,方便3D游戏/视频播放控制。弥补了原版Cardboard的很多遗憾。

3.对于不同尺寸的手机,比原版Cardboard做了更多的优化适配处理。

4.头部绑带也更加解放了双手。整体魔镜很大,但是重量控制的不错。

5.耳机线延长孔设计的不错,比Cardboard考虑的更加全面。

6.APP里的使用教程非常详细,初次玩VR设备的用户可以放心了。

有优点自然也有缺点或不足:

1.售价169不能说贵,或许还是略高了点,尤其是早期需要培养新的生态圈的时候。

2.APP的VR市场资源太少,并且适配度依然不高,很多收录的游戏都不支持手柄退出,需要把手机拿出来,退出,再继续玩,体验有折扣

3.MX5的1080P下面,锯齿感对我个人而言依然还是略大,不知道2K屏下效果怎么样。

暴风魔镜虽然出到了3代plus版了,诚然设计以及细节的改善较目前的Cardboard要好上不少,但是无论是用户还是APP商城的生态圈的建设还在最初的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希望暴风能把股市的奇迹带到魔镜上,给中国的魔镜更好的未来。

那么最后,这东西是否值得买?很多人都很期待这个结论,不黑不粉,在同类VR设备里,做的是不错了,不是很在意100多点的钱的人,可以买来玩玩,体验下这种形象VR设备,如果觉得不舍得花这100多,那么,可以去某宝花个几块钱买个纸板版本简单体验后,再考虑是否买个体验更佳的魔镜也未尝不可。

最后附上谷歌的Cardboard 官方地址(喜欢DIY的也可以下载图纸自己做)

https://www.google.com/get/cardboard/get-cardboard/

本文作者:未注册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