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亚鹏投资创办的培德书院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在2015新浪中国教育盛典上,李亚鹏首次以培德书院国际学校董事长的身份在教育圈亮相,并获得中国教育公益突出贡献奖。在当天“大家说”的演讲环节里,李亚鹏不仅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在小女儿李嫣教育上的点滴心得,也分享了为何创办培德书院这样一所书院式国际学校。

那么李亚鹏投资创办的培德书院国际学校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

新浪教育小编有幸拜访了培德书院国际学校钱志龙校长,在钱校长亲自陪伴导览中看见了培德书院别样的美丽。

罗马湖畔的培德书院

顺义区罗马湖畔,湖气氤氲,垂钓者两三,沿堤岸前行,一方门面引人注意,门牌上写着“培德书院”。新浪教育小编虽有过无数探校经历,但当进入这所学校时,仍立刻被别样的气质吸引。

培德书院入口前厅,一眼望去,桌子、椅子、书架全是现代设计感的实木手工家具,质朴的原木色显示着与大自然的亲近,“书房”、“私塾”、“工坊”的字样让人恍惚穿越了时代。由艺术老师带领着孩子们布置出的立冬节气广场,传统的文化气息更是吸引人。

广场

培德节气广场的一个角落

寒露时节老师带孩子们做的各种腌菜

听钱校长介绍培德书院成立于2014年9月,是一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引领孩子探索自我本质与实践的现代书院式国际学校。学校占地十余亩,“L”型布局。目前幼儿园和小学一共有80几位孩子,满额是200位。诺大的校园即便对200个学位来说也显得略为“奢侈”。走廊里的墙上贴满画作,或山水、或写意、或是生活趣味很浓的艺术小品,总有路过的学生、老师停下来欣赏片刻。“美育是熏习的过程,我们将艺术、美铺陈在校园里,我们不需要告诉孩子什么是美,我们知道这些一定会进入他们的眼睛里和心里。”陪同参观的培德书院艺术总监施一说道。

学校走廊里随处可见的画作(一)

学校走廊里随处可见的画作(二)

节气广场的一个角落挂着孩子们喜爱的画

孩子们更换衣服的柜子上也满满是艺术家的作品

茶座、蒲垫在任何一个角落随处可见,一壶茶、几个杯子随意摆在原木方桌上,似乎在等人坐而论道。“茶对于培德的孩子是知止,是动静的一种转换,是呼吸的节奏。”

培德随处可见的茶席(一)

培德随处可见的茶席(二)

沿学校教育馆走去,金工、木工、陶艺、制书、造纸、染织等六大工坊依次排列,工具、作品在工坊中排列着。这是学生最喜爱的地方,“以我手,敲其行,依我心,筑其韵”,木头、石块、贝壳、水果、树枝、种子、叶子,都是最好的原材料。打磨、组合、雕刻、制浆、沉淀、风干……学生在每一道工序中慢慢体会;木屑味、树枝的粗糙、纸浆的浑浊……触觉、嗅觉、味觉逐渐内化成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教育馆前台

陶艺工坊

手抄纸工坊

老师带着孩子们在上陶艺课

在培德,孩子们依节气生活,依循节气会有生活美语、节气艺术、音乐游戏、体适能等课程,另外有山水学、工坊、书法、茶道等特色课程。

孩子们的书法课

麦地里的孩子们

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美语

孩子们的茶道课

孩子们的大草坪

“三代塾学”的亲子共学共享模式是培德书院的教育理念,为了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培德书院为父母设置了很多可以参与的环节,如学习陶艺、参加传统文化讲座。同时,招收学生之初,培德书院要求父母承诺每个月贡献6小时义工时间。钱校长坚信“言传身教永远是最好的教育”。

新浪教育频道主编(右一)与培德书院钱志龙校长

参观完学校,新浪教育对钱校长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采访。

真正的国际化首先是认识自己

在国际学校遍地开花的北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色的培德书院格外显眼。培德书院钱志龙校长以自身求学和工作经历向新浪教育阐述了他眼中的国际化。钱校长北大就读本科,2003年去美国留学,毕业后留美做校长,回国后先后在公立大学和私立国际学校担任重要职位。今年9月,钱校长正式加入培德书院。

钱校长丰富的教育经历使他深谙中西教育方式的不同,近几年低龄留学的兴起更引发了他对国际教育体系的思考。“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把他们送出国,或者送到国际学校,但是为此这些家庭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出现问题,对自己母国文化一无所知……难道让孩子无限接近西方就是我们追求的国际化?”

在钱校长困惑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台湾的道禾实验学校,遇到了创始人曾国俊先生。20年前,曾国俊先生为了给自己女儿找幼儿园,遍寻台湾,发现没有一所符合现代华人教育的学校,为此他亲自创办了一所幼儿园。办一个现代书院式的人文生态村落是曾先生的目标,为此几年前他买下台湾苗栗县三义乡180多亩地,开始了将传统儒、道融入教育哲学,将琴、棋、书、画变日常教学内容的实践。而培德书院正是曾国俊先生和李亚鹏先生在2014年夏天共同创办的。

图为台湾道禾实验学校场景

图为培德书院国际学校创办人曾国俊先生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可以用别人听得懂的方式讲我们自己的故事,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钱校长说。

在他看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未来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超国界学到各种知识,未来的教育一定不是需要被某种机构认可与认证。“在学到各种知识之前,我们的学生有必要先学好自己的文化。”

家长与学校共同的探索之路

近几年,教育资源丰富的北京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国际学校,原版引入的纯国际学校、与本土课程结合的“中国化”学校、双语学校……培德书院这样一种执着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校多少显得多少有些“鹤立鸡群”。

选择培德书院这样一所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学校的家长是一个什么群体呢?

“培德书院不是复古的课堂,是传承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尝试与探索,它用东方哲学探究教育本质。“根深中国,盛开国际”的实现除了需要金钱的支持外,更需要的是学校与家长共同探索的勇气。我们的家长不仅有北京的也有不少外地的,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对美有一定的追求,认可中国传统文化。过去的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向西方求取各种教育模式,可是在我们的土壤、我们的文化里,应该长出一个属于华人自己的教育,这也正是培德努力在做的事情。”钱校长说。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