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也能学投资】《琅琊榜》里最会做资产配置的人居然是他!

​导读

​做运营的悲伤之处在于,不管看什么剧、什么电影,都会想方设法的从中找到和目前工作的关系,感觉再也不能好好看剧,当个单纯的少年了~比如看《琅琊榜》,小投这就发现,原来梅长苏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是资产配置的高手了呀~

引子

作为一个自《甄嬛传》之后再没有看过一部完整的国产连续剧的人,小投最近在各路小伙伴的大力安利下开始跳进《琅琊榜》这个大坑(原谅小投在这方面总是慢人一步),先是刷小说,然后再刷连续剧,边刷边感慨:哎呀,靖王对小殊绝对是真爱啊~哎呀,这女主角动不动就掉线十多集真爽啊~哎呀,真想在家里养一只小飞流啊~看到最后,小投只想说:天天跟小伙伴们普及资产配置,原来做资产配置最牛逼的人居然是小殊同学啊~咦,感觉画风怎么突然变了呢~

前面小投跟大家普及过,所谓资产配置,就是把自己的资产在不同大类的投资品中进行分配的过程(股票、债券、现金等),而最简单的资产配置方法就是50-50法(想了解的小伙伴可以看小投发的前面一个帖子),但在实际完成资产配置的过程中,每个人或者每个家庭的情况是不同的,在做资产配置时我们还要考虑到不同个体或者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承受态度、投资目标等因素。

​风险承受能力

所谓风险承受能力是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个体或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同的,单身年轻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一般来说要比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要大,而年轻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要比老年人又要高。

风险承受态度

风险承受能力是客观的,而风险承受态度就是主观的。举个例子:同样是单身无负担,同样是买了一只股票,面对同样的亏损,有些人就觉得还好,而有些人就可能每天看盘300次,晚上担心得觉也睡不着,恨不得卖血也要把亏损掉的钱补回来。虽然两个人从客观上来说风险承受能力没有太大差异,可是因为主观上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两个人的风险承受态度不同。

​投资目标

资产配置还需要考虑到投资目标。举个例子,如果有10万元明年就要用来买车,这个钱肯定不能用来投进股票市场,放在低风险的债券基金或者货币基金是不错的选择。那如果一个妈妈有10万元,打算用于投资,5年后作为女儿读小学的教育基金,那投资期限比较长,也就不用太在意市场的短期波动风险,如果这个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承受态度都OK的话,那这10万元就可以拿一部分分配到股票市场,一部分分配到低风险的市场。

​为什么说小殊是资产配置的高手

光是从这几点来看,梅长苏绝对是资产配置的个中高手,让小投来为你一一分析一下:

1.目标极其明确:在自己扛不住挂掉之前,让皇帝老头重审此案。

2.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事先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都做了合理的布局:比如宫羽,因为音乐天赋出众,被安排在妙音坊,能够打探到三教九流的各种消息,如果换了其他人就绝没有这么好的效果;再比如江左盟,在和天泉山庄的斗争中、在私炮房案件中、还有在制止言侯的行动中,哪一次不是事先安排的人手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再比如在与太子和誉王的斗争中,哪一次不是因为精心的布局才获胜?

3.为了实现目标,足够有耐心:我们说资产配置是一个长期的策略,需要时间才能发挥作用。也许在牛市的时候你没有周围的人赚得多,可是真正到了熊市的时候,资产配置就能发挥威力了。但是有太多人因为没有耐心,总是想要追求短期的高收益而抛弃了资产配置方案。这个时候想想苏先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整整布局了十几年呢,这份耐心绝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呀。

4.对风险进行了有效的管理:还记得最后梅长苏和好基友靖王想要请求莅阳公主承担金殿首告的职责么,最初莅阳公主表现得不是很坚定,梅长苏坚定的认为:如果用一个不坚定的人来承担这个职责,这绝对是一个风险因素,而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是不能容许有任何不可控的风险存在的,所以他宁愿换一种方法也不愿意用一个对他来说有风险的方法。

对于梅长苏来说,他清楚的知道:从客观上来说,这件事情他不能承担任何风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风险承受能力),因为一旦失败就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了;从主观上来说,他也不愿承受任何风险(这就是我们说的风险承受态度),因为他已经为这件事准备了十几年,他不愿意再发生任何的意外。于是,他宁愿放弃有风险的最优选择,而选择最为保险的次优选择,这就是他的资产配置策略(原来我家小殊是个不能忍受一点风险的极度保守派啊)。

看完这部剧,再想想自己,你是否也像梅长苏一样,有清晰的目标,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态度都有清晰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目标和情况把资产做了合理的配置呢?是不是特别希望自己身边也有一个像小殊一样聪明的人来帮你做资产配置呢?

小投说:别做梦啦,小殊是没有滴,但是一个像梅长苏一样聪明的APP是可以有滴,长投出品的“投啥”APP(目前仅有安卓版)就能给你提供量身定做的资产配置方案哟!在安卓各大应用市场即可下载使用呢,IOS版本12月底也会上线啦!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