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春晚做成经典“文化年夜饭”

25日晚,央视猴年春晚曝光了首支宣传片,距2016年春晚还有不到13天的时间。央视春晚也在今晚举行了首次带观众整体联排,不少节目的节目单也由此正式出炉。(1月26日中青网)

春晚,是当代中国文化与悠久春节传统美好嫁接的果实,它已成了国人一年一度必不可少的文化“年夜饭”。其节目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人们都能于除夕之时,一家人边吃饺子,边欣赏春晚,度过一个既欢天喜地,又洋溢着文化品味的辞旧迎新夜。这样的经典“文化年夜饭”中,年年都会引来亿万国人关注,让我们于不知不觉中翘首以盼。

以央视为代表的春晚,已走过30余年的历史,其对歌舞、戏曲、曲艺、杂技等文艺作品的涵盖与展现,既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更与当下时代与生活紧密结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艺术经典作品,至今仍为人们所传唱与记取,像《我的中国心》等等春晚节目,也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朽艺术记忆。可以说,春晚已成为当代中国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透过于此,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昭显出千古传统与当代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种脉络。

不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央视春晚一枝独秀之后,随着电视传播艺术的广泛兴起,各地卫视“群雄崛起”,加之平常文艺节目的更为丰富多彩,当初春晚一呼百应、举世轰动的效应已然不在。当然,这也给了人民群众更多文艺欣赏的选择项。不同地域、不同口味的观众,大都能在大年夜里,找到自己所好的“那一口”春晚“文艺菜”。但也不可否认,春晚门槛的降低,文艺创作人才与节目编、导、演的水平,也在某些方面未能及时跟进。特别是一些地方春晚节目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日渐显现,甚至个别节目还表现出庸俗化的不良倾向。

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春晚也早已落户于互联网中。但由于网络春晚的门槛更低,且各地大多是由一些商业网站主办,其春晚商业化的成份过于浓厚,因此造成不少网络春晚水平一直走低。但对观众而言,特别是在智识、思想与辨别能力上较弱的青少年而言,这种鱼龙混杂的春晚节目,显然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和精神文明环境的营造。

春晚,当然应像其它文艺形式一样,积极追求“百花齐放”的局面,在良性竞争中共同进步,一齐推动中国文艺“一江春水向东流”。按照习近平同志关于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我们的文艺要来自于人民、表现着人民、为人民而服务。因此,对春晚节目的水平,不能止步不前,更不能不进反退,而是要精益求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方面,负责春晚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艺机构,要有强烈的艺术担当与责任心,要将文艺的“人民性”放于头顶,而非只图名与利;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要把好关,不要给“三俗”作品放行,更要有预防、处罚机制,不能让“铜臭味”污染了春晚这一美好的文艺春潮。

春晚带来的“文化年夜饭”,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民之所向,民之所爱,民之所选,代表着春晚之潮涌动的方向;广大观众的口碑,就是最好的“金杯银杯”——与群众心潮同频共振,就能涌动出文化春潮急的最美春晚。(特约评论员 陈怀瑜)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