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扮瘫痪老人,同学竟然手把手护理?

养老服务人才比较紧缺,而在成都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作为培养未来养老人才的专业,这些学生学些啥,老师如何教?为此,在新学期开学伊始,本报记者深入成都百年农工子弟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成都百年职校)揭秘学生新学期第一堂养老护理课,详解养老服务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

讲解专业理论 培养责任心

在成都百年职校,走进养老服务专业课堂,近30人的学生正在认真的听课,记者注意到,这个班几乎都是女生,男生只有一个。讲台上,杨京儒老师正在细心的讲课。

“以两个婴儿为例,单单看外表,很难区分谁是谁,同样,在今后服务老人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粗略的去判断谁是谁,而要认真的核对,很多时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大家的责任心问题,因此,在老年生活护理中,一定要有责任心。”杨老师以PPT中的案例告诉学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责任心的重要性。

成都百年职校养老护理专业课程主任王洁玉老师主要负责养老服务专业专业开发、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组织和实施。她说,2015届养老服务专业的学生上学期主要是学习人生技能课,包括语文、数学、生命课等。这学期则侧重教授学生专业课。专业课包括:正常人体学、老年心理行为、老年生活护理、老年疾病护理、老年特殊护理、老年心理护理、老年康复基础、老年按摩针灸、老年健康评估、养老事务管理、老年营养。

注重实操练习 强调动手能力

采访当天,记者还观摩了一堂生动的实操课。上课时,杨京儒老师把养老护理专业的学生带到学校的保健室,室内有床位、人体模具等供学生实操的设备。“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老人或因为瘫痪,或因为疾病等因素自己难以移动,因此就需要养老护理员更换卧位。”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体会杨老师请一名女生扮作老人躺在床上,3名学生扮成护理员,进行生动的演练。

在演练之前,杨老师首先进行了理论讲解,“移向床。头包括单人法和两人法,两人法又包括同侧和对侧。在学生动手之前,杨老师自己首先转作护理员,从沟通开始,完整的演示了一遍,随后一名同学按照老师的方法,也成功实现了帮“老人”移动,只见“护理员”首先与“老人”沟通,然后轻轻地松开老人一边的被子,把手轻轻地伸进去,并叫“老人”双手抓住床头,自己则一只手在“老人”肩部,一只手在“老人”臀部,在“老人”的配合下,成功用单人法实现了移向床头的动作。随后,另外几名同学在杨老师讲解后,还演练了两人法同侧和对侧的移动。

演练结束后,杨老师还进行了总结,让老人移向床头这个护理动作,一定要注意要点(事先沟通、注意保暖、手的方法、再次沟通、重新整理、致谢),操作前中后,都要与老人沟通,再就是在移动之前,必要时可以用枕头挡住床头的位置,避免移动时不小心碰着老人头。

学生们表示,这样生动的实操练习,自己看了、听了,也动手操作了,学到了实用的护理技能。

考核既重理论又重技能 培养合格的养老人才

作为养老服务专业,每期结束期末考试时,如何考核学生呢?王洁玉老师告诉记者,一个学期上完课程后,期末考试实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在期末考试成绩中,几乎各占50%,当然还要结合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等综合考核。”

王老师告诉记者,养老护理专业要求特别高,需要学生在学校有扎实的学习,也需要学生有实践的经验。“入学教育很重要,新生入学后,会让学生认识各个专业,了解各自专业的优势和劣势,根据爱好选择专业。”王老师说,养老护理员这份工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艰苦、枯燥,还要不怕脏,“学生学习养老护理,不一定未来长期当养老护理员,学习了专业,对老人有充分了解,也从事了一线的养老服务后,学生会有所体会,并从事与养老相关的工作,甚至涉及到养老行业的创业都可以,因此学生要一开始能够沉下去学习实践,积累经验,充分认识这个行业,从而做出自己长远的职业规划。

作者:谭立鹏

编辑:吴俭 陈钱芳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