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醒龙:一手写文一手写字

3月30日,著名作家刘醒龙在武汉美术馆举办“刘醒龙笔记书法展”。开幕式上,他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感言”书法作品。

本次展出的作品是刘醒龙精心挑选和新近创作的诗、文、词、赋、联,将中国传统、乡土生活、文学作品融入在书法创作中,用书法写生活。与传统书法家偏重技法和流派不同,他的风格“文舞江河势,书尽龙虎姿”,更凸显其独特的人文气质和人文情怀,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审美和艺术追求。

“刘醒龙把生命的质地、生命的阅历、生命的质量外化为书法,给书法艺术家的未来带来了方向性的启示。”武汉市委宣传部长李述永认为,书法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书法与文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互为表里、相互滋养。文学家将自己全部的阅历修养和审美品质融入书法作品,书法则充分彰显出书家的生命质地和艺术品格。语言是文学的表达方式,笔墨是书法的表达方式,二者互为渗透、内外兼修,共同推动中国文人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刘醒龙说:“在生活中,只有书法可以让我忘掉写作,文学创作和书法虽是‘两套体系’,但都让我感受到生活和人生的美。天下艺术依墨黑之色而登峰造极者,除去汉字书法未见第二例,书法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艺术作品,是艺术的象征,更是文化人的写照。”他还特别感谢了自己的故乡。“对故土的感情不仅支撑着着我的文学创作,更让我在书法创作过程中汲取了更多。

福建省文联主席南帆赞扬刘醒龙是一位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家。在他看来,刘醒龙的作品始终坚持‘汉语神韵,华文风骨’的理念,倡导汉语文学之美。其书法遒劲洒脱,更是和其文学风格相互映衬,凸显了一个文人的风骨与操守。

本次展览到4月9日结束。

把生活写成艺术

刘醒龙坦言,开始研习书法始于2011年冬天,与文学创作相比,他进行书法创作的时间太短了。然而,刘醒龙对自己的书法创作颇有心得。在书法内容上,他不写名言警句,不写古诗歌赋,写的是自己的文学作品,或者记录生活中的感悟和体会。刘醒龙说,一个作家写书法,写自己的作品更有感情,“因为这里有我的历史、我的经历、我的情感在里面,因而用笔的轻重缓急,刚劲还是温柔,凭自己的心就可以掌握。”例如他自己喜爱的作品:“长角的都不是食肉动物,开花的成不了华夏栋梁”,用最浅显易懂的俗语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另一个系列:“小背叛、小疯狂、小痛快、小忧伤……”则更加生动活泼,刘醒龙介绍在写这个系列作品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愉悦。

许多记者在参观了刘醒龙的书法展后问到他的书法究竟是哪个流派的,刘醒龙笑言是“刘体”。他研习书法不讲究流派,也不临摹名家,而是根据自己对汉字和文化的理解来用笔,他希望自己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挂在庙堂上的奢侈品更是能走进寻常百姓家的艺术品。

刘醒龙书法作品

刘醒龙书法作品

阎志的观后感

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在参观完刘醒龙笔记书法展后写信祝贺,讲述了他与刘醒龙的一段动人情谊,一个励志故事……

带阎锦参观“刘醒龙笔记书法展”,看到几年前醒龙大哥写的《汉口北赋》,没想到他在赋后加了一段文字,讲了我们的交往,很激动!我认识醒龙大哥时是1989年(我刚17岁,他写的“二八初识”),那时他刚刚成名,而我是一个典型文学爱好者。第一次见面,他在我的笔记本上写的两句话至今不敢忘记:“以人立文、以文立人”。后来我调到黄冈文联编文学刊物就是他和两位大姐引荐给丁永淮先生的。醒龙大哥在黄州创作《凤凰琴》、《秋风醉了》、《威风凛凛》等一大批产生全国影响的作品的时候,我们几乎每天在一起(住隔壁,他编《赤壁》,我编《鄂东文学》)。有时候笔会期间还在一个房间,他写着这些伟大的作品,而我在一旁写些肉麻的小情怀。他调到武汉后,怕我自甘“堕落”,写了封长信给每天在故乡小镇上无所事事的我,不久就推荐我到武汉市的一家报社做记者。到武汉时我就揣着280元(也就是他赋里写的“三张国钞”),没有地方住(出不起租金),就只有借住在他在市文联的创作室。如果在1994年夏日看到一个清瘦的小伙子每天骑着自行车从花桥沿建设大道骑到宝丰路口,那个小伙子一定是我。创作室因为住了我,醒龙大哥还没分到房子时,就只有到对面长航医院的亲戚家借宿……如此等等,我们还有很多可讲、可写的故事,但大多是他对我的帮助。和醒龙大哥的交往一定是篇大文章,这里就点到即止吧。再说说这次展览,就算我对醒龙大哥如此熟悉,平时他也送过两幅字给我,但我还是被震撼到了。短短几年的习练,已蔚为大观、自成一大家了!醒龙大哥的字一如他的文章、他的为人,看得到坚持,看得到风骨!特在此致以隆重的祝贺!

刘醒龙介绍

刘醒龙,1956年1月10日生于湖北黄州,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威风凛凛》《生命是劳动与仁慈》《痛失》《弥天》《圣天门口》《天行者》,以及长篇散文《一滴水有多深》,出版有多卷本小说集《刘醒龙文集》等。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挑担茶叶上北京》获鲁迅文学奖。

本文来源|长江云

本文记者|马丽

@湖北广播电视台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