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国联军的刺刀下建立起的公共厕所

1900年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使用武力开进了北京城,这是一段何其悲痛的历史回忆,但是其中的一些细节却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入厕问题。由于没公厕,又不肯随地大小便,这些侵略者被憋得在街头团团乱窜。后来发现大户人家有茅坑,就去敲门借厕,大户人家多以为是来烧抢的,吓得不敢开门。后壮胆开门一看,这些侵略者不烧不抢不奸,只是排队着急往茅坑里钻。而且联军司令部还在天津搞了个临时民主代议制地方政府,干了很多与民生有关的公务,其中天津的第一批公共厕所也是八国联军强制修建的。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对其实行的是分片包干占领。大多数占领区都由占领军牵头、百姓集资建了公厕。只有德军占领区德军既不牵头建公厕,又不准百姓随地大小便或乱倒马桶.搞得辖区百姓苦不堪言,很多人要大小便只好跑上好几里地去其它占领区上公厕。德国人的安民告示只有四条,一是德界内的粮食,禁止出界外贩卖;二是命令住户负责将各街巷修垫平坦,每日三次在街上洒水,打扫干净;三是从晚七点到十二点,每家都必须在门前点灯照明;四是严禁居民在街巷里大小便,违者重罚。

德军为何作此规定?入夜每家在门前点灯照明,是因为当时没有街灯;严禁居民在街巷里大小便,乃是因为当时既无公厕亦无私厕,要出恭就只能在街上,女眷则在家里用便桶,然后再倒到外面去;而规定家家户户必须平整路面,洒水清扫,则是因为当时北京城里的路况根本不是现代人可以想像的。

当时的北京城对卫生设施、警察系统和所有民政设施一无所知,除了保留着大清天朝上国的虚有自尊,北京的大街上到处充满着污秽,泥泞的道路可以没过人的脚踝,原始文明那笨拙的车辆缓慢地向前移动。在北京的各条大街中间有条所谓的“雨路”,“雨路”矮的有一米左右,高的可以达到一米七。雨路的两旁就是便道,除了部分小摊、小商棚之外,全是可以大小便的地方,满街都是恶臭的屎尿味,一遇到雨天,满街的水洼、泥泞,步行是万不能行。北京城的两句谚语“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形象恰当的道出了当时京城的路况。晚清作家俞万春在他的《荡寇志》中亦有描写,小说中的主人公陈丽卿小姐一出场便是用青纱罩蒙着脸,骑着一匹黑驴子,皆因北方旱地多、风尘大,京城道路难行。

中国人在以前是没有公厕和厕所概念的,这是八国联军闻不下去满城臭烘烘的味道,征用民夫在城中广修公厕,并用刺刀逼着国人去厕所解手,从此,中国人才有了厕所的概念。据说慈禧太后回京也很惊讶,这些洋人是有办法,几千年的恶习,这么快就改变了。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既伤害了中国,但又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惊醒了睡梦中的国人,西方近代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也部分的进入了中国,这些都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走向近代化。西方近代对中国的侵略也许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欢迎各位小伙伴订阅、阅读  头条号:斌斌闲谈   让我们一起去探究那些鲜为人知的事实,谢谢各位小伙伴的支持,斌斌敬上。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