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穷玩车,富玩表”?

一辆Bugatti Veyron轻松上两千万,一只PATEK PHILIPPE也可以超千万;

一辆普通家用买菜车可能只需要十万,而常见的卡西欧、精工们,则只需要几百。

你给我说“穷玩车,富玩表”?

你可能说,这车是自行车,用脚蹬的那种。

但,如果放在解放前,买辆自行车也不是轻松事。

一是,在当时,一辆新“车”不吃不喝也得半年工资;

二是,有钱也买不着,计划经济时代,买车得凭“票”。

那你还说“穷玩车,富玩表”?

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Paul Fussell(保罗•福塞尔)著有一书《class》(格调)。

他认为等级在社会是存在的,但被刻意忽视了。

它体现在容貌、衣着、职业、住房、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谈吐,以及有多少钱、能挣多少。

越是上层的人,他的消费价值趋向往往是哪些实用价值低的东西。

你买的东西实用价值越高,那么你就越不是上层,庸俗点说,就越不是有钱人。

无论是小轿车还是自行车,都改变不了,车的实用价值要高于手表。

车可以代步、运东西,可以在夜店门口搭讪、撩妹。

你戴个百达翡丽,人家还真不一定识货,以为是哪里来的傻x。

不知道吗,现在只认苹果表!

经常花掉可花可不花的钱,表现得你很闲,这才是上层的标志,也是你该做的事。

Paul Fussell是这样总结的

底层乐于相信,等级是以财富为标准的;

中层承认金钱与等级差别有关,但受教育程度和从事的工作同样重要;

上层认为品味、价值观、生活格调和行为方式是不可或缺的标准,而对金钱、职业或受教育程度则不加考虑。

总的来说,人嘛,缺啥,认啥!车也好,表也罢,都是人生中某个阶段的必须(炫耀?资本?)。

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调决定了所属的社会阶层,而这些品味格调只能从人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不必刻意去表现自己的举止,平日的一言一行都是反映你格调的名片,那才是你身份的象征。

关注魅族智能家居,每日新奇玩意、家居创意、有奖活动、产品小知识推送,发现简单而有趣的生活方式。新浪微博:@魅族智能家居 and 微信公众号id:mzsz01。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