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真不用微信?没有P过的图不发?为何贴吧强势不可动摇?

随着90后成为社会中间力量,人们关注目光给开始转移到95后身上。95后年龄介于17-21岁之间,大部分是高中生和大学低年级。

95后和互联网基本同步成长,是当前与移动互联网最为亲密的一个群体。

未来4年左右,95后陆续进入社会工作,将成为中国社会的新鲜力量,他们到底是“脑残”还是有想法的“新生代”?他们的社交习惯和生活形态是怎样的?有哪些特征会代表未来的趋势?

为探究95后社交网络习惯和心理,我们在全国选取了5个城市的大学(深圳、贵阳、沈阳、济南、怀化),涵盖一二三线城市,分别投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全部采用开放式问题,手写回答,辅以当面交流询问,试图最准确的把握当前95后社交网络习惯、消费观念、生活形态特征。

95后用这些

微信占据榜首,网购是常态

分析:之前有研究表示95后最常用QQ,事实证明,不做实地调研,不区分地域差别,笼而统之的调查结果基本不可信。我们调查显示,95后最常用APP里,微信占比比QQ更高,分别是66%、59%。同时区域差别非常明星,比如深圳和怀化两地的调查结果就完全不同

以前手机还没普及时,年轻人常在PC端使用QQ。但通讯终端和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95后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根植于移动端的微信迅速普及流行。同时,微信的页面比较简洁,功能相对也没有QQ那么复杂,交互效果要比QQ更好。当然,在95后人群里,QQ的使用率也很高,特别是作为学生,经常需要用QQ来接收班级消息、收发文件等等。

调查还发现,95后常用APP中,支付宝和淘宝等网购软件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说明网购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不仅仅是因为网络购物的便利,也因为“宅文化”对95后的影响较大,更愿意在网上购物。同时,女生使用购物软件的比例很频率远大于男生。

而从支付宝的使用情况上还能看出地域差异。在深圳的调查中,支付宝和淘宝同时占据95后常用APP前五名,而在怀化、贵州等地,支付宝未能进入前5名,单独使用支付宝的场景远低于淘宝,更倾向于使用现金支付。

常用APP前5名看到,社交与网购,是95后最常用的两大功能选择。


手机品牌区域差异巨大

分析:消费能力决定物质和精神消费观念,对于一线城市95后,价格往往不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潮流、品味往往更中意,所以大多数会倾向于选择苹果手机。

三四线城市的95后使用得比较多的手机品牌是小米、OPPO、VIVO和华为,价格在2000元以内,一般家庭也很容易接受。

另一个方面,这些手机基本上是主打青春校园风或者性价比,并以明星代言人来吸引年轻的95后,像OPPO就请了李易峰、杨幂、TFBOYS组合以及杨洋给自己不同款的手机来代言,并大量在湖南卫视和一些综艺节目进行广告轰炸。

而之前作为苹果有力竞争对手的三星,颓势明显,在95后中选择比例并不高。这也与其近年来定位比较模糊,性价比不太高有关。

说起风云变幻的手机市场,遥想起小红(微信ID:zhhjrwh)初中的时候,诺基亚还是霸主地位,结实耐用是很多人的首选;摩托罗拉那一款款颜值很高的的手机,让人眼花缭乱;三星也已经开始成为手机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谁能想到如今会是苹果称霸,小米、华为、OPPO等品牌杀出重围呢?


不发没有P过的图

分析:在这个颜值经济时代,95后更关注自身形象,所以60%的95后表示自己拍照的时候会用美颜。

如果分男女的话,差别就比较明显了。80%以上的95后女生都会用美图软件,远高于男生的使用比例。像小红98年的妹妹,手机里的P图软件和美颜相机加起来有10几个,分类细致到以何种方式打马赛克。

在调查中,小红(微信ID:zhhjrwh)惊讶的发现,还有30%的95后男生会用美颜软件哦,虽然是一小部分,也说明95后的男生也是很注重形象的。

常用美颜软件,小红统计后发现,排名前三的产品分别是美颜相机、美图秀秀、潮自拍,而而这三款APP都由美图秀秀团队打造,可谓是95后美颜事务专职助理了。


95后看这些

看视频常用爱奇艺和优酷

分析:远离电视,网上看电影已是常态,爱奇艺和优酷是最常使用两大入口。

爱奇艺拥有许多影视剧,尤其是韩剧的独播版权,比如前一段十分火热的韩剧“太阳的后裔”,还有网剧“盗墓笔记”等,包括综艺节目如“奔跑吧,兄弟”等。爱奇艺的自制综艺也很受欢迎,“奇葩说”以其鲜明的个性,犀利的点评吸引了大量95后年轻人观看。

而优酷则强在网络综艺。拥有综艺“极限挑战”、“火星情报局”等网综的独播权。优酷更是一个自制视频的大平台,万合天宜、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等都在在优酷上投放视频。

其中重点关注的是“火星情报局”,这是著名主持人汪涵的第一档网络综艺,而作为湖南台当家主持,汪涵的首档网络综艺的开播,自然也吸引着95后,尤其是受湖南卫视综艺影响的年轻人的强烈关注。

另外,B站作为一个以弹幕为主要特色的视频网站,也可以说是以“吐槽”为特色的视频网站,堪称“二次元”圣地,“鬼畜”等栏目独具特色,都是吸引95后的重要因素。


订阅号关注高度分散

分析:先要说明,95后的微信订阅号非常的分散,只有学校类官微是他们关注得最多的,因为要接受学校的通知和动态。除了学校官微以外,“同道大叔”和“Alex是大叔”提及得比较多。这是两个关于星座的订阅号,每天会有星座运势、星座分析等等,像“同道大叔”会把每天的内容做成卡通版,特别能吸引年轻人。

“一条”也被很多95后关注,它们的内容走的是文艺范,比较感性。95后是享受人口福利的一代,大多数的他们都是独生子女,渴望被关注,却又恐惧社交。所以他们容易被这些感性的东西所感染,也比较喜欢看这些偏文艺的内容。

总体来说,95后存在较大的思想差异,除了刚需类的,工具性的订阅号之外,其它是非常分散的


除了青春剧也爱《欢乐颂》

分析:发布这份调查问卷的时候,“太阳的后裔”已经播完,而欢乐颂正在热播当中。

“欢乐颂”讲的是白领话题,在职场人士中十分火,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没想到在95后中也很受追捧,甚至超过了韩剧“太阳的后裔”,受到关注新兴事物95后的欢迎。还有部分原因或许是95后对职场未来充满好奇,也有窥探心理。

提得比较多的还有《权力的游戏》,是一部中世纪史诗奇幻题材的美剧,这反映出95后对电视剧的选择非常多元,而不仅仅停留在偶像剧上。

另外,《权力的游戏》所代表的的奇幻题材也非常符合95后的口味,正如国产受捧的的《鬼吹灯》,《盗墓笔记》等,毕竟是“中二少年”嘛。


韩国明星热潮不退

分析:在95后喜欢的偶像中,总体还是国内明星占领比重大,提及率高。尤其是当红炸子鸡李易峰,95后是提及最多的内地明星。周杰伦、陈奕迅这类国内顶级歌手紧随其后,人气火热。而外国明星中,最受欢迎的是韩国组合bigbang,在调查统计排名前十位的明星中,bigbang及成员分别占领第一、第七、第八名。在《太阳的后裔》热潮之下,新任“老公”宋仲基位居第四。

对比最明显的,是深圳与怀化这两个地区。深圳95后对于国外明星的喜爱算是最强烈的,比重高达41%,怀化的95后相对更偏爱国内明星,喜欢国外明星的仅占14%。

不过其实在整体调查中,除个别明星外,95后的“口味”还是非常广泛的,排名第一的GD占比也未超过8%。


95后玩这些

女生爱映客男生看斗鱼

分析:对于最近十分火热的直播,其实在95后人群里普及率并不高。

调查发现,仅有2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经常观看直播,还有6%的95后偶尔会观看直播,让小红(微信ID:zhhjrwh)很是惊讶,另外一个角度说明网络直播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进一步的了解发现,在这些观看直播的95后中,映客是最常用的直播平台,这也与映客目前的市场地位是一致的。映客起步较早,并且主打明星牌,刘涛、王凯、王宝强等明星都曾经做客映客开过直播,再加上《我是歌手4》这类当红综艺直播的加持,让映客比其它直播平台在95后中更有知名度。

而看直播的男生那边,选择截然不同,男生的首选是斗鱼,因为斗鱼主打游戏,既有电竞联赛的独家直播权,以及有许多电竞大神在该平台进行直播。

总体来看,因为游戏的粘性更强,95后男生观看直播的要比女生多。


贴吧强势不可动摇

分析:如果一个95后说在网上瞎逛逛,那么很有可能是在贴吧里。贴吧融合了资讯获取与兴趣社交双重功能,最受95后欢迎的。

贴吧为众多兴趣爱好者提供了一种最便捷的聚集方式,通过关键词搜索,选择最想了解分享的信息圈子。95后喜欢围绕着某一个明星、某一部影视作品甚至某一个歌曲等封闭的主题来展开交流,发表看法的同时也结交朋友。

同时,贴吧独有的爆吧文化也吸引着95后,他们冲动又热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有从众心理。

而豆瓣与知乎的用户群体就相对比较精英了,豆瓣上可以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音乐的评论,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产生和决定,偏小资的调性吸引了95后的,懂得享受生活娱乐的年轻人。

95后已经刚刚过了“中二”的年纪,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不屑”与“小孩子”为伍,所以光从“逼格”上来说,比起其他网络论坛来,知乎更能满足95后这一心理。


爱英雄联盟,爱开心消消乐

结论:英雄联盟可谓近年最火爆的电竞游戏,有29%的95后都选择英雄联盟作为自己最欢的游戏,直播圈里最火的几个电竞大神,主讲的也是英雄联盟。

非常具有反差萌的95后,不仅仅喜欢战术擂台游戏,喜欢“开心消消乐”的也不少,这款小游戏操作简单,画风可爱,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件消磨时间的利器。

总体上来看,95后男生更喜欢大型的网络游戏,如英雄联盟、CS这类,但也不排斥开心消消乐这种消磨时间的小游戏;而女生会以手机游戏为主,比如像“奇迹暖暖”这样的换装小游戏。


95后看网红

近四成95后喜欢papi酱

分析:大部分95后对于网红的态度是“无所谓”,明确表示喜欢的只有11%,而喜欢papi酱的达到了39%。

我们通过调查数据中看到,“艾克里里”以及“同道大叔”等也经常被提起。被采访者对网红这一词的印象也是偏正面的“逗趣”“搞笑”。由此可见,对于有优质内容输出的这一类网红,95后普遍好感度以及接受度相对会高很多。

高关注度加上本身有意思的内容,使得讲述“白领话题”,“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成了网红中一个重要代表,受到95后欢迎。


大部分对网红敬而远之

分析:只有15%的95后想要成为网红,结合我们调查中的“用几个词形容网红”分析,是因为大多数95后对网红存在着刻板印象,在他们的心目中把网红看成了“贬义词”。在这个关键词分析中,提到最多的便是“整容”、“炒作”这一系列的含有负面意义的词,所以大多数95后觉得不希望成为网红。

但是根据95后对papi酱的喜爱程度一起分析的话,其实95后并不是不想成为网红,而是不想成为大众眼中那种带有贬义色彩的网红。


网红就是整容、炒作?

分析:18%的95后觉得网红长得十分漂亮,都是“肤白貌美锥子脸”、“长得漂亮、长得帅,自己开直播,然后开网店赚大钱”。但是“整容”和“炒作”也被多次提到,比如“打了多少针,有自然的吗?”、“网红就是炒作,想出名疯了吧”。

还有很大一部分95后对网红没什么看法,“只要不打扰我生活就好”。95后现在处在一个半熟的年纪,思想尚未成熟,但是内心却渴望独立。他们也是被网红影响最深的一代,就像80后和90后的“非主流”一样,一边在“嫌弃”,一边在模仿。

结论:

1、地域经济差异对95后影响大

95后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也不同。经济差异也决定了接受信息的多少,不同地区的95后还是存在“知沟”的,并且这种差距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扩大。

比较明显的是,不同地区使用的手机、APP和喜欢的明星都存在巨大差异,关注点也不一样,区域经济、文化的不平衡,带来了调查结果的不同。

2、最关注“娱乐、社交、网购”

和线下相比,社交网络更容易获得平等对待和认同感,平时不受重视的95后在网上发言更自信,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喜爱,泛娱乐化的内容,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而那些负面的内容,他们则习惯性地不予讨论。

网购的便捷,让它几乎成为了95后的生活习惯,特别是想要什么都可以找万能的“某宝”,满足了95后追求新奇的心理。特别是,在尚未有自己的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价格比较划算的网购更容易被95后考虑。

3、喜欢有优质内容的网红

95后对网红并不非常排斥,虽然他们之中也会用一些有色眼镜去看网红,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能够接受的。

应该说,他们不是不喜欢网红,他们只是不喜欢那些只会自拍和炒作的网红。从他们对papi酱的喜爱就能看出,对生产优质内容和对吐槽文化的欣赏,能彰显出95后的性格。在内心还是半成熟的情况下,渴望着自由与独立,而网红的颜值、审美、变现能力以及高关注度,都是他们“长大”最需要的东西,尤其是实用的才能,包括幽默。

今日网红(微信ID:zhhjrwh):网红资讯第一原创报道者!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