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汉唐通古斯巴什古城

通古斯巴什古城 摄影:李文武

通古斯巴什古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塔木托格拉克乡境内。古城现存面积约5.7万平方米,南北长约250米,东西长约230米,周长约825米,方形,用土坯砌成。墙基宽约4至8米,墙体残存最高达7米。其原名“托古孜巴什”,在当地语言中意为“九城之首”。

古城墙垣为夯土与土坯砌筑混合而成,大部分基座为夯土构筑,夯层厚约50-60厘米,内夹有兽骨及带黄*色陶衣的夹砂红陶片,夯层越往上越薄。古城墙垣的上半部分为土坯或土坯加大泥块垒砌。

通古斯巴什古城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是古代龟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军事建筑之一。它对研究龟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古斯巴西古城曾出土唐朝大历年间的残纸、李明达借粮契、白苏毕梨领屯米状、开元铜钱等文物以及相关史料文字。1993年前后,该遗址出土古钱币3000余枚,钱币年代从汉唐直至明清,证实了该古城曾经长期处于繁盛。现有研究证实,通古斯巴西古城驻军数量最多时,人数达到了3万,战马饲养数量最高时为2700匹。

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开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和县龟兹文化博物馆三家单位联合开展《安西大都护府考古工作项目》。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凌介绍:他们根据通古斯巴什古城南北两个瓮城的大小,最后选取了北门瓮城区域进行发掘。经过挖掘清理过后,探方内几处比较明显、规模比较大的房子遗迹呈现在人们面前。这说明古城的文化堆积深厚,延续使用的时间很长。部分遗址进行过多次改造、利用,先后有多层房址堆积。由于经过多次改建和后代破坏,遗址残损严重,在古城内的东北角发现有金箔墙皮的居址。

与此同时,还发现了朱砂、青金石粉涂覆的墙皮,彩色玻璃瓶盖、玻璃珠等,又表明这里曾与中亚、西亚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此也就引发了这座古城在汉唐时代到底是什么性质,汉唐时代新和地区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这么一个规模的古城反复利用又说明了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

通古斯巴什古城 摄影:李文武

通古斯巴什古城 摄影:李文武

通古斯巴什古城 摄影:李文武

通古斯巴什古城 摄影:李文武

通古斯巴什古城 摄影:李文武

通古斯巴什古城 摄影:李文武

通古斯巴什古城 摄影:李文武

通古斯巴什古城 摄影:李文武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