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约科维奇还是焦科维奇?比斯坎还是比什千?都是字母惹的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叫得好好的“德约科维奇”变成了“焦科维奇”,那“小德”的昵称还怎么叫啊喂!柳比契奇(Ljubicic)明明两个C,是为了好听才翻得不一样吗?为啥前南球员名字有时候看起来跟英语字母一样,有时候C上却长个撇D上又多个横?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好吧先暂且这么叫),通常看到的拼写是NOVAK DJOKOVIC,所以“德约”就是从“DJ”来的。那么,在塞尔维亚语里,他的名字怎么写呢?NOVAK ĐOKOVIĆ——哎,D上那个横哪儿来的?C上那个撇哪儿来的?

(塞尔维亚媒体上,也会有时写成Đ,有时写成DJ,但读音没有区别)

实际上,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倒过来排序也行)里,D和Đ是两个不同的字母,发音分别与汉语拼音的D和J相似,C,Č,Ć又是三个不同的字母,发音分别与汉语拼音的ci,chi,qi 相似。所以,那个网球世界第一童鞋的姓,ĐOKOVIĆ,真正的音译应该是,焦科维奇。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字母表,三个“C系列”,三个“D系列”,后面还有俩“S系列”,等等)

那为什么会出现DJOKOVIC的写法呢?因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在通常情况下为适应英语的写法(比如国际大赛),会直接把Đ,Č,Ć这样的特殊字母,直接用英语的D, C, C代替,而为了尽量避免Đ的误读,近年来很多情况下会把Đ改写成DJ,以尽量减少被误读成D的几率。实际上,在真正的塞尔维亚语法中,是不存在DJ这个字母和这种拼写的,克罗地亚语则基本不会这样改写,Đ会直接“迁就”英语写成D。

那么这个时候,第一个翻译人名的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看塞语原文,只看英语拼写,按英语的读音规则音译,DJOKOVIC被译成德约科维奇,也就情有可原了,但后面的人也就都跟着,跑偏了。

(带勾带撇儿的曼朱原名)

类似的情形还有克罗地亚国脚曼朱基齐(Mario Mandžukić)。曼朱刚出道的时候,国内媒体常翻译成“曼德祖基奇”,原因就在于中间那个“”,会被改写成“dz”,Mandzukic,成了“德祖”。但实际上,在克罗地亚语里,dž是一个字母(俩拼一起居然是一个字母,好变态),发音类似汉语拼音的“zh”,那么“曼”就知道是怎么来的了。类似的还有波黑前国脚萨利哈米季奇(Hasan Salihamidžić),他没被翻错,很幸运。

曾经有个克罗地亚球员叫“比斯坎”,但你要是在他面前这么喊,喊破喉咙他也不会知道叫他的,因为他的名字叫,比什千,拼写是Igor Bišćan,被误读成“比斯坎”,也是因为通常šć会被写成英语字母的sc。

曾经执教天津泰达的库泽(愿他在天堂安息),Kuže,也是被第一个翻译他名字的人按照英语的写法Kuze翻了,不然,该叫做库热。

文章开头提到的柳比契奇,真正的拼写是Ljubičić,所以两个“c”,一个负责“契”,一个负责“奇”。

(苏克的姓其实S是带勾的,跟汉语拼音的sh发音相似)

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毕竟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作为只有前南地区才使用的语言,非常小众,出现这些情形情有可原。另外,人名的翻译也常常是约定俗成,第一个那么翻了,后面的人也只好跟随。所以苏克的左脚一旦拉上小提琴,不管有没有贝塔做搭档,中国球迷就不会再叫他“舒克”(Šuker)了。

(有时为了适应英语字母的习惯,S上的勾不见了,才会被误读为“苏克”)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