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古代的七夕不是情人节

撰稿人:秒一

其实在古代,七夕节不是情人节,古人也另外有着自己的“情人节”。

七夕最早是用来晒太阳的。

最早关于七月七日的节日的可信记载来自东汉时期。《玉烛宝典·七月孟秋第七》引东汉学者崔寔(shí)所著《四民月令》记载:

“四日,命治麹室,具簿持槌,取净艾;六日,馔,治五谷磨具;七日遂作麹及磨。是日也,可合蓝丸及蜀柒丸,曝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也。”

这些风俗中在后世影响比较大的只有“曝晒"这一项。后世关于曝晒的文献记载非常丰富, 《世说新语》有两个故事: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这个故事跟大家都知道的阮籍有关。当时,姓阮的一族按照居住区域不同,内部产生了分化。道路以北的阮姓富有,叫北阮,阮籍家比较穷,属于南阮。七月七日这天,北阮晒出来的都是亮眼的绫罗绸缎,我们阮籍呢?晒“大布犊鼻“。

“犊鼻裈”就是一种穷人穿的短裤,以其像牛的鼻子而得名。《史记》上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开小酒吧时,司马相如穿的就是这个东西。我们阮家两位也是真性情。

另外一则故事: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在那个时代,这种曝晒防潮的风俗十分盛大且郑重,到了七夕节这天,从皇家到平民,全国都会热情地投入起来。一项常见的劳动,也获得了节日所必备的仪式感。这也是我们认定《四民月令》中所记载的七月七日可以属于节日的理由之一。

七夕最早只是女孩子的节日,男孩子则重在求功名

七夕民俗纪念活动的主体是年轻的女性,七夕也就因此被称作“女儿节”,或称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

清代《月曼清游图》册中一副《桐荫乞巧》,全画细致地展示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场面:

七夕之夜,女人们以碗装水置于庭院,然后将一束针散放其中,人们争相观看在水中呈列的图案,据说图案的形状越好看,放针者的手就越灵巧。这就是清代七夕节盛行的“投针乞巧”,也叫“丢巧针”。

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如《燕京岁时记》:“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再如洪亮吉《十二月词之七》:“七月七日侵晓妆,牛郎庙中烧股香。君不见东家女儿结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红。斜簪茉莉作幡胜,鬓影过处绕香风。”

清代台湾风俗,七月七日,妇女忙于拜织女,而男子则忙于屠狗祭魁星。

魁星为点取状元之神,祭拜它以求高中。清郑大枢《台湾竹枝词·七夕》诗云:

“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无鹊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结缘煮豆待何时。”

钱琦《台湾竹枝词·拜文昌》诗云:

“五彩亭前祝七娘,三家村里拜文昌。桥填乌鹊星联斗,天上人间各自忙。”

当地人称织女为『七娘』;文昌又称文曲星,掌管文运之神。

民间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民间谓“魁星主文事”。闽台两地,特别是读书人逢“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拜魁星”仪式亦在月光下举行,在闽东一带,“七夕”这晚,天井里往往摆上“拜织女”、“拜魁星”二张香案,仕女聚会一堂,又被分为两个面面相对不同性别的小天地,非常热闹有趣。

古人七夕吃什么?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总离不开吃吃吃。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螃蟹。后人们也在七夕特色食物上有所努力。《太平御览》卷三十一《时序部十六》引周处《风土记》就记载了前人的一种努力:

“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此日惟设汤饼无复有糜矣。’”

不过这种吃“糜”的节俗早在周处的时代就已烟消云散。之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出现过多种七夕节的特色食物,但一直没有任何一种广泛传播并流传至今。直到最近这几年,烧烤才承担起了这个职能。

哪些是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究竟算不算情人节呢?事实上,在古代,元宵节、上巳节甚至寒食节、清明节都可以互相“勾搭”。这些节日比起七夕,似乎更能承担情人节的职责。

元宵节,古称上元节。最初流行不晚于南北朝时期。到了隋唐时期,上元节逐渐兴盛为全国性的节日。主要节俗包括灯会、踏歌、走桥、盗福和食用某些特别的食品等等。

在古代的大部分时期,出于治安等方面的考虑,城市在夜晚时经常要宵禁。而元宵节则暂停宵禁,夜晚自由活动。元宵节的灯会和走桥活动更让古代女性摆脱限制,离开家门外出活动。而人们也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出门艳遇。

《隋书》卷六十二《柳彧传》一窥古时上元节的艳遇风俗:

“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竟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秽行因此而生,盗贼由斯而起。浸以成俗,实有由来,因循敝风,曾无先觉。非益于化,实损于民。”

这里说每年正月的“望日”(即月圆日,在这里指阴历十五日),“内外共观”、“男女混杂”、“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正说明了上元日勾搭的机会非常之多,而大家也约得非常开心。

欧阳修的那首著名的《生查子》中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就是这种艳遇约会风俗的生动写照。

三月三日的上巳节历史悠久,也是艳遇佳节。《论语·先进第十一》有名的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上巳节直接写照。古人觉得在这一天洗澡、供神或吃某些特定食物可以“拂除不祥”,“自求百福”。于是这一风俗在后世有时也变异为“修禊”(对,就是《兰亭集序》上那个),就是用在水边的嬉闹玩水,或者举行某些象征性的亲水仪式。

上巳、寒食和清明,跟今天一样,古人也会利用这个黄金周集中出游踏青,而这才是当时这个节日最重要的部分。跟上元节一样,这也是一个女性可以出门活动的时间,同样也是艳遇的高发期。《周礼·地官司徒第二》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正是这一古老习俗的体现。

最后讲一个穷秀才崔郊的故事。

崔郊姑姑有个婢女,才貌双全,和崔郊互生爱慕之情。崔郊姑姑因为穷,把这个婢女卖给了当地的军阀。后来,崔郊通过寒食节女性可以自由出游的机会见到了思慕已久的前女友,给她写了一首诗: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结果,这首诗传到了军阀那里。军阀一看,马上传召了崔郊。崔郊闻讯,肠子都悔青了。结果到了以后,军阀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把那个婢女又赏赐给了崔郊,还填了许多嫁妆。当然,读者也在这一次土豪任性的慷慨中开心地满足了一次自己的白日梦情结。

以上节日都是为了脱单,比起七夕来似乎更符合“情人节”的要求。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