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才是最适合做O2O的!

说明:这是昨天文章的续篇,昨天那篇文章:90后年轻人自述:我为何很少用qq了,一天,阅读量近万,应该说出了年轻人的心声。今天的续篇,又从商业的角度略作分析——90后的年轻人,不一定分析多深,但说的有点道理。

第四,默默颠覆QQ用户聊天习惯

陌陌能够准确知道好友在线情况和消息是否送达读取。这感觉在长期的使用中就可以感觉到。

红圈A对应于QQ的是用户的在线状态。

假设一个场景,我的QQ和陌陌里都有同一个死党朋友,而他同时活跃在QQ和陌陌里,公平的情况下,我这个用户为什么更倾向于用陌陌找她说话。因为红圈A会告诉我她最后在线的时间,以及红圈B会告诉我消息是否被她读取。如此,用户可以自己判断还要不要继续发消息,而不是在QQ上习惯性的问:在吗?

仍然是QQ丢下的一个环节,用户最后在线时间,陌陌经过优化,收益颇丰。

是否应该重新启动用户最后在线时间呢?我觉得这样做无异于挑战所有用户的习惯和底线,既然用户们已接受了QQ已经没有最后在线时间这个习惯,更多的保护了他们个人隐私,那么再改回必然会激起取消手机在线状态时造成的那样大的怒火!只能重新想办法了。

第五,默默的获取用户通讯录

从诞生伊始,陌陌始终在宣传自己的陌生人社交概念,并且极力的避免和QQ,微信相同的熟人社交概念。

甚至其CEO在回答知乎网友提问时原话都是:当初我做陌陌的时候,就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和陌生人聊天?我当时觉得这个问题好奇怪,因为我第一反应就是我为什么要和熟人聊天?我的QQ关系熟人基本上全是同事与行业圈的(其他关系类型如同学,发小,都因为生活轨迹原因而极少联系),我要有话和他们说的话在白天的PC上早就说完了,为什么下班后还要和他们聊?因此,我觉得和合适的陌生人交流对我而言是一个刚需。目前,我自己的手机交流基本都在新建立的社交关系上,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与原有熟人关系上的。

此话客观反应了陌陌在极力的保持低调避免遭遇QQ注意,同时也反映了和陌生人社交是用户们的刚性需求。此时的陌陌非常害怕被腾讯认为自己是竞争者。

陌陌只想做陌生人社交吗?事实恰恰相反:

1.在陌陌建立群组是需要用户绑定手机通讯录

2.获得5星用户评级时也需要绑定用户通讯录

3.用特殊表情诱导用户绑定手机通讯录。

4.软件内也不时的提醒用户们绑定手机通讯录。

以上都反映出陌陌太想要用户的通讯录了。

QQ十多年积累的用户人际关系链。微信一朝一夕就通过手机通讯录获得个八九不离十。

微信的火爆其实就是朋友圈的火爆,也就是用户手机通讯录的火爆。

那么在和陌生人碰撞完火花之后,没有熟人链条的陌陌必然会归于平静和冷清。但是陌陌在抓住生人和熟人两条链之后,对QQ造成的影响就显而易见了:用户会留在陌陌,迁移走他们最亲密的人。我的很多朋友已经基本不用QQ了,但是他们却活跃在陌陌里,标配年费会员,如果有更多的用户选择了陌陌,QQ能满足的,陌陌同样可以满足他们。

陌陌的天然优势就是只能用手机号码注册,匹配了手机通讯录以后,推荐认识的人,都是用户电话本里的人,可能认识的人也是根据用户通讯录朋友的朋友做推荐。大多数都是自己圈子的人。

QQ让用户诟病的地方在于推荐认识的人,由于QQ缺乏手机通讯录匹配,而是根据QQ好友列表做匹配。

好友列表很可能是学生时代就开始的积累,你所有的同学未必就是你圈子的人。

这一点在腾讯公司开设新浪微博第一天就被严重吐槽,不亚于QQ空间谣言和朋友圈代购。

第六,qq才是最好的o2o工具。

其实很早之前陌陌中“附近的活动”就能看出许多O2O的端倪。

在腾讯先后入股了大众点评,四维图新和58同城之后,陌陌也祭出了O2O重器“到店通”

相比较腾讯花费的高昂代价,陌陌却在悄无声息的让商家们主动送来了最完整实体店资料。

包括行业分类,服务范围,地理位置和营业执照!

“到店通”本可以在陌陌上直接花钱做广告,为什么一定要收集信息呢?

很简单的道理,信息在被检索之前,先要被收集和核实。

检索的目的更是堪比:有问题找百度,有需求找陌陌。

当然这是一个缓慢和艰难的过程,反正陌陌的“到店通” 和百度的“直达号”已经一先一后的高调上路了。

腾讯呢?

其实,qq才是最适合做o2o的,毕竟每个店主都有qq,真正能链接一切的是qq,只是,很明显,qq的动作不如微信快,如果说百度老了的话(跟不上新形势),qq则是僵化了。

QQ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在o2o上的动作,微信让qq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丢了面子,qq不能让微信在o2o上丢面子吗?

写在最后:

手机QQ5.1版,腾讯把“附近的人”在动态中提升到和“好友动态”同样重要的位置了。

但是陌生人打招呼后的社交动作始终被折叠在“附近人的消息”中,沟通双方都要多点三次屏幕才能回复消息,返回的时候又要两次。非常不方便,很多对话最后不了了之。

同时QQ号存在滥用小号注册并骚扰他人的现象。也存在大量低质用户低俗目的的现象。

同时腾讯和QQ用户们都存在用QQ做陌生人社交的顾忌。

如果陌生人社交有错,那么所有陌陌用户都有错,近2亿人有错,全国6分之一的人有错。

社交无罪, QQ需要改变了,需要重新承担它从诞生之时就被赋予的任务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我对qq太有感情了,它曾是我链接网络世界的开始,我不希望它没落,更不希望被颠覆。

(本文所有图片涉及的用户名均为PhotoShop处理过后的化名。)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