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图近期实现的照片自动识别分类及批量美化,细说“云相册”更迭

最近,在全球覆盖11亿移动端设备、正准备赴港上市的美图公司,推出了美图云相册产品“美图日记”,首次在技术上实现了照片内容自动识别分类,以及云端照片批量美化等功能,引起了云相册业界的关注。

事实上,互联网时代几经更迭,“云相册”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它听上去甚至有些复古。国际上从美图界先驱Picasa到无限制云储存的谷歌云 相册,国内从较早起步的网易云相册,到各种“云”,再到美图最近推出的可以实现图像内容自动识别分类、照片批量美化的美图日记,“云相册”的主打概念历经 了云储存、云分享几个阶段,朝着更智能化人性化的云识别分类,云批量美化等路径演变。

借着美图日记的发布,我们来梳理一下云相册这款全球性产品的更迭与发展重点。

Picasa:PC时代美图界的先驱

早在2004年,互联网行业巨头谷歌收购了数字照片管理软件Picasa,就开启发展“云相册”的宏愿。Picasa的名称来源于艺术家毕加索,由位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Idealab公司创立。2004年7月,谷歌接手Picasa后开始提供免费下载。

作为PC时代美图界的先驱,Picasa当时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包括Picnik图片编辑功能、Booksmart图集功能和ShoZu图片上传 功能,成为很多人整理、编辑和分享相片的好帮手。不过,谷歌去年推出新服务谷歌相册(Google Photo),并宣布于2016年5月正式停用Picasa。这个服役长达12年的应用最终没能并入未来的谷歌版图。

谷歌相册:无限制云存储,可实现地点、时间等初步分类

其后,谷歌主推谷歌相册,被外界认为是谷歌冲击云相册服务市场的野心,目标竞争者为苹果的iCloud图库、雅虎的Flickr等。谷歌相册的 一大卖点是无限制云储存,只要不选“原始大小”,那么上传照片就没有容量限制。另外,谷歌相册还可以根据“地点”、“时间线”等要素将照片分类成不同相 册,对用户来说方便又实用。但由于它不是专业的滤镜类应用,后期处理效果差强人意,很难达到时下用户对图片美化的所有要求。而Google+从推出到现在 一直不温不火,很难说谷歌相册可以借势社交化,所以谷歌相册的推广一直独立于其他产品,和Google+原有的相册功能区别开来。

国内云相册:免费存储量的你追我赶

国内的云相册服务起步较早的是网易,旗下“网易云相册”上线已超过十年。这个应用可以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照片备份和管理服务。其他几大互联网公司 也有自己的云储存服务,比如百度的“百度云”、奇虎360的“360云盘”、腾讯的“微云”等等。不过,这些产品大多是综合类的云储存服务,竞争重点在于 免费存储的容量,相册只是其中一支业务,并未针对相册推出更多人性化的功能。

美图日记:照片自动识别分类及批量美化,与美图产品矩阵互通

在这个背景之下,移动互联网公司美图近日推出的一款智能云相册服务“美图日记”瞄准的是更专业化的云相册服务。和目前市面上注重大批量储存备份的云服务相比,“美图日记”的差异化路线主要专注于珍贵图像的收藏备份。

根据“美图日记”上线后公布的信息来看,自动内容识别是这个产品的一大亮点。这种技术可以按照图像拍摄场景做归类,对图像内容进行识别,还可以 轻松识别人脸、将用户关系下的亲朋好友做人物归类。简单来说,这就像是手机相机里有了一个智能管家,用户拍摄照片后,该照片会被自动分类并加上相应标签, 这样用户就可以轻松对照片进行“日记式”的管理。运用机器学习的智能操作,用户在拍照片时不用再费心思考怎么保存和管理,在拍摄后想要找到照片时,也可以 用标签来轻松检索照片,省下很多时间。

另一个亮点是云美化技术,指的是用户可以对云端的图像进行批量美化处理。从喜爱手机摄影的用户角度来看,云端美化可算是“刚需”,但由于其技术 难点,目前其他产品尚未实现这个功能。因此,“美图日记”的云美化服务才凸显出价值,除了便捷,“美图日记”还可以按照不同图像自动匹配美化风格,把用户 选滤镜、试滤镜的时间全部解放。

值得一提的是,“美图日记”支持多端同步,只要有美图账号就可以在旗下任何产品里使用这个云端。近两年来,智能手机在生活摄影领域进一步取代数 码相机,用户在手机端上完成图像拍摄、美化、存储保护的一系列功能是现实需求。从“美图秀秀”起家,美图公司专心打磨图像工具,截至2016年6月,美图 的移动应用矩阵已在全球11亿台独立设备上激活,月活跃用户达4.46亿。在这个用户规模和产品成熟程度的积累上美图才推出云相册,似乎是打造完整产品生 态链的关键一棋。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