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敏感期的那些小心思,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在3-4岁阶段,开始慢慢接触幼儿园生活,迎来人生中重要的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同龄人,生活范围进一步扩大,心理活动也更加丰富,对交友、人际、秩序甚至色彩都特别敏感,有可能一点小事就会引发孩子内心的不安。细心的爸爸妈妈们会发现,对成人来说看似平常的事,在孩子的世界却可能如暴风雨般强烈。如何帮助这个阶段的孩子,给予他们勇气与力量去迎接这个阶段的人生挑战,自我成长呢?先来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最后蒲蒲兰还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孩子敏感期阶段的阅读书单。新书 ▍ 爱的小秘密

明天就要参加幼儿园的演出了,对丽奈来说,是多么令人期待的事!穿上漂亮的裙子,带上妈妈亲手缝制的头花,想一想,就已经等不及了。

可是,弟弟却在第二天生病了。妈妈需要陪着弟弟,不能来看丽奈的表演了。这一切让丽奈所有的期待瞬间低落,她的世界,一下子仿佛只剩下了自己。丽奈去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拉起丽奈的手,紧紧地握住,握一握,又握一握。

没有像其他朋友一样,有妈妈帮忙换衣服、也忘了带漂亮的头花……“不要紧,我自己也可以。”丽奈这样给自己加油。

可是,她心里还是不安极了。来了那么多人,都没有见到妈妈与弟弟的身影。

啊,是妈妈!妈妈看到舞台上的丽奈,使劲地朝她招招手。丽奈也轻轻地朝妈妈挥挥手。开始表演了,舞台上的丽奈,第一次了发出十分响亮的声音。

回家路上,丽奈和妈妈拉手走在河边。握一握,握一握。这是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爱的小秘密!(ps:小小细节,丽奈最后戴上了头花,问问小朋友们,是谁带来的呢?)

适合4岁以上亲子共读作品曾入选博洛尼国际儿童插画展的画家冈田千晶温情演绎看完这个故事,爸爸妈妈们是不是对这个阶段,孩子的成长特点、心理活动,了解得更加深入呢?其实,这一阶段,孩子由于生活空间的扩大,将不断迎来各种“小挑战”。而就像丽奈,尽管很伤心,也不忘给自己加油——孩子的成长便在这不断给自己加油的过程中吧!加油的动力来自哪里呢?正来自与妈妈握起来的手。一个小小的动作,象征着妈妈平日里对丽奈的爱,是一种无声的亲子陪伴。在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带给了孩子无比的力量和勇气。注意关注孩子的敏感期心理情绪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陪伴成长,将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延伸 ▍ 敏感期·成长书单

适合3岁以上亲子共读色彩敏感期你知道么,不同的色彩有可能通过影响孩子的视觉、心理从而影响孩子的智商、情商甚至性格。或许是一顶帽子、一条裙子、一双鞋子……你总会发现,自己和孩子有些不同的想法,你或许会奇怪,为什么孩子会执着于(甚至可以说偏执)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呢?其实,作为一种外在的刺激,在3-4岁阶段的孩子对色彩尤其敏感。他们喜欢选择玩具、生活物品甚至是自己穿的衣物的颜色,比如书中小女孩。在对色彩的执着中,小女孩对很多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慢慢地成长、形成自我个性,也建立了自信。

适合4岁以上亲子共读审美敏感期3-4岁,是孩子审美和完美的敏感期。比如要一个苹果一定不能被咬掉一口,自己喜欢的东西绝对不能被破坏,就像书里的小女孩,不希望自己的小鞋子变脏一样,为了不让她变脏,随时都小心翼翼。在这个阶段,应该在尊重孩子爱美的基础上,帮助孩子认识到美的真正内涵,理解物品的真正价值所在。就像书里的小鞋子,当穿在脚上尽情奔跑的时候,才是“最漂亮的小鞋子”,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小鞋子”。

适合4岁以上亲子共读交友敏感期人际交往,是孩子成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需求。这个时期的关系建立,将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不可磨灭的基础。在人际关系中,孩子也将逐渐了解,真正的朋友,不是建立在是否能给予食物、玩具之上,而是互相理解、倾听的基础上。这种和谐状态的友谊将帮助孩子建立性别意识、社交意识,并收获快乐。当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就像书中的小女孩一样,她所结交的朋友,将让她每次面对环境的变化都可以得到心灵的慰藉,让她拥有更多欢乐、更多安全感、更多幸福感……甚至是多年后的更多美好的记忆。

适合4岁以上亲子共读日常陪伴成长小女孩牵着一个红气球乘公交车,红气球却不小心被风吹走了。司机、小白兔、企鹅……都在帮忙找气球,但是最后红气球不幸被小鸟啄破了。小女孩伤心地哭了,大家都在安慰她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更大的红气球——一个天天可以见到,不会飘走,也不用担心被啄破的红气球(你能猜到是什么吗?)。当我们陷入某种情绪不能自拔之时,最需要的也许只是朋友的默默陪伴,就像找寻红气球路上,陆续上车的动物们。

适合4岁以上亲子共读日常陪伴成长国际安徒生提名奖得主谷川俊太郎经典作品孩子渐渐长大,他/她的生活圈子不再只满足于家庭。就像书中,三只小兔子尽管有些害怕,但是还是渴望开兔妈妈去远方,去追求未知的未来。爸爸妈妈们能做到的,就是让爱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让每个孩子感觉到父母深切的爱,拥有面对未来、勇敢成长的力量。

适合4岁以上亲子共读日常陪伴成长一个既没有朋友也不喜欢玩具的小女孩,在森林里散步时,遇上了狐狸妈妈。她请求小女孩帮忙照看小狐狸一段时间。可是小女孩的妈妈并不喜欢家里养动物。书中的妈妈却很明智,她没有粗暴地拒绝,也没有为爱而妥协,而是机灵地找到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没有责怪小女孩带狐狸回家,而是把狐狸“变成”了一顶狐狸帽子。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始终都是健康的、平等的,始终在等待着孩子,像狐狸的金色一样温暖的。这些都让小女孩确切的感受到爱,逐渐收获自信。

合作联系:微信后台、评论留言

或者邮件ppl@poplar.com.cn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