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部9.1分的祖孙情电影,榨干了我的眼泪

常言道: “隔辈亲,亲又亲。”

亲情是人间至爱

每当看到祖孙二人其乐融融的场景

心里就会涌起无限的感动和追忆...

今天小编想要与大家分享两部电影,分别是

《外婆的家》《天堂回信》(中)

讲述的都是祖辈孙辈之间的深刻情感

且豆瓣评分同样都是 9.1分

《外婆的家》(又名《爱.回家》)

—— 韩国 /2002

豆瓣评分:9.1

电影主要讲述了:单亲妈妈为方便找工作,暂时将儿子托付给他乡下的外婆照料。

外婆是个不识字的聋哑人,孙子一开始对外婆百般嫌恶,后来慢慢转变为对外婆深刻的爱与不舍......

外婆,在我们心里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干净的,慈祥的?,还是温暖的,伟大的?

这部《外婆的家》,通过主人公相宇的眼睛,颠覆了这样一个形象

他第一次看到的自己的外婆,是一个佝偻着身体,肮脏,不能说话也不识字的老太婆

伴随游戏机、肯德基长大的相宇,因母亲工作需要,坐了火车又转汽车,来到这穷乡僻壤,很明显的,他十分厌恶自己的外婆

挑三捡四,各种嫌弃,甚至用恶毒的语言辱骂外婆

他也讨厌想玩他玩具的农村邻居

捉弄一个被牛追的少年,

他讨厌周围的一切,只跟自己玩儿

外婆倒是事事逆来顺受,面对外孙的歧视与欺负,不但不生气,反而还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他

虽然不能说话,表情也相当木然,可是从她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

她,就是外婆

像天下所有的外婆一样,非常疼爱自己的外孙

她冒雨去集市,用自己种的南瓜为外孙换一只鸡回来吃

她在山涧被外孙推到后又默默地爬起来洗衣服

.........

她不时地用手语对外孙说:对不起

无法为你做一顿炸鸡,对不起.....

无法为你买一副电池,对不起.....

剧情通过外婆外孙的相处,让观众对外孙的行为咬牙切齿,虽有夸大但不可否认,自私自利,目中无人,确是如今许多少年的通病

而外婆,不会说话,但并不妨碍她和人交流,周围的人对她都非常尊敬和友善,正因为她对周围的人也是如此

在集市,外婆让外孙坐车,自己走路回家

看到相宇在村口焦急等待外婆回来的那一幕,我开始明白些什么了...

当我看到外婆生病的时候,相宇着急的给外婆用水敷头降温,我感受到了童真;

当我看到相宇就要离开外婆的时候,连夜给外婆穿了一大堆针线,我湿了眼眶

善良淳朴充满包容与爱的外婆

与目中无人却渐渐懂事的外孙,

一份宁静却化不开的感情,

就这样,真切地勾起我们关于儿时的回忆与成长的反省......

《天堂回信》——中国 / 1994

豆瓣评分:9.1

电影主要讲述了:晨晨自小和爷爷相依为命,一天,祖孙俩把一封已故人的信件系在风筝上放飞天空,爷爷告诉晨晨:他在天堂会收到的。

不久晨晨的妈妈从国外回来了,三人之间产生了隔膜。

当有一天,爷爷心脏病发去世了,孩子们在上山放风筝,风筝上挂着信,那是寄给天堂爷爷的……

电影中的爷爷慈爱而又富有童心,孙子晨晨是个纯真懂事的小萌娃

祖孙俩感情深厚,亲热的就像老朋友、好哥儿们似的

爷爷是名退休的老邮差,有一次爷孙俩爬了十多层楼,却打听到收信人早已去世,爷爷把信挂在风筝上放飞天空,告诉孙子:他在天堂会收到的

爷爷知道每个人老了都会死,他用善意的谎言给孙子编制了一个美丽的梦,如果自己不在了,以后孙子想爷爷了,也可以给天堂里的爷爷寄信,爷爷一定会收到的

而这也是影片名字的由来

爷孙俩的二人世界随着晨晨妈妈的回来而告一段落

如同很多新派家长一样,妈妈看不惯老一辈人的教育方式和生活习惯

三人之间有了嫌隙

这也是当今社会很多家庭情况的真是写照,年轻的父母为了工作将孩子交给长辈抚养,等孩子懂事了再接回去,并且摆出身为父母理应和孩子最亲的态度。

殊不知没有一个孩子能接受这样的贸然插足,自然不会和你多亲近,而父母此时却会把错误归结在上一辈头上,何等矛盾~

爷爷自然看出了妈妈的不满,主动提出独自居住

晨晨在爷爷门外敲门呼唤着爷爷,爷爷强忍着不开门,爷孙俩屋里屋外都哭成了泪人儿

最终,爷爷在大寿那天永远睡着了,安详并幸福着...

风筝带着晨晨送给爷爷的生日贺卡飞向天际——

“爷爷,我把贺卡给你送到天堂

您收到了一定给我回信

我等着您....”

《外婆的家》和《天堂回信》这两部电影都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扣人心弦的画面,也没有意想不到的结局反转,更没有完满到无可挑剔

有的只是那份纯真质朴和真情实感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却足以让人感动,只因那份割舍不断的

. 祖 孙 情 .

儿女们在忙碌着事业,孙子们在学习中前进,老人们在奉献着余热,

祖孙亲密的情谊随着时间的延伸更加巩固

若故人已去,请深深怀念...........

若他们健在,那么,请加倍珍惜!!

—— End ——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