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凶者也》:一部荒诞悬疑又一脉温情的电影

看多了小清新、少女风、文艺风等类型,今天来点儿不一样的口味。前段时间上映的《追凶者也》获好评无数,同时这部影片还获得了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的提名,以及金爵奖最佳男演员刘烨。黑色幽默和写实手法的糅合,无疑使得《追凶者也》作为曹保平导演的犯罪悬疑新作展现出了一种全然不同于《烈日灼心》的另类风格。

▼▽▼

这一次曹保平将镜头聚焦于云南一个西部村寨的凶杀案,以三人不同视角分段式的展开,使观众俨然成为了能洞悉所有的上帝,但深陷于这起凶杀案或无辜或有罪的三人,却并不可能如观众这样一明剧情的脉络,由此才诱发了诸多带有暗黑色彩的包袱,这种因剧情而起的幽默远比诸多滥竽充数的闹剧,来的更为真实,同也成为了电影能引人入胜的匠心所在。

在这部电影里,曹保平导演把故事发生地点选择在了一个位处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云南,并不仅仅指是电影的取景地,而是整个电影故事的文化背景和载体。电影采取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手法,这样的手法运用到这部影片里更是源于草根的市井文化。从“憨包”、“小烂屎”、 “土贼”到“乱屁麻麻”和“鸡枞”这五个章节标题来看,要么是遇难当地人常用的方言词汇,要么就是云南人经常食用的特色食物,而电影里的对白,也是以云南方言为主。这样的一系列设置,让这部电影充满了云南的地域特色,也让观众在那些美轮美奂的山水宣传片之外,能够看到最真实、最实际那个、最草根的云南现实生活。

影片对于中国市井社会的再现与还原,当然不仅仅是体现在章节名称上面,在影像内容的具体展现上也有许多值得玩味之处。比如影片刚开始,几个中老年市民在茶馆里谈论猫叔被杀事件,说着宋老二的闲话。导演显然是意识到:在互联网兴起之前的中国城市以及网络仍然不发达的中国边陲乡野,类似茶馆、澡堂这样的场所,一直就是小城居民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小城里的大事小事,谁家的三长两短,都是在这样的场所里进行讨论、交流和信息交换。相信生活在此的70、80后的青年们,小时候都有在澡堂或者茶馆里,听镇上老居民如此谈论生活的记忆。

而电影的代入感源于其营造出来的人物性格、环境氛围都是有温度,真实可信的,即使《追凶者也》处处弥漫着黑色荒诞的味道,但仍然不失现实的肌理,随处可见生活的细节与人物的无奈。类似村民集体出动、围打人贩子嫌疑人,对逝去亲人的招魂仪式,乃至宋老二抓不到杀人嫌疑对象王友全,就拖走他家的猪抵作赔偿费等诸多场景,都无时无刻不在中国各地的乡村当中发生。因此,虽然这样一个故事在导演充满张力和幽默感的编排之下,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可看性,但故事的真实性和现实指向,也同样毋庸置疑。

▼▽▼

看完电影后,让我觉得悲情的反倒是电影的笑料担当董小凤,一个倒霉的白痴杀手,还有那么点儿小自负的可悲底层小人物,整天挂在嘴边的是息日为匪的彪悍过往,那时候意气风发,纵横天下,如今英雄末路,为了在省城买套“丽水庄园”的房子;为了给自己的女人以安定的生活,不再继续她的卖笑人生;为了自己身为男人的责任;为了两个人不再漂泊,寄人篱下,铤而走险,重操旧业,做起了人命买卖,听起来凶残冷血的杀手之路,却也多了几分悲凉的色彩。

董小凤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自己,他所有的规划里都是两个人的,都是出于男人对自己女人的爱与责任,甚至于在第一次杀人未能成功,开始亡命追杀前,就已经为自己的女人做好了最后的安排。那个他会为止甘愿以命维护的女人,在常人眼里不过就是个夜总会的小姐,而他也不过是夜总会的领班,都如蝼蚁一般的存在,却总有种相依为命的温暖依偎,交颈取暖的感动与酸楚。

最后落网的片段应该是整部电影里最让人潸然泪下的桥段。据曹保平导演在专访中回忆道:“董小凤(张译饰)被捕前的那一大段台词一直反复修改,在故事的结尾,更该以一场高潮把人物推上去,你不能说这个杀手被人杀了,或者死了就完了,你肯定得需要这个人物能够表达完全的点。后来我回去一晚上把结尾写了两页纸。他看完以后在那儿犯了半天了楞,然后特别凝重的跟我说他喜欢这个结尾,而且你能感觉到他在哆嗦,他觉得这个结尾把这个人物一下子推到了一个高度,因为有大量的台词,在表演上容易传达出来那个气势。”

虽然最后被击毙伏法符合主流价值观,但却是某种意义上对底层小人物设法改变命运的那种强烈渴望的无情碾压。小凤要给恋人的美好明天,并没有因着他扭曲的努力达成,反倒无可避免地滑向毁灭与痛楚的深渊。是一记警钟,敲给困在泥淖里的人。

▼▽▼

《追凶者也》算是一部主打喜剧的剧情片,虽然里面也有悬疑元素,但影片在三分之一的时候凶手便现身了,所以导演并没有侧重这一块,在类型上做的很明确,就是主打喜剧与黑色幽默,并且在喜剧之外融入了一些现实表达,让观众相信影片中的人物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样。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