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福州居然有这么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道5个,算你厉害

来源:福州别记

闽剧

国家第一批

闽剧是福建省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为现存用福州方言演唱、道白的唯一戏曲剧种。

发源于明万历年间,在福州戏剧、方言小调、音乐舞蹈的基础上,兼收徽班、昆曲、京剧、弋阳腔等艺术发展而来,具有闽都文化鲜明的特色和韵味。

越剧(尹派)

国家第一批

由已故人民艺术家尹桂芳创立的尹派越剧艺术,形成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期。

尹派越剧为越剧艺术由花旦为主要行当演变为以小生为主要行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越剧艺术的改革和创新。五、六十年代,无论是表演、唱腔还是舞台综合艺术都更趋成熟、完美,标志着尹派越剧艺术已经形成自成体系的表演风格。

▲王君安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越剧“尹派”创始人尹桂芳先生嫡传弟子

寿山石雕

国家第一批

福州寿山石雕历史悠久,目前已出土的寿山石雕刻品,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

产于福州北峰的寿山石,有“石帝”“石后”之称,为上等雕刻彩石;其雕刻技法丰富、精湛,达十余种之多,成品精巧绝伦、巧夺天工,为中国玉石雕刻中的极品。

软木画

国家第一批

福州软木画系福州工艺三宝之一,发明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为福州人独创。雕刻艺人以刀代笔,应用散点透视等技法,在进口软木上雕刻,于方寸或数平米的画框之中表现各种题材,达到雕与画完美结合的艺术境界。

软木画手工艺流程严谨,分半立体挂框、立体透屏、实用结合品三大类。被海内外誉为“东方艺术珍品第一奇画”。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国家第一批

福建脱胎漆艺源于中国两千多年的漆艺,与江西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手工艺品。

其艺术风格在乾嘉时代已经成熟,创始人沈绍安发掘技法,在脱胎成型和表层髹漆技术方面独树一帜,形成工艺精良、造型品种繁多、质地轻巧、色彩瑰丽、光亮如镜的特色,在中国漆器行业中占重要地位,多次在世界博览会上获奖。

福州伬艺

国家第一批

福州伬唱有400多年历史,流行于福州方言区,其艺术形式有十多种:儒林伬、洋歌伬、江潮伬、平讲伬等,艺术特点以唱为主,自拉自弹自唱,辅以说、演、舞、表。

摄影:@耕云种月

音乐唱腔有板腔体、曲牌体和板腔、曲牌结合三种唱腔,有小调、洋歌、江湖、运腔、啰啰5类,共400多首。保留曲目百余本,具有浓郁的福州风情民俗。

福州评话

国家第一批

摄影:@耕云种月

福州评话是用福州方言说表、吟诵的评书评话类曲种,渊源甚古,一脉相承唐、宋俗讲变文、诗赞系词话艺术,韵散相间,且说且吟,锣钹间奏的艺术模式,素有“活化石”之称。

清代有许多木刻本面世,在其方言载体中保留古汉语语言、语汇、声调、口头语、俗谚等,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茶亭十番音乐

国家第一批

茶亭十番音乐发源于福州著名的手工艺街——茶亭街,在民间广泛流传近300年。清时已具规模,主要乐器有笛子、逗管、椰胡、去锣、狼串、大小锣、大小钹、清鼓等10种,后又加入笙、木鱼等。音乐旋律独特,不仅吸收本地民间小调、地方戏曲唱腔的元素,又兼有岭南音乐的韵味。节奏明快、情感跌宕起伏,对比强烈。

林氏骨伤疗法

国家第一批

林氏中医骨科世家祖居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的盘屿乡。清道光年间,林氏中医骨科创始人为林达年(1837—1913)从家乡的高盖山上鹤巢寺长老铁珠和尚处学到少林功夫和骨伤科医术,经多年不断学习、实践,成为当时福州的一代骨伤名医。

▲图中老人为林氏中医骨伤疗法继承人林如高(1888-1986),他曾替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和国家领导人王震、万里等人治愈骨伤,因此名噪京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特别指示:林如高的医术要后继有人。

林氏中医骨科世家经过近200年的实践、传承和发展,对骨伤的诊断、复位、固定、练功以及内外用药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

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主要体现在:辨证治疗骨折,注重手法整复;究本溯源,善治筋伤;阐发痹症的病因,崇尚辨证论治;论述瘘证病因病机,主张治痿独取阳明。

其骨伤药物内治法,主要有三种大法:按病程三期辨证施治;按部论治;按子午流注施治。

林氏骨科有大量的秘制验方以及南少林练功法,目前临床广泛使用且疗效显著的丹、膏、丸、散、酊剂等系列药品达30多种,具有独特的疗效和很高的科研与开发利用的价值。

马尾-马祖元宵节俗

国家第二批

福建省福州市的马尾区与海峡彼岸的马祖列岛两岸人民自古以来便有春节期间送花灯、闹花灯的民间风俗。

每年正月,渔民们都自发地扎糊"海神"头像灯,于元宵节前后,举火把通宵陪游,以此纪念善良的"海神"。此风世代相袭,闹"海神"灯逐步成为马尾与马祖两岸人民祈求平安与和谐富足的象征。

畲族服饰

国家第二批

畲族服饰主要特色体现在女性服饰上。畲族自古以女性尊贵而世代相传,把女性视为皇家公主、凤凰像征,因而服装以凤为线条、饰物以凤为基调而抽象展开,头饰更以凤凰的整体轮廓科学地装点,全身上下处处体现凤凰吉祥之意,故称"凤凰装"。

霍口畲族女性服饰传承着元末明初的古老风格,对整个畲族地区的服饰风格具有重要影响。

陈靖姑信俗

国家第二批

陈靖姑,福州仓山下渡人,生于唐大历二年(767年),正月十五日出生,传说为观音滴血转生。一生除妖灭怪,祈雨救灾,助产佑重,深得民众喜爱。

人们对陈靖姑的信仰活动于宋元时期趋盛,朝廷加封陈靖姑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从此,陈靖姑由民间女神成为钦定神明,对陈靖姑信仰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

畲族医药(六神经络骨通药制作工艺)

国家第二批

福建省罗源县松山镇八井畲族村的畲医畲药,是在山耕社会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所掌握与积累的跟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并逐渐发展而成的民族特色医药。

八井村畲医多承传祖上集拳术、点穴、医药于一体的治病疗伤技艺,尤其以青草药治疗小儿科疾病和各种疑难杂症、骨科、蛇咬虫叮等见长而闻名闽中、闽东。

花茶制作技艺

国家第二批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是一种用特种工艺造型茶或经过精制后的绿茶茶坯,与茉莉鲜花窨制花茶的传统工艺。福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茉莉花种植史。作为茉莉花茶的发源地,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也已有近千年历史。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须经过茶坯处理、鲜花养护、窨花拼和、堆窨、通花散热、收堆、起花、烘焙、冷却、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等十多道传统工艺程序。

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

国家第二批

"佛跳墙"是福州市独具地方特色的一道名肴,堪称闽菜中的精典。聚春园创始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是福建省现存年代最悠久的历史名店,而"佛跳墙"则是该店的传统名肴。因当时一位秀才品尝此菜即兴赋诗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而得名。

选料精细,一般要有三十来种原料和配料,制作工艺复杂,用酒坛煨制,别出心载,且肴坛开启后荤香飘溢,吃起来美味可口,是福州各种宴会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名肴。

地术拳

国家第三批

南少林地术拳又称地术犬法、狗拳,是福建七大拳种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南平、闽东、香港、南洋等地区。相传清代南少林寺对面的白莲庵中尼姑“四月大师”开创此拳,至今已传五代。

地术拳是模仿狗的机警敏捷、灵活刚健、凶猛,善于翻、滚、扑、摔、剪、奔、窜、跳、钻、挂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拳种。其上、中、下三盘融会贯通了快速迅猛的南拳手法及灵活多变的北拳腿法,尤以下盘为绝,倒地后充分发挥地上自护能力和技击捆绑动作。

地术拳作为南少林的主要拳种,经常参与武术界的交流和研讨,2002年福建省地术拳研究会成立,开始积极有效地整理历史资料、拳种及套路等,拳友遍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咏春拳

国家第四批

福建传统咏春拳最早流传于福建沿海一带,后在广东、香港、云南等各地流传,福建传统咏春拳完整保留五枚师太创拳时的整体风格,是中国武学历史上少有的专为女性所创的拳法之一。

其拳系充分剖析女性弱点和特长,极其巧妙地利用人体力学、杠杆结构,三角力学等原理,精确把握与利用空间,用己之长攻敌之短,快稳准狠、以弱胜强,是女性所需求的防身健体的武术。

▲福州咏春拳第八代传承人郑祖杰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已有80多个国家约八百万人在学咏春拳,使得咏春拳成为世界上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拳种之一,是中华武术在海外最庞大的单项武术组织。

福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击表格可放大)

福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