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舞衣,由服饰而诞生的的舞蹈

  • 霓裳羽衣舞:来源就不用说了,霓裳羽衣舞形成于唐代,舞时以奏“霓裳羽衣曲”,故亦名“霓裳羽衣舞”。霓裳指神仙的衣裳;羽衣,羽毛织成之衣,轻盈之衫。“霓裳羽衣舞”表现的美丽的仙女形象,因此象征仙女的“羽衣”——孔雀翠衣,成为舞者的特定装束。舞者手拿幡节,身穿羽服,饰以珠翠,飘飘然有如飞翔云端的鹤鸟。

  • 长袖舞:盛行于战国时期和汉代。“长袖舞”舞衣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束腰,身前飘带顺节垂落,末端悬小铃,使旋转时发出叮当音响;二是长袖,长袖实际上是袖端接上一段有白色娟绸续成的袖子,被称作“延袖”、“假袖”、“义袖”,有的长袖呈数叠妆状,以便按舞姿需要急骤甩出。舞蹈时,借飞袖、甩袖、翻袖、翘袖、拖袖如素霓般轻盈飘逸、舞姿与舞衣巧妙结合。

  • 白纻舞:是我国魏晋及南朝时最为盛行的舞蹈,最初为三国吴地是的民间舞蹈,后成为宫廷著名乐舞,此舞以舞服面料而命名。白纻,纻麻织品,是一种经过缥练,质地轻盈的服装面料,始产于吴地。“白纻舞”的主要特征:一是质料轻薄,色洁白。白纻舞衣洁白而飘逸,伴随舞人轻盈的动态,表现出清新柔美的飘逸的艺术风格;二是袍服曳地,舞者手中配有同样质地的长舞巾。舞袍的飘荡和舞巾的拂掸交相成趣,营造出一种空灵,飘逸和抒情的意境。

文字资源来源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图片来源于网络。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