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敢对美国开战?天皇和军方有一场著名的滑稽对话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前,日本国内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件,简录之。

一、别误了末班车

当时的国际形势,正值欧洲战场一片混乱。德国大军全面进攻苏联,一路歼敌无数,推进到莫斯科城下。包括英美在内,所有人都悲观的认为斯大林守不住莫斯科。

日本人的算盘更是如此:德军必胜,苏联必败,欧洲、非洲将沦为德国势力,世界新格局即将诞生。所以,日本千万不要误了末班车!一定要把战争扩大,在战后的瓜分世界中占一席之地。

二、美国蛮不讲理

美国在1941年做了一件客观上促使战争爆发的事: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

图:美国总统罗斯福是日本人认为最蛮不讲理的外国元首

这等于要了资源贫乏的日本的命。日本国内一片哗然,“愤怒”的日本人评价为:从没有见过如此“蛮不讲理”的国家!

日本政界和军界迅速完成了决策:“为了确保自存自卫,帝国不惜对美(英、荷)一战,在十月下旬完成战争准备。”

三、天皇的疑惑

对美国这个庞然大物动手,日本国内不是没有顾忌,昭和天皇裕仁自己也惴惴不安。

9月5日,裕仁天皇召见了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杉山元是陆军大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积极策划和参与者,外号“傻瓜元”,性格坚忍顽固,战后畏罪自杀),君臣之间的对话很滑稽很出名:

图:裕仁和杉山元

裕仁:日美开战,陆军能在多少时期内结束战争?

杉山:仅南洋方面,预定三个月内结束。

裕仁:当中国事变发生时,你以陆军大臣身份,曾说过在一个月内结束战争,可是现在已过了四年,仍然未获解决。

杉山:中国内地广大,以致未能按预定获得结束,实不胜惶恐之至。

裕仁:中国内地广大,早该知道。因为广大而四年未获解决,那么太平洋岂不比中国更为广大?不知有何根据,相信在三个月内可以结束?

……

四、日本的手术比喻

为什么明知实力不足,却胆敢对美国开战?更狂称三个月内解决?日本军方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现在日本现状,如同需要开刀手术的病人,如不开刀,即将衰弱下去,终至死亡;如实施手术,虽有危险,或许有救。”

应该说,日本军方的狂妄是有一定根据的。

图:二战日本的宣传画,战争列车一路狂飙

1、开战前,日本拥有训练良好的240万兵员,完成预备训练的后背兵员300万。而美国总兵力只有150万,其中,完成训练的只有50万。

2、日本陆军和海军的飞机,共有7500架,超过美国的5500架。

3、海军方面,日本拥有军舰235艘,总吨位一百万不到,美国拥有军舰345艘,总吨位138万——美军占优,所以日本要用偷袭来平衡。

这只是静态的刻舟求剑,一旦开战,工业能力和综合国力远在日本之上的美国,飞机的制造速度是日本的10倍,军舰制造速度是五倍。但是,这些就是疯狂的军国主义者不愿思考的。

五、绝对不能容忍

1941年12月1日,决定日本命运的御前会议在日本皇宫的一个房间举行。

图:昭和天皇的御前会议

会议上,日本政客和军方共同认为: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唯我独尊,冥顽无礼”,已经到了“绝对不能容忍的地步”。

裕仁天皇终于下达了对美开战的决定。大本营第一时间通知了联合舰队,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时隔四年不到,在美军轰炸机的轰鸣声中,这个房间里再次召开了御前会议,还是那个裕仁天皇,颓然宣布:“日本终战,接受波茨坦公告。”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