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决心揍美国,天皇紧急叫停,命军方、内阁慎重再讨论

1941年对于日本昭和天皇来说,可谓是异常难熬的一年,军方和内阁围绕打不打“太平洋战争”吵的天翻地覆,内阁首相近卫文麿认为中国都没有收拾完,贸然开打“太平洋战争”无疑是自寻死路。

而日本陆军(海军属于中间派)则认为,德国人将全世界的火力全吸引了,英、法、苏等国的主要兵力都在应对德国,亚洲兵力捉襟见肘,是日本千载难逢的扩张机会,到嘴的肉不吃是傻子。

由于对“开疆拓土”功绩的渴望,昭和天皇刚开始是偏袒日本陆军的观点,在二战这场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中,努力啃下尽可能大的蛋糕。

有了昭和天皇的偏袒,日本陆军搞出了“南下”、“北进”两套方案,准备跟德国瓜分世界。7月23日,“南进”计划的第一阶段接收法国的南部法属印度支那顺利实施。

但很快日本就迎来了“报复”,美国、英国向日本全面禁运,以石油为主的战备物资,日本一滴也别想再买到,而当时日本控制的日本本土、中国、朝鲜几乎不产油,所以很快日本就陷入“石油荒”。

面对英、美的强势,昭和天皇支持陆军的心有了动摇,开始支持近卫文麿的和谈主张,虽然此时日本陆军一直强调,自信一旦开战可以从英、美手中,将那些禁运的物资免费抢过来,目前的“石油荒”迎刃而解。

但此时美国已通过在日情报机构获知,因为“石油荒”日本坚持不了几个月就会不战自败,10月2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决定完全否决日本方面的提议,不遗余力的强调“赫尔四项原创”,要求日本尊重他国主权完整,换句话说日本需恢复九一八之前的领土。

面对美国的强硬,近卫内阁顾及到日本国力,于10月15日召开内阁会议,希望跟日本陆军以及整个军方商量,日本再向美国让步,只要美国承认伪满洲国,日本就结束在亚洲所有军事行动,撤兵返回本土。

但在内阁会议上,这个提议被拒绝,且日本陆军还指责近卫内阁是在浪费国人的生命,谈判了数个月,结果竟然是牺牲用数万将士生命换来的国家利益去乞讨美国。

对于日本人是耻辱,彻底否决了近卫内阁的和谈主张,16日近卫文麿带领全体内阁成员集体辞职,日本陆军部长东条英机上台首相,而此时的昭和天皇从内阁的集体辞职中,感受到了“战必败”的担忧。

因此并没有在东条英机上台后既授权发动战争,而是紧急叫停,给东条英机传信“应对国内国际形势进行深入而审慎的研究”,“审慎”即周密而慎重,昭和天皇在日本开打“太平洋战争”犹豫了。(袁载誉)

配图来源网络,版权人若觉不妥,联系我们!/参考书籍:日本作家儿岛襄《太平洋战争》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