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入驻微信,OFO接入滴滴,但共享单车不能只靠拼爹!

随着OFO宣布将接入滴滴,摩拜单车也在发布会上宣布接入微信,同时面向全国新老用户推出30天免费骑行“红包”。腾讯和滴滴作为双方的投资者,除了资本层面的加持,又释放了各自的核心流量资源,但共享单车可不是只靠拼爹就能获胜的,涉及到资本、产品、运营、政府关系和商业模式。

虽然共享单车诞生的时间不足一年,但共享单车平台的数量多达30多家,其中已经在全国运营的平台也不下十家。各平台均指向一二线城市,共享单车挤满了公交站和地铁出入口。但最后鹿死谁手?我认为影响的有几个因素,资本、产品、运营以及政府关系。也就是有钱造车,造出的车好骑耐用,车能充分到用户手中并且成本低,政府也允许这么做。

共享单车

  • 资本

“钱在手,跟我走”,有钱就能造更多车,就能更持续的补贴,就能投入更多资源到产品研发中,就能活的更远。

在过去一年里,共享单车的主要推手是资本市场。公开数据统计,摩拜单车已宣布融资5轮,累计融资超过5亿美元;ofo同样完成了5轮融资,融资额超6亿美元。二者均已经进入独角兽阶段,合计估值与每年生产200万辆自行车的上海凤凰已不相上下。

值得玩味的是,摩拜和ofo的幕后支持者还是那批专车大战期间的玩家。双方的投资方包括腾讯、滴滴、金沙江投资、经纬中国、红杉资本等,其中腾讯和滴滴分别是摩拜和ofo的重要股东,但腾讯也持有滴滴10%左右的股权,这意味着共享单车的两大巨头早已有了共同的股东,双方走向合并的基础已经存在。

  • 产品

    用户骑车的需求是什么那?在需要的时候能找到一辆好骑的单车。虽然这句话很简单,但确包含很多很难解决的因素。你要知道用户什么时候需要,在需要的时候恰好有车,你的车能然用户很容易的找到,而且你的车要是一辆好骑的车。

    什么时候需要,这个应该是最容易解决的啦,用户打开APP你就知道用户需要用车,或者根据数据和场景,在你认为用户需要车的地方投放车。保证有车,这个涉及特别复杂的投放和调度机制,而且很多车的流动方向是单向的,比如我早上上班比较早,我倾向于骑车,晚上下班太晚,我要坐车回家,那是不是有人和我是反方向的那?如何保持这个平衡就很难,摩拜单车做的红包其实就是在做一个调度,但我觉得这个更多的意义在于运营,对于实际的调度结果影响有限。我如何找到车那?现在摩拜单车做了定位和预约功能,通过导航的方式帮你找到车,这个定位目前还不准确,而且有些用户放的位置太隐蔽,导致有时很难找到,不过这个通过技术的提升和策略也是容易达到的。如何保证找到的车是好的,这个实在是影响用户体验,刷一辆发现是坏的,刷一辆又是坏的,用户都没有信心,懒得用了。如何降低车的损坏率,如何把坏的车识别出来并回收或通知用户,这个要耗费更多的精力。至于车的破损率低,和车子好骑,车子成本,现在看是互斥的,从中要找到一个平衡。

  • 运营

    其实在产品里提到的车子的投放和调度,其实是运营的核心能力之一。除此之外,和合作伙伴的资源整合,降低用户的获取成本,提升留存,有针对性的去做些运营策略,这些都是很考验运营团队的能力,在资本利好,产品趋同后,最终决定成败的,可能就是运营能力。

  • 政府关系

    共享单车虽然响应了政府绿色出行的号召,但到处乱扔乱放,还是有政策风险,就如现在的快车,也是受到了很大的政策影响,谁能更好的处理好政府关系,谁就更有主动权。

  • 商业模式

    摩拜单车CEO说,这事做不出算是做公益了,但任何商业活动的本质都是要赚钱,这也是企业能周转起来的基础,谁在未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很重要,但谁能赚钱也是核心。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肯定不是靠租车,有可能是广告,更大的想象空间应该是最后一公里的生活服务吧。

共享单车,丰富了我们的出行方式,任何创新都应该值得鼓励和尊重,我是骑行爱好者,我爱单车,我希望大家都好。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