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台区:神武村走在小康路上

神武村地处印台区西塬,位于216省道东侧,距印台街道5公里,全村以苹果种植为主。虽然拥有着优越的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个远近闻名的苹果之村却成了贫困村。2016年,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在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各级部门的帮扶下昂扬奋进,实现了群众增收、整村脱贫。

党建领航树立脱贫志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印台区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后,神武村两委班子深刻认识到基层建设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性。为了抓好抓实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建工作,神武村在原有22名党员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鲜血液,发展党员1名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同时,为村上选配专职财务人员,健全财务制度,并购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

“我们就坚持一个字,那就是‘干’”。当谈起如何做好全村工作时,神武村支部书记翟强民和主任王义民异口同声地说道。

在神武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全体党员干部均都熟悉掌握着国家出台的各项扶贫政策并定期进行宣讲,与贫困户形成了一对一帮扶。同时,与“第一书记”多次深入贫困户家庭,结合全村35户贫困户各自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脱贫方式和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克服了贫困户“等、靠、要”的依赖心理,让他们真正实现了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

基础设施夯实脱贫基

基础设施建设是让全村村民受益的惠民工程,除了能为村民提供便利、改善村容村貌外,也能为全村的长远发展提供巨大助力。所以,如何把基础设施搞上去成了村两委班子首先考虑的问题。

虽然紧邻省道,但由于村子偏僻,又无明显路标指引,常有外地客商甚至120工作人员找不到路。建立村指路牌,成为了神武村亟待解决的问题。2016年,在“第一书记”的设计和市委政研室的出资帮助下,神武村制作了以突出苹果特色为主的通村指路牌,让过往车辆、行人一目了然知道该村的地理位置。

指引牌有了,如何更好地提升村容村貌又成为了全村的又一大事。为了更好地为村民提供便利,打造环境整洁的果乡,神武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市委政研室经过多次走访和积极努力,争取到财政专项资金,投入10万元整修了600米排水渠、加宽了巷道路面,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如今,走进神武村,一排排民房整齐规范,一条条巷道干净整洁。

产业发展铺设增收路

“我们全村的主导产业就是苹果,家家户户都有苹果树。但由于生产路不通、道路不方便,经常是客商进不去苹果出不来。果农们最怕下雨天,一下雨苹果就运不出来,只能干着急。”担任了村两届支部书记的翟强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16年,在帮扶部门市委政研室的帮助下,经过村委班子积极争取,印台区交通运输局为神武村整修了4公里的入村道路和生产路。当谈起新修的生产路时,46岁的贫困户王岁平乐得合不拢嘴,他告诉记者:“我们家有近7亩的果园,新修的生产路一直通到果园里,真是方便多了。之前到果园的路又窄又陡,一遇雨天常常把就农用车陷半道,不仅耽误果品收成,还要找人帮忙推车。现在好了,不管晴天还是雨天去地里都方便啦。”

路通了,致富的脚步也就近了。神武村从80年代初就开始以苹果种植为主,但苦于缺技术和资金,苹果产业发展缓慢,收益并不理想。为此,市委政研室在2016年开春时节就开展了“送化肥、送技术、强产业、助脱贫”活动,两次为神武村35户贫困户送去了14吨化肥;市农工办为该村拨付了1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同时,为了更好地发展产业,神武村筹资5万元成立了福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成立了神武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以解决村民生产需求。

“村里只要有培训我就参加,在专家的指导下,我改变了传统的修剪模式和管理方法,今年果品质量一下子就提升了。2015年当时苹果市场价格高,但因果品质量不高没有卖上好价钱,去年就不一样了,虽然市场价格低,但是我家的果品质量好,一下子就卖了2万多元呢!”当谈起2016年的果品收益时,刚刚成功脱贫摘帽的严建国高兴地向记者对比了培训前后的收益。

其实,像严建国这样通过产业帮扶和技术扶持成功脱贫摘帽的并非个例。2016年,神武村先后邀请了市、区果业局技术专家上门培训指导,组织培训6次,培训人次达200余人次。通过培训,极大地改变了果农的传统思路和管理模式,也使神武村逐渐探索出了自己特有的“果路子”。

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家

“神武村,是宝地;将你我,来养育;地千亩,人四百;千百年,邻里睦;逢盛世,建新村;本规约,要牢记……”在神武村的主要巷道墙上,一排排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吸引着路人的注意。

“这村规民约‘三字经’是我们村上编写的,就是为了改变村民思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因为摘穷帽必须拔穷根,拔穷根就必须变思想嘛。”翟强民说道。2016年,神武村把加强文明建设也同样纳入到了精准扶贫的落实中。为了彻底改变村容村貌和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村上制定了村规民约,并由“第一书记”执笔拟写了《神武村村规民约“三字经”》,在全村范围内宣传,制作喷绘在全村主要巷道张挂宣传;先后多方筹资投入6.8万元,建设文化墙500平方米。同时,为了激发和组织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神武村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等文明评比活动,进一步引导村民传承优良传统文化。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奋进的神武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脱贫攻坚示范村,人均纯收入比之前翻了近一番,达到7200元,35户贫困户实现了从增收到脱贫,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如今,神武人立足致富新起点,以踏实勤劳的精神风貌在奔向小康的路上疾驰奋进。(通讯员 李哲 靳丽楠)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