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抱真焚僧故事探究

在上党大地,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据唐人李绰所著的《尚书故实》记载:唐德宗时,节度使李抱真镇守潞州,军中物质缺乏。李抱真想借一个受当地人崇拜的老和尚的道行来接济军队。他就找到老和尚说:你只要说请求在球场上焚身,我会在节度使府挖一条地道和球场连起来,等火烧起来,就偷偷地接你出去,就可以了。老和尚听后高兴地答应了。为了让老和尚安心,李抱真还领着他进入地道观看。老和尚焚身前,做了七天的佛事,昼夜点燃灯火,颂佛念经。李抱真率同僚在坛下顶礼膜拜,都把薪俸施舍出来。信徒们看到后也连续施舍,施舍了很多钱财。佛事做满七天,就把木材堆到老和尚座下,泼上油脂,点燃木材,敲钟念佛,为老和尚焚身。但李袍真已经秘密地派人填塞了地道。不一会儿,老和尚就烧成了灰。几天后,李抱真把登记得到的钱财,用车子送进军中。另外寻找了几十粒舍利子,造了一座塔贮藏起来。

对于这个故事,笔者开始一直存有疑惑,李抱真作为唐朝中期名将,沉断有谋,礼贤下士,外抗叛军,内安军士,屡立战功,为群盗所惮,为维护大唐安定与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对于这样一名“只要听说有才能的人,一定派人以谦辞、厚币去寻访,如果寻访后发现没有什么特长,则以礼相送。”的礼贤之将,在利用老和尚筹集完军饷后,失信焚僧的事件,一直深感迷惑,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这一谜题的解开,还的从李抱真痴迷道教服丹而死的结局中窥见一斑。《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二《李抱真传》记载道:“晚节又好方士。以冀长生。有孙季长者,为抱真炼金丹,绐抱真曰:‘服之当升仙。’遂署为宾僚,数谓参佐曰:‘此丹秦皇汉武皆不能得,唯我遇之,他年朝上清,不复偶公辈矣。’复梦驾鹤冲天,寤而刻木鹤,衣道士衣以习乘之。凡服丹二万丸。腹坚不实,将死,不知人者数日矣。道士牛洞玄以猪肪谷漆下之,殆尽,病少间。季长复曰:‘垂上仙,何自弃也。’益服三千丸。顷之卒。”

由此可见,李抱真晚年信奉道教,想长生不死。叫道士孙季长为其炼丹。并多次对部将说:“这金丹秦始皇、汉武帝都没得到,只有我碰到了,今后我要去朝拜上清宫(传说中仙人的居所),不能再和诸位在一起了。”为了长生不老他共服了两万粒金丹,肚子发硬吃不下东西,快死了,都不知悔改。在道士牛洞玄用猪油谷漆帮其把金丹几乎泻光,病情好转后,又听了孙季长:“差点就要成仙了,为什么要放弃呢!”,加服了三千粒金丹,结果一会儿就去世了。从李抱真迷信长生不老丹药,至死不悟的情节上看,他就是一个道教狂热分子。

在唐朝,佛、道两教都积极参与到皇权争夺的政治斗争中,他们借助帝王的权势与喜好,互相打压对方,排斥异己。秦王李世民与长兄皇太子李建成,争夺帝位继承权,佛教徒以法琳为首,拥护李建成,道教徒以王远知为首拥护李世民。秦王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即唐太宗。太宗即位后,为表示对道教支持自己予以回报,命人在茅山给王远知建造了太平观,此时的道教在得到唐太宗的宠幸后,明显占据了优势,但他们并不罢手,继续利用唐太宗的宠幸对佛教进行打压。公元639年,王远知指使道士控告僧人法琳毁谤皇宗(李耳),唐太宗大怒,派大臣前去查勘,并判定法琳有罪,流放到益州,法琳在路上死去,又一次给佛教以沉重的打击。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是夫妻,唐高宗信奉道教,武则天信奉佛教。对于唐高宗的信奉,360百科关于李治的介绍中有这样一段话:李治本性仁慈、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不信方士长生之术,不喜游猎,却也无大志,与四兄李泰争太子位时,也曾流泪哭泣。此段文字包含的意思有李治不信道教。在此笔者要反驳几句。《旧唐书·高宗本纪》(卷6)记载,“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由此可见,皇帝李治身体多苦风疾,一直不好。中国皇帝自古就有长生不老的想法,李治也不例外,为了治好自己的 风疾,增寿不老,李治笃信长生之术,令广征诸方道术之士,合炼黄白(丹药的别称)。孙思邈、叶法善这些当时的著名道士,都曾被李治征招入宫问药。有一次李治一下子就召来炼丹道士一百多人。二三年内,“化黄金冶丹”,耗资千万。《旧唐书·叶法善传》(卷191)记载,当时叶法善对李治讲,“金丹难就,徒费财物,有亏政理,请核其真伪。”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丹药一般人很难炼成的,不要白白浪费钱财,让人说闲话,要看看这些道士是不是有真功夫。李治接受叶法善的建议,让叶法善面试进宫方士,结果,发现多半方士都是冒牌货。招来一百道士炼丹,可见李治对道教崇拜之深。武则天信奉佛教曾经削发为尼,世人皆知,这里就不再啰嗦。

高宗在位前期,佛、道两教各有后台撑腰,斗争形势较为缓和。高宗在位后期,武则天已基本把持朝政。此时,佛教开始得势。公元683年,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夺取帝位的活动愈益迫切,佛教徒助武则天夺位有功,武则天明令规定佛教在道教之上。道教失势,有些道士便要求弃道当僧。如:洛阳弘道馆主杜义向武则天乞求改行为僧。武则天欣然接受并恩赐杜义僧名玄嶷,还特别赐僧寿三十岁。老道士一下变成老和尚。杜义为讨武则天欢心,作《甄正论》,大斥道经,说全是伪造出来的。这个在道众眼里的叛徒,因此大受佛教徒的称颂。其实,若唐高宗不死,杜义到死也决不会变成玄疑。

封建社会,每个宗教都有排斥异己的愿望。他们借助帝王的势力明争暗斗,自然会对信徒们产生影响,两教信徒之间的争斗也自然难免。唐朝初年,四川彭山县道士宋冀,建了座道观。和尚释道会就暗地勾结总管段伦,想霸占道观改为寺庙,道众不服,拒绝离开道观。这个和尚就又勾结安抚大使李袭誉,带着士兵把道士驱离了道观。面对道众要求归还道观的诉求,释道会毫不掩饰,说了一句:我恨不得天下道观都改为寺庙,想归还是绝不可能的。

和尚勾结官府强夺道观,行为极为恶劣,由此可窥见佛、道两教信徒间斗争的激烈。李抱真信道,在佛、道两教互相争斗的大背景下,对于焚僧的事件自然就不难理解了。(文/黄建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