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72岁潞绣传人原排常:拨灯织绣玉指红,千针万线聚深情!

在长治县荫城镇王坊村,探寻了潞绣发展的历程,拜访了72岁的潞绣传承人原排常,在潞绣中品味悠悠岁月的韵味。

名称:潞绣

类别:传统技工技艺

级别:市级

传承人:原排常

传承地:长治县

代表作:大唐绣品

古色大宅走出刺绣女人

荫城古镇,老雄山下,王坊村中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坐落其中。庭院照壁前,小片竹林点缀出整个宅院的生机与活力。北面一座古色古香的二层住宅坐北朝南置身其中,含蓄却充满韵味,72岁的潞绣传承人原排常便居住于此。

走进大宅,迎面一幅刺绣而成的唐寅山水风景图挂在厅中,淡雅而夺目。两侧“青山绿水千载秀锦绣华堂百世荣”的刺绣对联,道出了原排常老人对刺绣的热爱与执着。灵动艳丽的金鸡报晓,虎虎生威的特色靠枕,龙凤呈祥的床榻摆件……在一件件潞绣的点缀下,原本古朴的房间多了几分生气活力。

品一杯香茗,原排常老人娓娓道出她与潞绣的不解之缘。在她儿时的记忆中,村中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纳千层底,做绣花鞋,赶上谁家娃娃出生,老人总会给孩子绣虎头帽、虎头鞋,希望孩子平安长大。那时母亲和外婆的针线篓子在她心中是个好物件。

(图为原排常在制作潞绣)

经年累月的耳濡目染让原排常练就了一双巧手,她绣出的花色更为新颖别致。青年从医,刺绣逐渐成为一种消遣时光、缓解疲劳的兴趣爱好,村中只知她是医者,却少有人见过她的绣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女儿出嫁时,原排常才精心为女儿绣出一双绣花鞋。女儿出嫁那天,跨上高头大马,脚上的一双新鞋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之后,村中常有村妇登门向原排常请教刺绣技艺,一时间她“巧绣娘”的名声传播开来。如今,原排常虽已年过七旬,但是她仍未停止刺绣,一针一线中浸透着她对潞绣的情。

素衣朱秀承载历史记忆

(图为原排常向大家介绍大唐绣品)

素衣朱秀承载历史记忆古城的人文历史,孕育了潞绣这一文化明珠。几千年封建社会对女性“性“德、言、容、工”即“四德”评判标准中,“工”即指女红针线技巧和水平。民间俚语“女儿十二学绣花,长大能找好婆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刺绣在古代女子生命和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因此,刺绣也是长治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女儿经》中“早到闺房做针线,绣鸾描凤刺鸳鸯”描述的场景,也是当时长治地区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展现:女子出嫁时,要以嫁妆的形式将自己亲手绣制的服饰、被面、枕巾、鞋垫等带到夫家,丰富多彩的绣品代表着新嫁娘贤淑手巧。

时光流转,如今的潞绣大多来自农家女性之手。在艺术造型上,或写实,或夸张,又极具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色彩运用上,凸显了北方的豪放与粗犷,刺绣多以素色为底,搭配红、蓝、绿、黄等颜色,形成绚丽多彩的潞绣作品。

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潞绣融入湘绣和苏绣,图案更为生动,技巧更加精湛。从千层底、绣花鞋,到肚兜、背包,再到枕头、帽子,潞绣虽形态稚拙,却不失精美华丽。特别是平针、回针、套针、贴布、镂空等刺绣手法的巧妙运用,使潞绣逐渐达到了“绣花花生香,绣鸟能闻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境界。

一针一线,凝聚潞绣精品;千针万线,传承古城风情。每一件潞绣都以特有的方式,记载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力量。每一幅图案,都蕴藏着上党地区人民的智慧和豪情;每一个作品,都将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推向新的发展进程。

大唐绣坊谱写女红新章

新章退休后,原排常在家中办起了“大唐手工绣坊”,村中喜爱刺绣的女性成了绣坊里的绣娘。为了提升潞绣品质,将其传承下去,原排常经常外出学习,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技艺融入传统刺绣工艺中,先后挖掘开发了绣花鞋、衣服、布老虎等十类60多个品种,使上党传统刺绣技艺得到了完整的传承和发展。

刺绣离不开底样,底样往往决定了一件绣品的成败。为此,多年来原排常收集上百年来民间流传下来的刺绣底样。平日只要看见或听说邻里乡亲谁在做针线活儿,她就虚心找上门去复制底样,回到家后潜心研究各种底样的针法走向、色系搭配,然后吸收潞绣精华再添加自己的想法,形成新的绣品底样,使她手中绣出的潞绣地域特色鲜明,传统味道浓郁。

2014年,大唐绣品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潞绣传承人原排常功不可没。2012年8月在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中潞绣脱颖而出,荣获“产品创意优秀奖”;同年10月中旬,在南京“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获得优秀奖;2015年9月,在第二届山西文博会上,“大唐刺绣”又以“地域特色鲜明、传统味道浓厚、手绣产品纯粹”等特点赢得“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如今,大唐绣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王坊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刺绣专业村,大唐手工绣坊成为当地“巾帼创业就业基地”,而原排常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绣花娘”!“潞绣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大唐绣坊将不辱使命,将其不断传承下去。”谈到潞绣的未来,原排常老人语气坚定如初。

(网络配图)

▌记者:张瑞英,杨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