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在手掌间的绘本道具,自己就能做!

文末有彩蛋!

在绘本的多种玩法中,我们曾介绍了绘本的多种玩法,一本绘本,我们可以讲、唱、画、捏、演。在表演绘本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道具可以借助使用。

做道具,很多爸爸妈妈一听就烦了,又要去准备纸箱、旧布料!胶水粘粘糊糊弄了满手都是,有时候折腾半天,做出来的东西还是入不了孩子的眼!

道具一定是大张旗鼓的吗?不一定。今天,元宝就要介绍给大家可以玩转在手掌间,效用却很大的道具——手指偶

话不多说,先上图。

手指偶,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套在手指上的玩偶。这张照片大家已经看到过啦,是我根据绘本《没头没尾的故事》做的手指偶,材料是不织布。是不是萌萌哒?

手指偶的颜色鲜艳、小巧可爱,形象也很丰富,戴在孩子小小的手指上,操作简单,却可以表演不同的内容。

为了为孩子们营造充满手指偶表演乐趣的氛围,最好选择颜色鲜艳的材料来制作。除了我做的这种,手指偶还可以有很多种形象、很多种材料。

不织布

这些不织布作品,有些是先做角色的形象,然后粘在指套上,有的是将角色和指套完美结合,还有的填充了丝绵,让手指偶看上去更立体。

卡纸

市面上有画好角色图案的手指偶原材料,剪下来粘一下就可以了,也可以用彩纸自己做。

粘土

我们前段时间的手工小咖赛的原材料:粘土,用来制作手指偶也很好。

羊毛毡

羊毛毡手指偶我没有找到图片,但也完全可以做,戳戳戳出一个指套就可以了。

在形象上,也不仅限于此。

比如:洞洞手指偶

好多好多的毛毛虫有好多节,非常适合挖洞,但是普通小动物也可以,只要把基座做得大一点儿就行

折纸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很爱的游戏吗?有的地方叫面包,有的地方东南西北,用彩纸折叠,画上五官,一定让你惊艳。

或者,通过纸张拼贴的方法,做出的形象更夸张

还可以借住镂空,做出更加立体形象的头部

现在我们知道,手指偶的花样真是太多了,给小朋友讲故事时,如果能借住手指偶,一定能快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不仅如此,小朋友们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动手制作、表演手指偶,有趣的表演游戏,不但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还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另外,会站立的手指偶完全可以放在家里当作装饰。

那么,下面,我就以《没头没尾的故事》为例,详细介绍怎样制作手指偶。

首先,在绘本中选取喜爱的角色和造型

准备道具:不织布和剪刀、胶水(最好用双面胶、强力胶水,强力胶水最好由大人代为完成哦)

金枪鱼

1、在纸上画出金枪鱼的样子,计划各部分的颜色安排。

2、剪下金枪鱼,背鳍、手臂等凸出部位是另外的颜色,不必剪出。

3、金枪鱼的身体我选用绿色,在绿色羊毛毡上描出身体的形状,剪下。

4、同样的方法,剪出手臂、鳍、嘴巴、眼睛

5、将这些“零件”组装起来。热熔胶枪插上胶棒,预热2分钟,粘贴(也可用强力胶水代替)。

热熔胶枪好用不贵,大家可以某宝购买,但也不推荐小朋友做,因为胶枪加热后比较烫。

6、同理,将其他零部件粘上。

7、选择深绿色做指套。先剪出方形,宽约半指,长度恰好围住手指即可。

8、将长方形围卷,成柱状,胶水固定

9、将做好的金枪鱼粘到指套上。金枪鱼就做好啦!

小蚂蚁

1、同样,先画出小蚂蚁的身形。

2、用以上的方法在羊毛毡上剪出躯干,触角和腿。

3、用热熔胶粘贴固定在指套上

4、最后,同理做出大象。大象的身形很大,我们也可以做个很大的手指偶,与小蚂蚁、金枪鱼形成鲜明对比。为了更好地固定,可以做能够套进两根手指的指套。

成品完成啦!

孩子刚接触手指偶时,肯定是好奇地拿过来套在手指上,

我们怎样将孩子从“玩手指偶”引导成“用手指偶表演”呢?

孩子的手指活动能力有一定规律,引导过程中,我们要遵循这种规律。

刚开始,我们完全可以任由孩子在每个手指头都套上手指偶,边套边说:“我是大象、蚂蚁、金枪鱼。”

等到能够熟练地套手指偶时,可以鼓励孩子们让更加灵活的手指动起来,比如食指、大拇指、中指,从简单的手指开始运动,比如。点头,摇头,转圈儿;

等孩子能很好地完成这些简单动作时,再鼓励他们挑战不那么灵活的手指,如无名指、小拇指,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中,孩子们将获得成就感,迎接难度更高的挑战。

但是想要表演一出戏剧,最重要的,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他们喜欢的绘本故事

对于孩子们来说,手指偶的表演欣赏非常重要,尤其在早期,孩子的大部分行为都是通过模仿成人中获得的。

父母可以在孩子们表演前,先进行一段手指偶表演示范。喜欢看话剧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任何情节和表演被放在舞台上,效果都会被削弱。所以在表演示范时,家长注意用比平时更夸张的语气和表情,帮助孩子们掌握了一些表演技能。

比如,平时我们只是微微地摇头,别人就知道我们的意思了,在手指偶表演时,要大幅度摇头才能达到效果。感受到表演的情趣,会大大激发他们的热情。

等到他们表演时,也要以孩子为主,不要急于指导,允许孩子们增加创编新元素

本质:角色扮演

其实,手指偶表演的本质是角色扮演的游戏

我们常说“高质量的陪伴时间”,所谓高质量,是父母在亲子互动中全身心地投入,过程中与孩子产生真正的联结,所以我们非常倡导父母和孩子一起玩耍,包括做游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游戏力》这本书,我强力推荐这本书,有时间的可以去读一读。

作者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他在书里提到:

如果说成人通过理智分析认识世界,那么孩子理解世界的方式就是游戏。他们通过游戏沟通和感知自我。

如果我们能用游戏的方式去和孩子相处,那么孩子也一定更容易用我们的方式去与我们合作。可以说,游戏以一种更自然、更随意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那么,说回到手指偶表演,也就是角色扮演的游戏。

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孩子在虚拟的场景中,站到别人(或者小动物,怪兽,小精灵)的位置,去经历他们的角色所经历的情感与事情。这里虚拟的场景,就是故事,就是戏剧。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一个朋友的儿子,在幼儿园里总是被老师批评,有段时间,他一放学回家就拖着妈妈玩幼儿园上课的游戏,儿子当老师,妈妈当学生,儿子经常以老师的口吻训斥妈妈“坐好!”“你要是现在不听,到时不会了别来问我”。

这个过程其实非常可贵的。

不难知道,这些话都是平时老师会对儿子说的。经常被批评的儿子其实有很多挫败感和无力感,当儿子置换成“凶巴巴的老师”这个更为强大的角色,他重新找回了力量。

而当他看到底下的学生总是淘气,扰乱课堂秩序,他也更能站在老师的立场去理解:“哦,原来班上有人淘气真的是很令人头疼的。”

这就是角色扮演游戏的魅力,而用手指偶表演戏剧,就是角色扮演的一种。

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掌握一门表演技能,而是帮助他们找到表达情感的途径。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在表演过程中的创作,因为这种创作,很可能和他们日常经历和需要释放的情绪有关

再说回手指偶,孩子喜欢的绘本有很多,是不是每一个故事都得搭配一套手指偶呢?

不同的绘本间是有相同的角色的,比如,《没头没尾的故事》里有小蚂蚁,《喂,小蚂蚁》这个故事中也有小蚂蚁,只要找到绘本间的关联形象,就完全可以重复利用手指偶,这不仅大大减少了制作的麻烦,老角色的再利用过程,还能帮助孩子把新老故事整合起来,发挥想象力,创设出新的情节

手指偶的表现可不仅仅局限在家中,完全可以让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儿,家长旁观即可,当发生冲突时,家长出面协调即可。逐渐的,孩子们还能形成自己的演出剧目,邀请几家人一同观看。

如果是孩子特别喜欢的故事,还可以利用纸盒等制作场景,为手指偶们制作一个舞台。

转载说明

非常感谢您喜欢我们的文章,“绘阅读”的文章都是原创出品或授权转载,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转载中,请遵循以下规则:

在文章前注明作者:

(1)文/绘阅读(搜公众号绘阅读或手动输入:xiaolaba_huiyuedu)

(2)更多文章请登录www.ishyd.com 绘阅读查询

举报
评论 0